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昔日“宝地”风光不再

——走进开平古村落之宝源坊

[日期:2012-05-26]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米华 王鼎强 [字体: ]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在现代化的包围下,宝源坊的民居显得十分独特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宝源坊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石板路 



  提起宝源坊,人人都会称赞它规划之整齐,素有“开平城区风水宝地”之称。宝源坊隶属长沙街道办事处三江村委会,1915年建村,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苍江从村东流过。 

  一进村口,记者见到的是一幅田园风光:一条小河缓缓从村前流过,几十条乌篷船密密麻麻地“堵”在村口的河面上,一座水泥结构的凉亭看起来饱经风雨,却依然固执地守护着村庄。

“祖籍”香港的石板

  宝源坊村前的苍江河堤上,铺着300米长的石板路,说起这些石板块,还颇有些来历。据该村50多岁的陈伯介绍,这些石板是建村期间通过苍江河水路从香港运回来的,因为当时开平水运比陆路发达,加上石板多而重,大船运输比较方便快捷,还可以直达村口。 

  陈老伯从这300米长的石板路开始历数宝源坊的建村史:1915年,一些鸦片战争以后出国的“金山客”衣锦还乡,实现了“娶亲、庐、墓、园”的愿望。随着原住村庄人口的增长,村庄宅基地已经不能满足华侨的需求,于是,经过政府批准,由旅美华侨陈缵庭招股,南溟村以及台山三八等地的陈氏乡亲参股,在宝源坊现在的位置立村,此地原是苍江河流冲积而成的沙滩,后经过铺沙土等层层工序,才夯实地基。据悉,当时旅居美国三潘市的华侨比在家的乡亲还多,因此,建房者多为旅居海外的侨胞。

规划布局追求完美

  据介绍,建村伊始,主事者就非常注重整体规划,由此形成了当地人交口称赞的开平民居典型布局。 

  宝源坊坐北朝南,呈东西向展开,有河水环绕。从村边码头拾级而上,首先见到的就是门楼和凉亭,门楼的整体式样是岭南传统的建筑风格。穿过门楼,就进入了宽阔的晒场,24排建筑式样相同的民居整齐排列,这些房子多为两层的砖砌墙、混凝土钢筋结构的平房,形成了统一的风格,线条简洁明快。全村共23条巷,巷宽1.67米,每排十座民居沿着规整的巷道由北纵向建设。村前和村后是竹林、蕉林和杂树林,杨安楼、吉光楼和五和楼三座碉楼为防匪防洪而建,分布于村东、村中、村后。 

  具体到每一座民居,宝源坊民居的平面布局也基本相同,都是一明两暗的三开间,当地称为“三间两廊”。前面的廊、天井是平台式,后面的厅堂、卧室屋顶是朴素的硬山顶;两扇大木门外是一对高约1.6—1.8米的矮门(俗称门仔),中间安装了岭南常见的横趟栊;两侧入门的房间为廊,通过廊便进入了天井,天井面对的是厅堂,由厅堂进入两侧的卧室,二层正中是供奉祖先的神台,神台的木雕玲珑剔透、金碧辉煌。厅堂和天井起伏变化大,它们沟通了楼上楼下、室内室外,内部组成的多样性弥补了外部轮廓单一性的不足,这与开平素有“建筑之乡”的美称不无关系。 

  据陈老伯介绍,该村按照当时规划可以建造民居200多间,但只建设了70多间,主要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被中断。村中三座碉楼也是为了防匪,杨安楼是由杨安独资修建的5层高的碉楼,五和楼是由该村陈姓兄弟五人合力建造的,吉光楼是由几户陈姓人家集资建造的。

昔日风光难再现

  现在的宝源坊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外来人口比本村人口还多,四周美景也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 

  一位正在削竹条编鸡笼的老伯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村子周边农田被征用,人们“连一分地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周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宝源坊被圈围在中间,从五层高的吉光楼上登高而望,我们验证了陈老伯的话。由于周边工厂的增多,该村村前的小河已经不复往昔,乌黑的淤泥堆积,散发着臭味,河水也是黑的,污染严重。 

  该村一度兴盛,抗日战争后有部分华侨回乡带走亲人到美国、加拿大等地,近年来因为无地可耕,又有村民迁往繁华城区,和留守村庄的村民一样,他们或者做一些小生意,或者打工,也有无所事事者,靠收取老房子的房租为生。陈老伯介绍,该村现有50多户180多人,近些年来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台同胞600多人,侨汇收入是村民的生活来源之一。

【陈济凝供稿】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