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试论珠玑文化(2)

时间:2014-3-7 17:02:47 点击:

  核心提示:一 珠玑移民与珠玑文化 “珠玑文化”能否成立?有些学者提出疑问。 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因为,迄今所有的著作都把珠玑巷认定为宋代移民的“中转站”,而个别著作甚至连“中转站”的地位都不予承认。认为移...
    随着移民在南雄落脚,一种文化整合的过程就开始了:
    首先是语言的整合。根据族谱来看,移民来自除湘方言以外的其他各大方言区。随着四方移民的汇集,一定有某种通用语在充当沟通的角色。这种语言究竟是当时的官话还是今日之粤语,暂时我们还无从得知。随着通用语的发挥作用,人们的语言方式也在整合。   
    同时,北人南迁,新的环境需要适应。当然,有许多氏族直接来自江南稻作文化区,适应岭南的环境不太困难,但来自旱作区的人们就必须强行适应南方的气候、环境和劳作、生活方式。大至衣、食、住、行,小到起、立、坐、卧,其方式都可能改变,举个例子说,史载赵佗越服、箕踞见汉使者,人们通常都以为“无礼”,殊不知这是环境使然。南方的天气炎热,再穿北方的长袍怎么得了。还有坐的方式,中原古俗是两脚并排,然后坐在自己的双腿上。这种坐姿,在南方也是难以坚持的。中原氏族在北方时原无桌椅,坐于席上,南迁江淮暑湿之地,桌椅随之出现。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行为方式影响之大。总之北人至珠玑许多方面都面临调整,而随着行为方式的调整,心理、思维方式的调整也是必然的。
    其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北方移民入住珠玑,同时也带来中原的传统文化。唐代南雄州只有进士一人,而两宋间仅保昌一县即有进士31人,在岭南处于先进地位。其孔林书院之设,也是相当早的。由此可见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儒家思想文化的普及、影响。
    整合的结果,就是一种新的文化或日新的文化模式的出现,它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珠玑文化”。它的上层部分是中原传统文化,而下层部分,则为移民的习俗和其他行为方式。
 
二   珠玑文化与广府文化
 
    文化,附着于具体时、空中的人群身上,随着人群流动。如前所述,随着北方人民入居珠玑和他们的环境调适,“珠玑文化”随之具态,成形,并在移民的后代中承传。而到咸淳、建炎年间,珠玑巷和南雄盆地居民大批南迁至珠江三角洲,其文化也自然地迁播到他们新的居住地,从而成为广府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史的角度看,珠玑巷确实是中原传统文人传播入粤的“中转站”。
    首先我们可以从人口的流动来说明这个问题:
    南雄州的人口,自唐代大庾新路开通之后,直线上升,到北宋元丰年间已达20339户,随后还有南渡初的入迁高潮,数量还应增加。但《元史地理志》的统计只有10792户,陡然下降近半,其中还包括元代增殖的人口,可见减幅之大。
    而广州府的人口则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宋代《太平环宇记》载16059户,《元丰九域志》上升到143261户,到《元史地理志》主户即有170216,口1021296。
    这一降一升之间,说明了大量人口由粤北到粤中的迁移。    其次是南雄州与珠江三角洲进士数的升降比。元代广东的进士很少,我们拿宋、明两个数字来看,中山图书馆林子雄先生有一个很好的统计,引录如下:①
唐宋元明广州、韶州、连州、南雄州诸府进士人数一览表
 
朝代
 
县名
(公元618
—907年)
前宋
(公元960
—1194年)
后宋
(公元1195
一1279年)
(公元127l
一1368年)
(公元1368
—1644年)
 
南  海
7
24
48
4
15l
番  禺
5
19
35
3
85
 
广
 
顺  德
 
4
9
4
93
东  莞
1
3
10
 
78
 
 
从化
 
1
 
 
6
增  城
 
1
12
2
7
香  山
 
1
 
 
12
 
新会
 
 
1
 
23
 
三  水
 
2
3
 
3
清  远
 
 
 
 
4
曲  江
7
15
8
 
4
 
 
乐  昌
 
7
9
 
5
翁  源
 
4
 
 
l
英  德
 
2
 
 
3
保  昌
l
 
11
20
2
7
始  兴
 
9
2
1
1
 
    由宋至明一方面是南雄和整个粤北进士人数大幅下降,一方面是珠江三角洲数字大幅上升,其增幅最为明显的番禺、顺德、东莞、香山、新会等处,正是宋末珠玑移民最多之处。
    大量的移民,同时是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其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广府文化的转型。这使宋代成为广府文化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之一。广府文化到宋以前一直以地理环境层和百越文化层占主要地位,中原文化只占次要地位。这一点,可由唐代近三百年问仅有进士9人说明。一直到唐末、五代,岭南还被北人目为“蛮夷之地”、“化外之乡”。但入宋以后情况大变,广府文化中含有的中原文化成分大增,一举改变了其“远儒”面貌,这一点也可由宋明两代广东进士人数的陡增说明。可以说,有宋一代,广府文化渗入中原文化成分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由远别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形态变为趋近于中原文化,成为它的一个亚种。这个转变的决定因素是移民的数量及质量,而其中珠玑文化伴随珠玑世家望族移民的加入是一个重要因素。屈大均《广东新语》“吾广故家望族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并非虚语!

Tags:珠玑 文化 
作者:曾祥委 来源:南雄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www.chens.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陈氏宗亲网 南雄珠玑巷陈氏文化研究会 南雄珠玑巷颍川联谊会 联合主办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