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珍物遍布 南雄发现一保存完好的南宋古村

[日期:2012-05-18] 来源:大洋网  作者:佚名 [字体: ]

珍物遍布 南雄发现一保存完好的南宋古村

 

  湮灭在荒草中的古建筑。

  

珍物遍布 南雄发现一保存完好的南宋古村

 

  清代雕版上的内容是鱼鲜村古貌。

  

珍物遍布 南雄发现一保存完好的南宋古村

 

  完好保存上古遗风的古门楼。

  

珍物遍布 南雄发现一保存完好的南宋古村

 

  重达600多斤的明代古钟。

  已有839年历史却从未有史料记载

  近日,南雄市文化工作者在下乡访查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藏”有大量古物的古村村落——鱼鲜村。奇怪的是,这座保留着大量古建筑及古文物的村落在南雄市志、当地史料中却基本没有记载。这个小村落究竟藏着怎样一个不为人知的过去?当地文化部门迫切地希望能有专家前来考证。

  别具一格:风格迥异于客家古建筑

  鱼鲜村古建筑在古朴恢宏之外,又有着和当地传统客家民居截然不同的风格。

  一幢用两株秀雅鲜花雕刻所簇拥的“槐树芬芳”清代古屋前,秀丽的女性笔迹、纤细的门楼、简洁素雅的装饰,阴柔婉约的风格令人仿若置身于一个古时少女的闺房。但对于崇尚含蓄与大气的中国古代建筑而言,很少会直接将少女的闺房情思如此直接地在建筑上显现出来。

  在秀雅的门楼后面,“槐树芬芳”的结构更让人不可思议。一进门便是一堵冷冰冰的石墙正对来者,古建筑中常正对着正门的正堂躲在了与正门成直角相对处,通屋黑暗潮湿。屋里的走道、房间也异常狭窄,很难让人在其中正常生活,让人猜不透房屋的设计者的用意。

  还有一幢“江左名家”的明清建筑,和一般建筑只在门前设置石鼓不同,该屋出人意料地在大门和正堂前分别竖立了两扇巨大的石鼓。

  古:存世已有八百多年 南宋遗风尚存

  距南雄市区约20多公里的鱼鲜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村里从古至今四处开凿了许多小鱼塘,将村落的房舍分切得“隔塘相望”。水波潋滟间,让人疑是置身于江南水乡。连路过的老农都会骄傲地告诉外人:小村古称鱼溪,自古便是盛产鱼虾稻谷的鱼米之乡。

  漫步小村,四处都能发现经过岁月洗礼的宋朝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老残缺的灰瓦青砖墙一幢连着一幢,蜿蜒的青石小路和碧绿的水塘又将它们分隔。深深的院落里,巨大的房梁,精美的雕花的石柱,古拙的门厅,高高的门槛……丛生的荒草难掩数十座气派古建筑曾经的华贵风采。

  据当地学者沈荣金老师考证,鱼鲜村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已有839年的历史。村中可以见到的许多与“槐树”有关的堂匾,源于村民都姓“王”,而“王祜手植三槐”的故事在宋朝时流传一时,故此地民风以尊槐为荣,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宋代遗风的完好保存。

  珍:村民家中都有宝 木雕版能印村图

  除了古建筑,村人家中珍藏着许多“传家宝”。在一位村民家中,记者便看到了被视作村中珍宝的两块清嘉庆年间木制雕版。这是将文字图像反刻在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上整版加墨印刷的工具,又称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这两块木雕版是选用当地纹理细腻的硬木经过特殊处理后制成的,虽经数百年保存仍不裂不腐,通体幽黑发亮。加上油墨,仍可以印书印画。其内容为古代鱼鲜村先民们绘制的小村全貌图画及村中古建筑的恢宏外形。

  村民们说,这些雕版是前年5月份在清理旧屋时从一间阁楼上发现,当时共发现了28块雕版。可惜由于当时保护意识不强,大部分都被人买走或遗失,目前仅留存有最后两块。

  险:文物贼夜盗古钟 古建筑缺乏保护

  尽管小村鲜为人知,但许多文物盗贼仍通过各种途径获悉了神秘的鱼鲜村所在。在村中的花林寺,村人们指着一座巨大的明代古钟告诉记者,不久前曾有毛贼在深夜潜入庙中,爬上房梁割裂了钟索试图盗钟。沉重的古钟一头扎向地面,将坚固的青砖地都砸得四分五裂,被巨响惊醒的村民们蜂拥而至,这才使古钟避过了一劫。

  如今,这座600多斤重的铜钟仍高悬于花林寺那根据当地村民称自宋代建造以来便从未更换过的房梁上,音质优美,钟声悠扬可传数里之外。

  另外,由于缺少保护,村里那些久无人居住的古屋破损也非常严重,亟待保护。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