


广府源头出珠玑 梅关古道入岭南 首届“世广会”开幕之际踏访广府文化源头珠玑巷 探寻广府源头,从诸多历史考证来看,韶关南雄珠玑古巷是重要的发祥地。据考证,千百年来,曾先后有150多个姓氏的先民自中原南下聚居于此,而后又因战乱等原因大举南迁珠三角、港澳及至海外,在各地开枝散叶。今天,许多珠三角乃至海外广府人的后裔查姓氏族谱,可追溯到自己的祖先来自珠玑巷。也正因此,珠玑巷被海内外广府人称为“吾家故乡”。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李仪 访源头 中华姓氏“大展台” 九龙井成认亲暗号 南雄往城北进入沙水村,这里就是珠玑巷的所在地。踏上鹅卵石铺砌的道路,未到南门古楼,两旁就有多个卖姓氏源流册子的摊子。这条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已被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姓氏源流册是这里最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进入古巷南门,两旁栉比相连的是古旧民居或新修的宗祠,门额上几乎都写着各家姓氏祖居或宗祠的字样。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就是一个中华姓氏的“大展台”。《百家姓》上常见的姓氏,在岭南这条古老的巷陌里随处可见。 随便走进一个姓氏的祖屋,正中间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记者翻开发黄的姓氏族谱,可追溯到其先人自中原南下迁徙的足迹。有专家考证,千百年来先后有159个姓氏的先民自中原南下聚居于此,后因战乱等原因大举南迁珠三角、港澳及至海外,在各地开枝散叶。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珠三角乃至海外广府人的后裔回来寻根。比如,一提到珠玑巷的九龙井,从这里走向珠三角乃至世界各地的陈氏后人就像“对上了暗号”认上了亲戚。因为,陈氏宗祠就位于古巷中街千年的九龙古井旁。如今,在这口古井旁已重建起一座仿广州陈家祠风格的陈氏大宗祠。 珠玑巷 据研究广府文化的南雄中学退休特级教师陈继煊介绍,珠玑巷是一个历史的地域的总称,地域包括整条梅关古道,从梅关、中站、珠玑巷、南雄城至附近一带农村。 说故事 文人名妃虽湮没 故居古塔仍留存 踏入珠玑巷,沿着鹅卵石铺砌的巷道一路前行,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人家,处处有历史的痕迹。在张昌故居、胡妃塔和新修的罗贵纪念馆等多处文物或纪念建筑前,陈继煊向记者讲起了一个个移民故事— 古巷仍留胡妃塔 走到沙水湖畔一处开阔之地,一尊秀美的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