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情系珠玑 >> 内容

莆田坊巷:珠玑巷内文脉昌盛

时间:2014-3-7 16:01:07 点击:

  核心提示:在莆田现存的几条古街中,坊巷应该算是“袖珍版”的,这条古街不足150米长,街上却是藏龙卧虎,不仅有不少明清两朝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莆田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兴化宾馆也位于这条街上。昨天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在...
       在莆田现存的几条古街中,坊巷应该算是“袖珍版”的,这条古街不足150米长,街上却是藏龙卧虎,不仅有不少明清两朝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莆田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兴化宾馆也位于这条街上。
    
       昨天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在莆田市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中,将对坊巷上的古民居进行保护,同时引入莆田的一些名特优传统产品和商号,建立美食一条街,传承当地美食文化。

500多年的假山 叠石技法堪称闽典型
    
       经过繁华的观桥,记者来到坊巷,沿街望去,坊巷中有不少古色古香的两层骑楼、洋房,曾任莆田市文管办文博馆员吴天鹤告诉记者,这些洋楼多是晚清、民国时建立的。这些洋楼表现出了西洋的建筑风格,有着欧式的圆形廊柱、栏杆以及百叶窗等,同时又保留了一些传统官式大厝的特色,如屋脊飞檐的华丽外饰、砖石门墙、楼房前后的花圃设置等,是中西合璧的洋楼。
    
       坊巷深处,临近大路街的地段,是莆田曾经赫赫有名的兴化宾馆所在地,如今这里成了一些部门办公的场所,还有一些社会机构租住在此。500多年来,默默见证历史的,还有侥幸保留下来的位于兴化宾馆内的一处假山——创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彭尚书府叠石假山,这里是当时刑部尚书彭韶府第,原配套建筑中的花园池亭,现只残存一小部分叠石假山,假山池约有40平方米。据介绍,这种叠石技法是福建有代表性的古建方式。
    
       老莆田林老伯告诉记者,坊巷在宋元两代的叫法很典雅,人称刺桐巷,明代时才开始叫朱紫巷。在靠东的地方原来有一口古水井,井旁有一座石坊,就是“朱紫坊”,是“六桂之父”唐长官方廷范的六子所立。据说,这还有一段风流佳话,唐末,歙(今安徽屯溪市歙县)人方廷范荣登进士,受赠金紫光禄大夫,当时老百姓尊称为“长官”。方廷范后来定居在坊巷,生有六子,个个荣登进士, “金紫六桂方世称氏”,这条街坊因此也曾名“袭桂芳”。
    
       朱紫巷的名称叫开后,却也一度引出一些讹称,一些祖籍莆田的外地林氏寻根问祖时,说自己祖先来自莆田“珠玑巷”。“珠玑巷”是否形容坊巷街小而凝练,如今不得而知,可以得出结论的是,这应该就是朱紫巷的讹称。
名臣故居紧挨坊巷
    
       在坊巷东侧一街之隔的对面,是著名的红色钟楼哲理钟楼,这里是闽中第一个GCD支部所在地,也是现在莆田二中的前身,其实更早的时候它也曾“蜗居”在坊巷中。
    
       记者了解到,根据莆田城市中长期规划,坊巷位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中,而坊巷一旦保护起来,其周边的一些古文物也将相应得到保护。比如紧挨着坊巷的金桥巷,巷内就有几处文物保护单位。金桥巷是一条L形的古巷,也是一条设有三座闾门的古巷,俗称“刘桥”,巷名取自“火树银花合,金桥铁锁开”中的“金桥”两字。
    
       金桥巷内的彭鹏故居也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仅住着一户人家,守着这座古宅。彭鹏是清代康熙时的莆籍名臣,以大胆改革税制、善于狱政、清廉不阿而名闻当世,颇获康熙赏识。彭鹏故居是典型的清初建筑特色的古民居,在正厅内如今还保留“帝眷忠清”木匾题额、有长条青石等文物,“文革”时有人在这块木匾上盖上一块红布,上面写着醒目的毛主席语录,木匾这才逃过一劫。从附属建筑的二楼俯瞰故居的正厅,六口天井在现代盆栽的映衬下古意盎然。故居大门口有两块股石十分显眼,老李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懂得,这两块股石在古代是很有用途的,来客等候深宅大院里的主人开门时,临时在这里落座休息。


莆田坊巷:珠玑巷内文脉昌盛

作者:不详 来源:莆田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www.chens.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陈氏宗亲网 南雄珠玑巷陈氏文化研究会 南雄珠玑巷颍川联谊会 联合主办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