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村牌坊的正式名称叫“兄弟义士坊”,座落在址山镇凌村。从址山镇压四九墟向东走三华里,便到了凌村小学(旧校址)。在小学操场旁边,矗立着一座钢筋混凝土牌坊,就是兄弟义士坊。
该牌坊宽6米,高6.5米,是四柱三间三楼的用混凝土捣制的仿木建筑(牌坊的形制柱,形成三个门,叫三间,中间高,左右两间略低。顶层造成就叫几楼。仿木建筑,是指它虽用混凝土捣制,却是仿照木牌坊的形状造成)。牌坊的主楼和次楼屋脊两端,分别塑有吻兽装饰(吻指动物的嘴,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屋脊和柱头,常塑有动物的头和嘴作为装饰物,叫吻兽)。柱为方柱,柱脚的正面和背面有四对抱鼓(形状如侧放的扁圆开的鼓,与豉座连在一起,用来夹住柱脚,使柱立得垂直牢固)。
凌村牌坊初建于南宋末的祥兴元年(1278年),至明朝嘉靖24年(1545年)重建,清朝康熙45年(1706年)重修,都还是木结构。民国19年(1930年)凌村村民受无知的风水先生蛊惑而将它拆毁。民国26年(1937年)奉县政府命令重建,建成现在的混凝土仿木结构。1983年,鹤山县人民政府发出法令把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拨出专款将它修葺一新。从初建时计起,这座牌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
当初为什么要建造这个牌坊呢?这与宋末汉族人民抗元斗争的历史密切相关,说来话长。
南宋末年,元兵占领临安,俘虏了宋恭帝(德祐皇帝),南宋政权基本瓦解。但是,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为代表的一大批坚持民族气节的文武官员不愿臣服元朝,他们组织了历时五年的悲壮慷慨的抗元斗争。先是拥戴宋恭帝的弟弟赵昰(音是)为帝,在福建、江西、广东一带开展武装斗争。赵昰当了三年皇帝就病死了(11岁)。他们又扶立八岁的赵昺(音丙)为帝,继续在广东沿海坚持抗元。但是终究抵挡不住元军强大的武力,节节败退。祥兴元年(1278年)6月,陆秀夫、张世杰保护着宋皇帝乘海船撤退到新会崖山。同年12月,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兵败被俘,遭到囚禁。崖山便成了南宋政权的最后一个据点。崖山,在新会南部大海中,与银洲湖相连,有山石两座对峙,形如一扇大门,又称崖门,地势险要, 由张世杰率战船千艘,官民将士20万人据守。 能否守住崖门,决定着南宋王朝存亡命运。
这时,所有支持南宋政权的人,都用不同方式支持崖山保卫战。有的出兵勤王,有的捐钱捐粮援助。址山凌村有陈元辅、陈英辅兄弟二人,毅然捐粮几千石(担)运到崖山支援宋军。这一行动,对于帝昺政权及其20万军民无异是雪中送炭,被认为是忠义之举。宰相陆秀夫请皇帝降旨,命当地县令在凌村建造一座牌坊来表彰陈氏兄弟的忠勋。所以凌村建造一座牌坊来表彰陈氏兄弟的忠勋。所以凌村牌坊正面中央,原题有“圣旨”二字,表明是奉旨建造。两侧横匾,分别题上“兄弟忠勋”、“勤王义士”四字,“兄弟义士坊”之名就此而来。牌坊背面两侧横匾还题有“崖山特旌”(旌是表彰之意)、“忠义流芳”字样。都是表彰陈氏兄弟捐粮助军义举的话。联系上面讲的历史事实,这四块匾的题词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牌坊背面中间的一块横匾,题了“谏议大夫”四字,这是皇帝赐给陈元辅、陈英辅的荣衔(宋代谏议大夫是四品官)。当时濒临灭亡的南宋政权常用赐官、赐衔的方法来奖励那些忠心的支持者。被赐衔者不一定担任实职,故称荣衔。曾有人写文章说,它是陈祖先陈珠的官职,其实是弄错了。陈珠在南宋初年,即宋高宗绍兴年间,曾在朝廷任职,先后担任过兵部给事中和吏部郎中,并没有任谏议大夫。陈珠为官风直不阿,曾因得罪上司被贬到南雄任一个小官,他的后代从南雄迁来凌村。所以,陈元辅、陈英辅兄弟认为陈家世受国恩,应该对危难中的南宋王朝竭力支持,故有捐粮之举,并因此受到封赠。后来,宋朝灭亡,陈氏兄弟又告诫子孙,不要与元朝统治者合作,故在元朝统治中国的90多年间,凌村陈氏没有一个出来当官的。
然而,兄弟义士坊建立仅一年,南宋就被元人灭亡了。祥兴二年(1279年),元军大将张弘范率领大军包围崖山,二月初六,发起全面攻击。于是壮烈的崖山保卫战开始了。当日风雨交加,矢石蔽空,炮火连天。自晨至昏,宋军浴血苦战,死伤累累,最后宋军阵线被突破。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毅然对帝丙说:“国事至此,陛下不应使国家再受耻辱了。”说毕,背起这九岁的小皇帝跳下海去,壮烈牺牲了。皇帝的母亲杨太后也投海殉国。张世杰率部分战船突围,停泊在海陵岛,正欲招集旧部再战,不料突遇台风,翻船淹死。至此。宋朝就正式灭亡了。崖山战斗是非常壮烈的,数日之后,战死者自尽者的尸体陆浮起,足有十万之众!
宋亡之后,当地绅民在崖山建立大忠祠,纪念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臣烈士;又在附近的官冲,建造慈元庙,纪念杨太后。今天看来,兄弟士坊和大忠祠、慈元庙一样,因为和宋末汉人抗元斗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联系,可以引起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所以它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虽然,作为文物来说,凌村牌坊已经不是宋末初建时的那个木牌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