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谱牒记载 >> 内容

墩头《陈氏族谱》

时间:2014-3-6 15:24:26 点击:

  核心提示:魏颖源记略 陈氏舜后也。舜生于姚墟(在今山西省蒲州府永县),称姚氏。后居妫汭(二水名,在永济县首阳山下,南曰妫,北曰汭)以汭为姓。禹受禅,对舜子商均于虞城(今河南省归德府虞城县),思其裔也。佐少康中兴...
魏颖源记略
    陈氏舜后也。舜生于姚墟(在今山西省蒲州府永县),称姚氏。后居妫汭(二水名,在永济县首阳山下,南曰妫,北曰汭)以汭为姓。禹受禅,对舜子商均于虞城(今河南省归德府虞城县),思其裔也。佐少康中兴,三十二而周有天下,武王封妫满于陈(今河南省旧开封府以东南至安徽亳州皆其地,春秋之季为楚所灭),以奉舜祀,谓之胡公。今汴梁(即河南开封府)之陈州(府名春秋陈国,汉淮阳国,隋置陈州,清升为府属,河南民国废,今淮阳县其旧治也)颖川地也。支庶封于越(国名春秋之季灭吴奄,有江苏、浙江及山东之一部,后为楚所灭)之会稽(郡名今江苏东部、浙江西部皆其地)。故名其邑曰上虞(县名今属浙江会稽道,舜避丹朱于此),曰余姚(县名亦属浙江稽道)。九世而陈公子完奔齐(国名周武王封太公望于齐,战国初,其臣田氏篡国,为七雄之一地,当今山东省)。始以国为姓,称陈氏。既而食邑于田,改姓田氏。后竟代齐称王,传十五世,并于秦。其子孙有仍称田氏者,有称王(按王姓通志所载,京兆河间之王出于周文王第十五世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于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于汲郡者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广韵所载,有二十一王,太原琊尤著。其余又有虞姓及赐姓,冒姓者族系甚繁,各地皆有之)氏者,谓先世故王家也。有复称陈氏者,故王莽以妫、姚、陈、田为宗室,不婚姻,其居颖者,亦皆以陈为姓焉。据古史轸,齐王之后为楚相,封颖川侯。因颖徙川(郡名秦置,今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以及禹县至阳武各县,皆是治翟韩都世)。传十世而生文范先生,讳实,字仲弓,为颖川功曹,又常宰太邱,称陈太邱。子曰元方、季方;孙曰长文、孝先,咸以学行世。其家,每公门征辟,羔雁成羊,后世谓汉之陈。与唐之柳,参拟风概,足以历俗,虽贵阀不得并焉。自晋而后,族益繁衍,蔓延于天下,而东南尤多,谱牒散阙,其详不可得而考矣。江左(谓长江以东之地即今江苏等处)之陈,得之唐史献文,先生季方,生青州刺史忠,忠再传生晋太尉准,准生伯轸,渡江居曲阿(县名,即今江苏省丹阳县)。又再传徙吴兴长城下若里,南朝高祖武帝之祖也。隋克金陵,陈氏迁长安(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仕宦遍于中州,而疏族仍居江左。唐之中叶,宰相夷行,字周道,亦江左之粮。无忘先业,重报本追远,切于身家者也。尔毋视为轻易,兢业是承,则吾头望慰矣。
    明永乐十年孟春望日书。
 
魏世代迁居略节
    自南宋开禧元年正月初五日,始祖尤翁,自南雄珠玑巷,初到新会古冈州。历观各处地方,可为养生乐业,遂开辟于石头(开禧元年正月十五日移到石头)而世居焉。(由开禧元年至宋末,我祖在石头居住共七十九年),传至五世,元开国初,始祖徙善翁,乃迁居新宁峒都上阁堡东山里而开族焉。又传至五世,元康公于正统二年,拆迁六村蓢美而开族焉。元福仍住东山里,其后迁居山顶墩头亦传族焉。自福公传至四世满聚公,生一子名纲,迁徙开平潭璧村而开族焉。又自福公传至七世祖允宗公,生四子:长仲畏、次仲清、三仲明、四仲述。惟仲述公于大明嘉靖年间,往阳江贸易,遂居于报村而开族焉。宗奇公之次子睿本公,亦析居阳江开族。又自福公传至八世,上平公之季男禹赓翁,迁居广西省而开族焉。上绩公之次子豹炳翁,亦迁居长沙而开族焉。
    按自从善翁于元朝初,由石头迁居上阁东山里,经历元朝一百零七年,明朝二百七十五年,清朝二百六十八年,至民国二十一年共六百七十一年。
    (摘录墩头《陈氏族谱》,铅印本。民国二十年由香港聚珍印务书楼承印。)

Tags:族谱 
作者:不详 来源: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www.chens.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陈氏宗亲网 南雄珠玑巷陈氏文化研究会 南雄珠玑巷颍川联谊会 联合主办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