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凤台长眠天塘山,情系广州陈家祠

[日期:2006-08-28]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温华春 陈文镜 [字体: ]

    清远市清新县的西北面有一座名山叫天塘山,海拔一千多米,是这个县的第二高锋,天塘山东南连着沙河,西南连着石坎,西北连着浸潭,纵横几十里。从山下往上看,雄伟而陡峭 ,到了山上又是另一番风景,回头往山下看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往天塘山的纵深看去,有无数矮小的山丘,草木丛生,常年翠绿,简直是一片高山顶上的平原,更是一个自然生态的植物王国,据文史记载这里曾经是田亩纵横,耕户林立,可见当时这座山上有不少人在此耕山种地,但终因当时自然条件恶劣,在此难以谋生,山民逐步外逃。到解放前,这片空旷之地没有几户人家,没有污染,只有天然的草木,自由的飞禽走兽,清泉小溪,是风清凉,水清甜的一片原始净土。
    这座高山的南端的一个小山坡上,山上有一座古墓,墓地简朴自然,天生而成,除了墓碑和拜祭桌之外,看不出有多少是人工修造的,真是天生福地,这又与它处在一片原始生态的大自然风景之中显得十分和谐。在墓中长眠的是宋朝进士,谏议大夫陈凤台。四支华表记有重修时间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更令人称奇的是墓地处在高山之巅,墓前有一眼一百多平方米的天然水塘。当地村民叫状元湖。陈氏族谱有这样的描写:“来龙从冠军山顶(今叫望军山)庚申位转辛酉入干亥坐干向巽兼戊辰,来水已丙去水艮寅,见来不见去,前面远山,巽乙峰对照穴前,余地吐作盘唇,广可三亩,唇内一水塘,四时不涸,唇边俱是石壁,高可数十丈,俯瞰其下,小山百余,如众星拱极,然登穴不见,因本山高而盘唇阔故也,惟见三五里外田原及大坑水过堂耳,远望诸山,齐眉罗列收全,外局回顾,隔坑后山,尤倍峻大,一路行龙,是金水星而纯阴到头,横起三个小山,小金星从中金水,乳入穴而融结焉。”当地百姓认为这就是风水宝地的象征。
    陈凤台的先祖在唐朝因中原战乱,一路南迁到南雄珠玑巷定居,生有七个儿子,长子谟,次子宣,三子英,四子润,五子凯,六子图,七子仁,均获功名,称“七子流芳”,后因受“胡妃事件”牵连,陈氏家族继续南迁到广州、顺德喜冲、潮州、洛阳村、东莞、茶园、新会、开平、恩平、富坑、榕村、鹤山、霞洞、阳江、邓冲、香山(中山)、新宁(台山)、清远、等地谋生。
凤台祖墓图记是这样记载:凤台祖山在清远县,土名龙潭“飞天蚕形”,原名“蒙里驿”,(今属清远市清新县禾云镇革命老区桂湖客家村天塘山),“落地金钱”形宝字穴,由佛山过小塘直抵西南墟至黄塘约三十里,至芦苞约二十里,至大塘石角约三十里,至迳口约三十里,至龙颈约六十里上沙河约四十里,至龙潭约二十里。到飞天蚕形山脚一带,俱名龙潭,直上山顶名天塘,由山下而上约七里。
    广州市陈家祠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祠堂建筑,也是全省观众最多和最受欢迎的文化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它曾被评为“羊城十大美景”之首,又以“古祠留芳”入选新世界羊城八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1894年落成。是清朝末年广东省72县的陈姓族人捐资,并聘请广东各地能工巧匠兴建的合族祠,供奉陈氏祖宗,同时也为广东各县的陈姓子弟赴省城读书应考、诉讼、议事等提供临时居所。
  陈姓在全国是大姓,也是广东的名门望族,在清光绪年间,归国华侨陈瑞南,陈照南和广州的陈香邻、东莞陈伯陶等为了更好地培养陈姓子弟,便于各地学子到省城应考和发扬祖先的遗教遗德,倡议在广州筹建一座全省性的陈氏合族祠堂。这一倡议得到广东全省72个县的陈姓家族热烈响应,还有不少海外的陈姓华侨也积极支持建造陈家祠。1888年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便抓紧破土动工。为了建设全省的陈氏宗祠,他们不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选用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聘请当时最优秀的工匠,整个工程承包给当时广州最著名的建筑工程师黎巨川,由他负责整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总监。
    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当陈家祠中轴在线的建筑物即将完工的时候,恰逢广东东莞的陈伯陶在殿试中高中探花。陈氏族人更加认为是建祠的风水显灵,又借此机遇进行广泛的筹资损款活动。到光绪二十年,陈家祠工程全面全成,历时四年。整个建筑群包括东院、本院后园和主体建筑,占地15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6400平方米。从总体上看,这座建筑物不会显得太过豪华,但种类繁多的雕琢却显得十分精致,是当时装饰工艺和建筑技术上运用结合的优秀成果,充分显示出岭南民间建筑的特色,郭沫若在1959年参观陈家祠后写下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的赞美诗篇。
    陈伯陶是宋进士陈凤台的后裔。陈凤台墓座落在清新县禾云镇桂湖客家村的天塘山上。陈伯陶高中探花不仅推动建造陈家祠的热朝,也同时增添了陈凤台墓的色彩。据《凤台祖山墓图记》记载,“光绪十九年癸已,建筑陈氏宗祠于广州省城西关,有堪舆熟识此山名,绘图报到,同往重修,各房签捐立赏,三年一祭,由省西关宗祠办理。”从此地处偏僻的天塘山就和繁华的省城陈家祠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凤台墓于光绪二十年进行重修是因为陈凤台的后人陈伯陶于光绪十八年中探花,为了弘扬祖恩祖德,和耀祖光宗,便组织重修陈凤台墓,对墓地基本保留原来面貌,但在墓前的水塘旁边立了四支华表,华表用麻石做成,每支有两米半高,上面记载着陈凤台后人在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受朝庭钦点的文武官员的名单:
光绪壬辰科(1892年)钦点探花及第      陈伯陶(东莞)
咸丰癸丑科(1863年)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陈兰彬(吴川)
勒封绥靖伯                              陈仲真(台山)
崇祀郡学乡贤父子解元                陈遇夫  陈翰(台山)
光绪甲午科(1894年)钦点翰林院编修      陈华褧
光绪甲午科(1894年)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陈昭常(新会)
同治乙丑科(1865年)钦点蓝翎营用        陈朝光
光绪丙子科(1886年)钦点花翎侍卫        陈英刚
光绪癸未科(1883年)钦点金殿傅胪        陈炽昌(中山)
光绪庚寅科(1880年)钦点花翎侍卫        陈远超
同治辛未科(1871年)钦点花翎侍卫        陈朝卓
    这四根华表的大小、形状跟陈伯陶墓华表一模一样。
    陈凤台的近代后人在近代史中有一定的影响,陈伯陶,1855年在东莞出生,1892年中探花,被清政府任翰林书院编修,江宁提学使,广东教育总长等职务。后来,李鸿章和陈伯陶代表清政府与戈登将军签署了《拓展香港新址专条》。这也成了我国收回香港主权的证据之一。陈伯陶一生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在那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时代也只能“剜肉医疮谋国计”(摘自陈伯陶诗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陈伯陶移居香港九龙官富场,开始潜心著述,其中代表作有《胜朝粤东遗民录》和《东莞县志》,从1911年移居香港到1930年辞世,在香港长达二十年。
    陈兰彬,生于1816年,1853年中进士,曾在清进任刑部主事。1858年管理洋务,1872年后,率领四批(120名)留学习到美国学习,其中有詹天佑、唐绍仪等都是那个时期的留学生,1875年后为清朝政府首任驻美国公使,并积极为海外华工服务,维护华人利益。陈兰彬同时是历五代皇帝的知名人物,算是少见。他生于嘉庆,成长于道光,咸丰年踏入官场,同治年出使美国,光绪年创外交辉煌共经历了五代皇帝。陈兰彬在吴川的故居已成为当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昭常(1868—1914),字平叔,号简持。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1894年与梁士诒等五人同为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第九科词林,授翰林院编修,后改授刑部主事,历任广西按察使,广西右江兵备道,官至吉林巡抚。1912年任吉林都督兼吉林民政长,后调广东民政长,旋病卒。着有《廿四花风馆文集》、《廿四番风馆词钞》、《延吉边务调查书》等。
    陈仲真生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德行郡人,年幼聪颖,长随祖父谟翁,父亲文起习文练武。宋理宗四年从军报国,立有战功
    陈遇夫、陈瀚父子同登榜首,父子解元的佳话流传至今,誉满三合。白沙学说传承者陈遇夫(1658-1727),字交甫,又字廷际,新宁县矬峒都六村(现台山市斗山镇秀墩村委会)槎洲村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考取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著书10部,生平事迹录入《广东通志》(道光二年即1822年版第4944页)。子陈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考取广东举人第一名,故人称“父子解元”,陈瀚著有《观海堂书义》和《屿门集》。曾孙陈司爟,嘉庆七年(1802年)考取进士,任广东省廉州府教授(相当于地级市教育局长兼府儒学校长),是台山历史上7位进士之一。曾孙陈司炳,1804年考取举人,著有《鸿泥集》、《萍游草》。
    陈遇夫虽然身处困境,仍念念不忘读书。他每天放牛到山上让牛吃草,然后去山下私塾窗外听课。一天,他在听课时被老师发现,老师问明原因后查考了他的功课。他复述老师当天所讲内容,无一遗漏。老师大为惊异,于是和梅家商量,不收他的学费,让他正式就读。这位老师名叫梅命夔,端芬人,康熙五年(1666年)考取举人,曾任贵州省新贵县知县。任职时革除陋规40条,深得民心,任满后回乡教书,甘心过清贫的生活,《四库全书》有他的传记。陈遇夫入学后学业大进,16岁考取秀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高中广东举人第一名,这年他33岁。第二年他去北京考进士,没有考取。于是回乡,终于从事学术研究。年老时,吏部通知他去做官,他辞不就任。雍正元年(1723年),新宁知县姜朝俊推举他为“孝廉方正”,他再三力辞,直至4年后谢世,他都没有做官。他的著作有《史见》、《白沙陈子年谱》(陈献章年谱)、《白沙门人录》、《白沙先生语录》、《正学续》、《迂言百则》、《从谓草》、《鸿泽集》、《即次集》和《涉需堂文诗集》等10部。
    陈遇夫参加科举考试时曾用名梅遇夫,那是因为当时规定,考生必须填写三代履历,并由有功名的人担保家世清白,那时他在梅家生活,由梅家办理报考手续。他死后新宁县学宫乡贤祠供奉他的牌位为“崇礼乡贤梅遇夫陈公”,《四库全书》中广东举人名录记载他的名字为梅遇夫,原因即在于此。
  陈遇夫一生推崇白沙,笃信白沙的学说。陈白沙卒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陈遇夫没有直接受教于白沙,然而他穷毕生的精力追踪白沙,弘扬白沙。陈白沙讲学一生,然而只有陈遇夫为他编者《白沙陈子年谱》和《白沙门人录》,修订杨起言所辑《白沙语录》。
    陈遇夫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是《涉需堂文诗集》,在哲学方面的著作是《正学续》。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贡献是:第一个提出“唐续晋,晋续汉,圣人之道行于天下,未尝绝也”的命题,从而向被官方视为唯一正确的程朱理学的某些观点提出挑战。
    明朝和清朝政府规定,以程朱理学为对孔孟之道的唯一正确解释,并以此作为科举考试的唯一指导思想。程朱理学认为圣人之道在汉朝之后已经丧失,直至一千年后周敦颐(1017—1073,宋朝哲学家)出世,才得到“圣人不传之绪”,并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予以总结,圣人之道才得以传承,道统才不致于断绝。这样,“道”成为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脱离人的头脑,可以在虚空中存在的神秘东西了。陈遇夫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道在天下,从来没有中断过、丧失过。他写《正学续》一书,通过对西汉至宋朝时期贾谊、黄仲舒、匡衡、陶渊明、韩愈等29位学术名家的评论,反映自己的哲学思想。
陈炽昌,1858年(咸丰八年)香山县任县丞驻节澳门。据清代官制:县丞是知县的副职。
    陈凤台墓的四支华表(当地长者叫探花柱)成对称排列,正好拱卫着南宋抗元名将陈凤台古墓,仿佛是四名威武的将士,这是陈凤台后裔心系祖先,重文爱武的象征。
    清远市清新县滨江的天塘山和广州的陈家祠,一边是僻静的边远山区,一边是繁华的闹市,两地之间却有三条根缘紧密地连在一起,一是天塘的山的水,这山上的条条小溪,清清流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滨江,进入北江和无数涓涓细流汇成珠江经广州穿城而过,天塘山水虽少,力虽微,但能永不停息地为广州的万物注入活水。这是一条无法割舍的天生缘分。二是天塘山上有陈凤台墓,陈氏后人精英辈出,一百多年前陈氏家族在广州修建陈家祠的同时重修陈凤台墓,并绘有陈凤台墓图和从陈家祠到天塘山拜祭陈凤台墓的线路图。那时没有公路,只能走水路,乘船从珠江逆水而上先进入北江然后再入滨江、沙河圩、龙潭(桂湖),再步行约七里到天塘山顶,总共要八天的时间。从此,天塘山就和陈家祠有了一条认祖寻根之路。三是改革开放之后 ,社会发展,人民富裕。地处边远山区的清新县已成了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现在从广州到清新县的天塘山水陆交通发达,公路纵横成网。从广州到天塘山顶部都有公路,两地之间只有120多公里。天塘山和陈家祠的距离拉近了,以前要走八天的水路,现在的汽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这是一条现代化之路。
    天塘山有清新秀丽的天然之美,广州有发达繁华的现化之美,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天工和人造的共同之美。两者之美都是现代人们共同需要之美,这两种美要让它共存,让人们共享。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