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伯齐: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寻梦者

强调建筑的科学性与适度美感

[日期:2012-12-0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范琛 [字体: ]

陈伯齐  
陈伯齐


广州华侨新村鸟瞰图。 
广州华侨新村鸟瞰图。


华侨新村屋顶处理 
华侨新村屋顶处理

      核心提示

      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不少广州市民便会赶往位于珠江河畔的广州文化公园参加花会、灯会等活动,感受浓郁的节庆气氛。但即使是常年泡在文化公园的“老广州”也鲜有人知道,这座公园的规划设计者之一,同时也是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陈伯齐。他的建筑规划、设计作品遍及广州的多个住宅区和大学校园,其设计理念曾深远地影响了岭南建筑,甚至深远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广州人的生活。


      陈伯齐的建筑思想对广东现代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华南地区炎热时间较长,对室外空间的充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陈伯齐主张可在居住建筑中适当缩减一些室内面积,每户设阳台或阴廊,作生活、会客、夏季卧室等多种用途。如此,既经济适用,又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改善了岭南亚热带地区的居住条件。广州地区住宅体形秀薄、立面丰富的建筑风格便是如此形成的。

      对于曾经或如今仍在广州求学的学子来说,陈伯齐是一个应当被记住的名字。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规模调整之后,大学校园的建设热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当时,大多数建筑师都缺少高校校园规划的经验,而陈伯齐则成为了探索新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先驱者之一。他主持过多所大学校园的规划,如广州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大学医学院)校园总体规划,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总体规划及1号教学楼、化工楼设计,以及武汉华中工学院(后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已并入武汉大学)的校园总体规划等都出自于这位建筑学家之手。

      然而,在广州城历次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陈伯齐等岭南建筑师当年留下的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已随之消逝。1951年,陈伯齐与多名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教师共同设计建造了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堪称是岭南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建筑师留下的经典佳作。如今,该建筑群已被拆得所剩无几,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陈伯齐当年主持了好几所大学的规划

      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冯江

      南方日报:您认为陈伯齐先生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冯江:首先,在建筑教育方面,他创建了重庆大学建筑系,让建筑系区别于土木工程系,他来到广州之后,又长期担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系主任,兼任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副主委,在教育上的贡献是很突出的。


      在建筑研究方面,他倡导建筑中的科学技术研究,将建筑更多地与科学技术而不是艺术联系在一起,这些研究支撑了岭南建筑师们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适应性设计。

      作为一名建筑师,他主持了广州女子师范学校、华中工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测绘学院等多所校园的规划和部分建筑的设计,以及华侨新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等,还曾作为广东建筑学会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设计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另外,陈伯齐先生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在重庆时他就曾担任都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建筑组组长、浮图关体育场总工程师,解放之后兼任过中国建筑(601668,股吧)学会理事、《建筑学报》第1至3届编委、中国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及建筑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委员等,他曾经在1959年的《建筑学报上》发表《对建筑艺术问题的一些意见》,支持“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关注供大量平民居住的建筑和“群众路线”,而不主张以艺术之名在建筑上进行美学的过度表达。

     南方日报:怎么评价陈伯齐先生的学术贡献?

      冯江:解放后,陈伯齐先生长期担任华工建筑系的系主任,他在和龙庆忠、夏昌世等教授筹划建筑研究和教学发展方向的时候,比较坚定地选择切合地域条件、面向社会现实和大量性建造的地域主义建筑道路,我认为陈先生的核心贡献是建筑的科学技术研究。建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当作艺术来看待,尤其是在有巴黎美术学院传统的地方,而陈伯齐比较专注的就是技术,他很注重亚热带建筑的通风、隔热、防潮、防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陈伯齐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把建筑的经验逐渐科学化,使它成为一门学问,这个推动某种意义上导致后来有了亚热带建筑研究室,陈先生在1958年创立了这个研究室,文革期间别人都在搞斗争,他们都还坚持在做实验和记录。1978年,研究室的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在这个基础上建筑技术的研究以及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国家科技部在2007年批准华南理工大学筹建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它仍是全国唯一一个在高校里的建筑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先生在建筑实践上很特别的一点是,他当时主持了好几个大学的规划。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能做这种大尺度的校园规划的人相当少。最近十几年来,华工设计了全国两百多所大学的校园。很多人觉得这里面是有种基因在遗传的,这个校园规划设计的基因和陈伯齐当年的工作很有关系。

      1952年院系调整后,有一批高校需要进行建设,当时这个建设量是有限的,而1990年代以来院系合并、高校大发展的时候又有很多大学要扩招、扩建,这其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什么新的有影响力的大学产生,大多数建筑师都缺少高校校园规划的经验,而陈先生他们在50年代的经验对后来的大学校园建设是有影响的。

      南方日报:陈伯齐先生当时主持规划这些大学校园,对后来华工建筑系的影响是什么?

      冯江:在华工建筑系的“三驾马车”中,龙庆忠先生专注于建筑历史与理论、人文层面上的工作,夏昌世先生更多投入的是建筑设计与园林研究,陈先生则承担了大量科学技术层面上的工作。


      当时陈先生做的大学规划后来成为积淀在华工建筑教育和设计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否则华工不可能一夜之间在全国设计两百多所大学校园。

      陈先生上世纪50年代在探索新中国大学建设的道路应该怎么做,在新的意识形态下、在当时交通条件下应该怎么建设校园,这些都是需要经过重新考虑的。从民国高校数量少但建筑上投入相对较高的大学校园,到上世纪50年代建国之初相对较大量建设的校园,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区分。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高校应该怎么建设,这个经验当时是零,应该说这个经验就是从陈先生他们那时候开始积累的。陈先生要做大量的建造但是没有钱,也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这就需要尝试去做新的改变。

      南方日报:这种改变的困难之处在哪里?

      冯江:这种改变的难处在于,你不能把武汉的学校再造成武汉大学,广州的学校也不能再被建成国立中山大学。这些院校都有自己的主题和风格,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很浪漫的意象,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是不允许有这么多浪漫的想象的,它需要解决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意识形态转变的问题,还要稍稍有一些诗情画意的成分。


      陈先生的做法和我们上世纪70年代之后几乎完全把诗情画意扔掉是不一样的,他和我们今天去追求泛滥的官僚主义色彩的校园模式也是不一样的。陈先生他们当时面临这样的问题:用少量的预算盖出大量的房子,而且,还能维持住校园的诗意和知识气质。

     陈伯齐的功绩也在于教学和培养人才

      专访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胡荣聪

      南方日报:您认为陈伯齐先生的主要功绩在什么方面?

      胡荣聪:我认为陈伯齐教授在教学、科研、生产这几方面中,主要的功绩在于教学、培养人才。早在抗战前,他在重庆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培养出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后来在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院和大学里都有突出的成绩。抗战胜利后他回来广东中山大学当教授,后来院系调整他留在华工,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几年,他一直是建筑系的系主任,负责系里的工作的时间最长。


      华工建筑系很多教授都是陈伯齐教授做系主任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包括现在建筑学院的院长何镜堂也是他在做系主任的时候教过的。我是1947年进中山大学,1951年毕业的,也是陈伯齐教授的学生,受他的影响很大。

      南方日报:陈伯齐先生的教学特点是什么?

      胡荣聪:特点是比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很多设计院的人会向我们反映,搞设计工作的学生中,一般从华工和中山大学毕业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容易上手。陈伯齐和夏昌世、龙庆忠都是德国或者日本留学回来的,德日建筑教育的特点是比较重视建筑技术,而美国留学回来的会比较重视建筑艺术,他们真正搞起设计工作可能比不上我们。


      1952年我们参加华中武汉三校的设计,我是1951年刚毕业的,那时候才刚刚毕业一年,但当时我已经可以带学生去参与设计了,这批学生也很快就能上手。有的学校的建筑系学生画建筑画很漂亮,但真正搞起工程来就不行了,而我们的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

      陈伯齐先生当时是受德国教育的,比较重视技术,这和陈先生的教育理念也有关系。在教学风格上,陈先生和夏昌世先生不一样,夏昌世先生上课发挥比较自由,比较风趣幽默,而陈先生比较注重扎实的学术功底。他主要是教基础建筑和建筑构造,上课比较严谨,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功都很好。

      陈伯齐设计规划建筑作品简介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现广州文化公园)

      1951年,广州政府为恢复因战争受损的商业贸易并促进生产而提出举办以内贸为主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当时,广州缺乏合适的商品展销场地,政府决定利用西堤附近的一片废墟场地,尽快兴建展馆。不久后,12幢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在该场地上落成。当时,该展馆的设计云集了岭南地区的设计精英,其中,陈伯齐负责总体规划及省际馆展览馆的设计。由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谭天宋等11位岭南建筑师精英通力合作共同设计的这12幢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11.72万平方米的场地被规划成密集的道路网与较小的街区,这承袭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城市商业区的特点,方便大量人流货流进出;其二,各展馆建筑几乎全部采用了不拘一格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这一组建筑规模不大,形体自由活泼,空间穿插流动,采用现代材料来表现建筑形态,体现出岭南建筑灵巧通透的特点,与此后政府建筑常采用的古典主义风格、苏联式风格以及1970年代的简省风格明显不同。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是岭南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建筑师留下的经典佳作,为此后的岭南建筑设计奠定了基调。该建筑群以轻巧、通透、明朗的特点重塑了岭南建筑的性格,并让功能第一成为了岭南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这12幢建筑,对岭南建筑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广州华侨新村

      广州华侨新村位于广州市环市东路,是建国初期政府为了安置归国投资的华侨而特别划出市中心的地块而建的别墅区,现在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区。华侨新村建设的技术指导是由中国建筑学会广东分会理事长林克明主持,陈伯齐、黄适等人参加组成了设计委员会。华侨新村于1954年开始筹备兴建,并于1955年5月举行了奠基仪式。在当时来说,华侨新村属于全国首个最大的华侨住宅区。


      配合原有城市规划要求和考虑到居住舒适性,华侨新村布局均依山就势,规划出不同轮廓风貌的建筑群,营造出开朗而富有变化的艺术氛围,建筑或环山排列、或分级布置,高低错列,既富有自然美感,又利于通风采光。新村绝大多数为独栋住宅,但依然保持比较好的南北朝向,依据地形特征灵活布置,构图上比较规整统一,整个新村布局形态表现出向心性,不仅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又使得整体形态统一完整。

      由于地形特征多较复杂,对于部分不宜建设的地段,设计者将其因地制宜地辟为广场绿地或运动场。结合社区活动中心设置中心绿地,创造了宜人的交往活动空间。较其他新村来说,华侨新村街道绿化要丰富很多,细节上考虑更周全。绿化布置还充分考虑了地域特征,注意在边坡、园地等处铺满草皮,以减少日照的蒸热,为新村降温。同时也注意为建筑降温,通过在建筑附近种植石栗树等高大乔木来防止西晒。

      为了适应广州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住宅整体风格轻盈通透,建筑细部设计注意通风和防雨。考虑到华侨在国外的居住习惯,设计者将住宅屋顶做成了平屋顶。通过高出屋面的楼梯间和屋顶遮阳板的设计,丰富了住宅轮廓线,也与高低起伏的地形相得益彰。此外,形式各异的阳台、露台、柱廊以及雨篷板的设计也大大丰富了造型,还利用压顶线、屋檐、窗套等凸出墙面的方式来丰富了立面,阴雨天气时还有助于挡雨。

      广州华侨新村在当时主要服务于较有投资能力的华侨。由于对建筑永久性要求较高及投资资金较为充足,华侨新村住区的建设标准很高,属于同时期的“豪宅”形式。

      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总体规划及1号教学楼、化工楼设计

      1950年代起,全国各地陆续展开了大规模的新建校舍工程。在华南工学院,陈伯齐主持了该校园的总体规划及完成了1号教学楼、化工楼的设计。在这一轮校园建设热潮中,陈伯齐并没有受校园原有建筑样式的影响,也没有被其间来自北方的复古潮流所束缚。他与华南工学院的一批教师在连续几年的工作中,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建造了大量平屋顶、有窗台遮阳板、简洁实用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校舍。与此前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尚为半永久性质的展馆相比较,这批具有永久性,作为华南工学院重要的形象代表的建筑更直接彻底地展现了陈伯齐等人的主导建筑思想。

【内容导航】
第1页: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寻梦者 第2页:强调建筑的科学性与适度美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相关新闻       汶村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