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试论珠玑文化(3)

时间:2014-3-7 17:02:47 点击:

  核心提示:一 珠玑移民与珠玑文化 “珠玑文化”能否成立?有些学者提出疑问。 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因为,迄今所有的著作都把珠玑巷认定为宋代移民的“中转站”,而个别著作甚至连“中转站”的地位都不予承认。认为移...
    珠玑移民及珠玑文化的加入对广府文化转型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于广府人对珠玑巷及中原的认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事象是有关珠玑巷名的传说:
    珠玑巷的得名来自唐代朝廷奖赏敬宗巷人张昌一门孝义,这个说法已载于清道光《直隶南雄州志》。但除此以外,珠江三角洲广府人中还盛传着第二种说法。屈大均《广东新语·地语》“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枌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丰,以志故乡之思也。”另外,清人李星辉诗《过珠玑巷有怀》也有同样说法。
    关于这一点,陈乐素先生指出,其“从驾入岭”,“不是事实”,同时又指出其“不忘枌榆所自”值得注意。“把珠玑巷一名,作为中原和江南的象征,代表南迁人的故乡,因而众族谱都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珠玑巷,它的意义就不限于纪念南雄的珠玑巷,而更远的并且纪念广泛的中原和江南的故乡了。不但南雄有珠玑巷,广州也有珠玑巷,其原因也在于此。这种源自珠玑巷的传说,遍及诸族,它具有维护同宗、同族以至同乡相互团结作用的”。
    正如陈先生所言,珠玑巷名来自祥符的传说,意义在于其故乡之思,在于其“维护同宗同族以至同乡团结”的作用。这里头有血缘、地缘,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认同。血缘的认同加强宗族的团结,地缘的认同有助族群的团结,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的凝聚。广府民系对中原文化的趋近和认同,最重要的价值在此!岭南人直到今天,还被北方人戏称为“南蛮”、“化外之民”,而此点在宋以前确为事实。由于文化的异质,缺少对中原的向心力,每逢中原变故,岭南就趁机割据。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五代的刘汉。到宋代大批移民南迁,中原声教流播,文化的认同在人心中蓄备了内倾之力,广府人自觉地以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自居,自觉地成为中原文化的维护与传播、躬行者。这个心理定势决定了岭南政治内附的巩固,割据自此以后彻底地失去民心,再无以发生,即有,也无以持久。而同时,广府人也整个成为汉族的一个民系。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种认同的力量如此巨大,同时也使岭南的土著迅速汉化,以致产生“南蛮附姓”的现象——迫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压力,不少土著隐瞒了自己的族属身份,也有伪造谱牒,冒充珠玑移民,以融入当地社会。由此也可见珠玑巷于广府人之重要,它与中原地域、血缘和文化的多位一体关系,它对中华民族凝聚和壮大的积极作用。
 
三  关于珠玑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正如上文所言,珠玑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它融入广府文化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珠玑文化研究的一些特点:
    1.珠玑文化研究必须联系广府文化的研究来进行。
    珠玑文化与广府文化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珠玑是广府人在岭南的根,珠玑文化是广府文化在岭南的根。广府文化根在珠玑,珠玑文化流在广府。珠玑文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要在广府文化研究中进行。
    2.珠玑文化研究必须联系珠玑与广府两地来进行。
    珠玑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移民联系着珠玑与广府。移民除了南迁粤中以外,应当也有留居本地者,其文化的残留和承传也是可能的。通过两地的分别研究和对比,或能更有效地揭示珠玑文化的原貌。例如南雄的同志反映,珠玑话与广府一些地区的言语存在相同之处,而广府的参观者也反映珠玑的“秋色”与广府的“飘色”相似。许多文化事象,都需要两地进行比较才能找到其联系,进而研究其传播或嬗变的规律。   
    3.珠玑文化研究必须重视民间文化的层面。 
    珠玑移民实质上是一种民间氏族自发的迁移行为,它本来就没有也不可能在官方的正史中留下太多的记录,而更多地将痕迹留烙于民间文化的层面。从黄佛颐开始,有关珠玑移民和文化的研究就有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结合的趋向,将诗文、正史文献的收集与族谱相印证。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珠玑移民氏族分布的调查现在已有更进一步的进展和成果,族谱收集的工作仍需努力进行。同时,移民后裔的习俗、伦理观念、有关的口头承传,如故事、歌谣、谚语,其宗教信仰、神明崇仰等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开展。由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迅猛,传统文化破坏严重,许多民俗资料散失、消亡,这方面的研究常有一定的抢救性质而显得特别迫切。
    总之,笔者以为“珠玑文化”是一种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历史文化,它还一定程度上保留在广府文化体系中,开展这项研究工作有利于揭示广府文化的发育源流,有助于加强和促进粤北与珠江三角洲的联系与经济、文化协作,是一件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2·曾祥委、曾汉祥主编:  《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与文化》,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3·李权时等《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4·《南雄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5·阮元:(广东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7·屈大均:(广东新语》,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8·余英时: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韶关大学中文系)

Tags:珠玑 文化 
作者:曾祥委 来源:南雄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www.chens.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陈氏宗亲网 南雄珠玑巷陈氏文化研究会 南雄珠玑巷颍川联谊会 联合主办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