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情系珠玑 >> 内容

珠玑巷:弘扬祖德 凝聚力量(2)

时间:2014-3-19 10:36:43 点击:

  核心提示:彰显岭南地名文化的电视纪录片《千年珠玑》,记载了广东省南雄市一条古老街道的历史与现状。自2006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后,国内各大电视台纷纷在黄金时段播出该片。《千年珠玑》的热播在珠玑巷后裔以及...

  其三,在唐代,对珠玑巷所在村庄内的街道命名不符合常理。街巷类地名的产生应从城市开始,尤其是大城市或都城。唐代长安城管理是里坊制度,东西走向的街道14条,南北走向的街道11条,街坊110个,有东、西两市,街坊和市场都是封闭式管理,街道的功能主要是交通作用。皇城内有东西走向街道7条,南北走向街道5条,也承载交通功能。《长安志》中对城内里坊名称有详细的记载,但对25条街道并未完全记载街名,可能有些街道本来没有街名,因为作为单一交通功能的街道不一定都需要命名,当时管理城市只需记住每个里坊名字就行。如《类编长安志》(卷四·堂宅亭园)载:“前司空兼右相杨国忠宅,虢国夫人居坊之左,国忠第在其南右,二宅在宣阳坊。”《长安志》(卷八·唐京城二)载:“朱雀街东第三街即皇城东之第一街,街东从北第一曰翊善坊。”《长安志》(卷九·唐京城三)载:“朱雀街东第五街即皇城东之第三街尽坊之地筑入苑,十六宅。”说明朱雀街东的第三街、第五街没有街名,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的住宅在宣阳坊,街只作为交通功能的道路。唐代的小街巷只是在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内,有的呈井字形,有的呈十字形。封闭式管理的里坊和市场,四周是围墙,没有临街门面房,四面有坊门或市门为出口。里坊管理延续前代的夜禁制度,坊门和市门昼夜定时启闭,严禁居民夜晚随意出入,夜禁之后有士兵巡逻,对于犯禁之人严厉惩处。同时与前朝一样,唐代也对临街开门严格控制,规定“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不合辄向街开门”,里坊成为纯粹的封闭居住区。可以说,如果不含里坊内和市场内通道式的街巷,唐代长安城内的小街巷似乎不存在,也谈不上对小街巷命名,而在岭南村庄内对某小巷进行街道命名的可能性不大。作为珠玑巷的前一个地名“敬宗巷”,也应是唐代以后产生的。

  地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地表之上相对独立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地名一般包括两部分,即专名和通名,如鼓楼街,鼓楼二字是专名,街是通名。地名产生以后,就是供整个社会使用的,人们命名地理实体,首先要突出实用性、指位性。

  从地名学角度去看,敬宗巷或珠玑巷作为巷名,并且作为某一村庄内的巷名不会在唐朝出现。敬宗巷的“敬宗”二字与 “记宗”谐音,目的在“记宗”。诸多的“珠玑”地名,多是为纪念故乡南雄珠玑巷而得名的。南宋末年,从南雄的珠玑巷出发又迁往南部及沿海一带的移民便把出发地作为祖籍地记于族谱内,以便后代永远记住。“珠玑巷”原是祖籍地的地名,在岭南及广东多处地方出现,属历史上的地名移植现象。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有一条短巷,在知政北路附近,原名珠玑里,后改为知基里。传说北宋末年、南宋初年,中原人为避金兵而逃难至广东南雄珠玑巷,为寄托怀念故园之思,即以故居地名称新居地名。至南宋末年,因“胡妃事件”,南雄珠玑巷又有难民逃至潭江一带,其中部分人再迁新会城定居,把居住地名曰珠玑里。此外,广州市有珠玑路,东莞市有珠玑街,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有珠玑冈,广西平南县也有珠玑街等。其实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人都有记宗、敬宗的习惯,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南雄市的珠玑巷名则可能来源于北宋东京城的珠玑巷。

  四

  北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城市地名集中产生的时期。由于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大量街巷的出现为珠玑巷一类地名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北宋初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东京城内一些交通要道常出现定期集市,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限制,在城内沿河沿路地域或城外的“关厢”形成商业区。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商业往往集中在某一区域或一条街上。里坊制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也限制了人们对新的居住形式的需求。朝廷虽然曾想方设法维护往昔的里坊制,但随着“侵街”建筑的增多,坊墙也因失去作用而被蚕食。到了宋仁宗年间,里坊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东京城内的居住区仍然分为许多坊,但是与长安城那种封闭式的“坊”完全不同,没有坊门、坊墙,已经成为一种地段或街区行政管理的单位名称。为了便于对“坊”的管理,内城外城共分为八个厢。东京城内外有许多集中的市分布于街巷的市肆店铺,各户都直接向街巷开门,商业街繁荣发展起来。《东京梦华录》对东京城的街、巷和行市、夜市有详细的记载。随着坊墙的打破,许多原来作为坊内通道的小街小巷已经成为四通八达的城市街巷。为了对这些街巷进行管理,就需要对大量产生的街巷进行命名,催生了一大批城市地名在同一时期集中产生,所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对“坊”记载很少,对街巷名记载很多。其中,巷名如:麦秸巷、杀猪巷、武学巷、老鸦巷、界身巷、姜行后巷、袜袎巷、录事巷、鹿家巷、碳场巷、油醋巷、卸盐巷、绣巷、小甜水巷,还有南、北讲堂巷,东、西鸡儿巷,东、西榆林巷,第一、二、三、四甜水巷等。虽然未见孟元老记载珠玑巷的街名,但在东京城内应有珠玑巷的存在。

  《广东新语》中关于珠玑巷名称来历的 “宋代说”包括三层:一是祥符(开封)有珠玑巷;二是来到岭南,给南雄沙水村珠玑巷起名的人是北宋末年南渡时的“从驾”官员;三是为了不忘记祖籍地开封,便用开封的地名珠玑巷作为南雄珠玑巷的地名。北宋末年,由于里坊制被打破,城市地名中的“巷”已经广泛使用,加之起名者的祖籍就是北宋东京城的某一街道,为了便于记忆,自然就用城市地名作为再次南迁出发地的地名。“珠玑”的谐音是“祖记”,真正的含义应是“含着泪珠记祖”。

  屈大均老先生在《广东新语》中对所列两条关于珠玑巷名称来历的记载不加评论,可能是没有时间或无条件细考。至于屈大均所收集的族谱中是如何记载的,已无法看到。从北宋末年,经元至明,南迁的中原人在珠江三角洲扎下根来,各姓人家纷纷编辑族谱,距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已300年,编族谱者对往事已难逐一查考,对中原祖居早已淡忘,因而把第二故乡南雄的珠玑巷看作是“根”之所在。从史书记载看,珠玑巷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明代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又黄塘驿,在府南。宋置沙水驿,在沙水镇。”明代人黄公辅在《过沙水珠玑村》诗中写道:“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再现了当年珠玑巷作为交通要道村镇的繁荣景象。清代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珠玑巷在沙水寺前。” 清乾隆年间,珠玑巷人为了重现古巷昔日风貌,分别在巷内南、北、中段修建了南门楼、北门楼和中门楼。民国时期的中山人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沙水珠玑巷”。由此可知,珠玑巷作为街巷,原属沙水镇(村),在其南部。

  现今的珠玑巷(街)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长约200米,再向北走则是其他街、巷。如今的“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据清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清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村)还有“儒林里”、 “沙水塘”等旧址。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到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上世纪80年代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南雄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古道和巷内的三座门楼及其他古迹进行了修葺,为南迁后裔提供了寻根祭祖和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条地处南岭的小巷,何以牵动着海内外珠玑后人的心?中国有句老话:落叶归根。即使不能归根,也要寻根。如今珠玑巷后裔的足迹遍布珠江三角洲和台、港、澳等地,繁衍数千万人。古代南雄珠玑巷人的南迁,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不管是为避天灾兵燹还是寻求发展,对开发珠江三角洲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发展岭南经济和岭南文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裴云)

作者:裴云 来源:中国青年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www.chens.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陈氏宗亲网 南雄珠玑巷陈氏文化研究会 南雄珠玑巷颍川联谊会 联合主办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