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

[日期:2012-11-30]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郭永乐 [字体: ]

  陈国达在进行科研工作。

  陈国达被誉为地洼理论的“第一代引路人”,与李四光齐名并称为“南陈北李”。

  70多岁高龄的陈国达仍在野外考察。

  1984年8月,陈国达作为特邀代表出席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被安排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翻拍)

  陈国达在张家界研究地貌。

  创立地洼学说

  寻找大地矿藏

  院士

  小传

  陈国达(1912-2004),祖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四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湖南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历任中山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委地质专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所长,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系国际大地构造及成矿学理论体系——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及其学派创始人。他先后入选《国际杰出领先者名人录》、《世界五千名人》;他所创立的地洼学说被列入《简明世界科学技术史年表》;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资深院士”称号。著有《广东灵山地震志》、《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中国大地构造》(英文版)、《地洼学说文选》、《陈国达诗选》等。

  他出身于看风水墓地的家庭,却成为世界知名的地质学家;他不曾留过洋,其学说却飘洋过海,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学术思想;他被誉为地洼理论的“第一代引路人”,与李四光齐名并称为“南陈北李”;他一生勤勉,勇于实践,70岁生日都在南岭山脉的矿区度过;他创立的地洼学说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而且享誉全球,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学派,在当代地质学界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就是我们这期要介绍的院士——陈国达。

  记者近日采访了陈国达院士昔日的学生木士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刘亮明(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彭渤(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从他们那里领略到陈国达院士“德勤、勇慎、严实、坚恒”的科学大家之风。

  人物

  对话

  1

  创立地洼学说

  【100多年来,人们公认的传统地质构造理论,是由美国和奥地利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按照这个理论,我国东部从大兴安岭到海南岛这片辽阔地域应属于稳定的“中国地台”区。1936年4月,陈国达在广东灵山地震灾区调查后发现,从东汉以来,灵山地区先后发生过150次地震,若按照“地槽—地台学说”的观点,中国东部的广阔地区已进入稳定的地台阶段,又怎么会有如此密布的地震、褶皱和断层呢?“地槽—地台”学说这一传统学说的权威性,第一次受到挑战。而挑战它的,竟是陈国达这一个初出茅庐的24岁中国小伙子。】

  

  江门日报:陈国达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什么?

  木士春:先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大地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地洼学说突破了100多年来在地质科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由美奥两国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传统观点,被列入世界科学技术史大事年表,被称为决定当代地质学发展的新学说之一。中国也由此被称为“地洼学说”的故乡和发源地。

  “地洼学说”的创立,以及随后在寻找矿藏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先生在国际地质学界的地位,也赢得了“地洼之父”美称。如今,地洼学说不仅在国内广泛运用于区域地质、成矿构造、找矿勘探、地层古生物和地震、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而且得到多个国家的重视与应用。这其中苏联科学家们对地洼学说尤其重视推崇,先后撰文引用介绍并且高度肯定了这一理论,甚至美国《经济地质》杂志1976年第71卷第五期刊文评价谢格洛夫的专著《自治活化区》时,专门在醒目的地方指出“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和苏联的别洛乌索夫,是他们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强调指出自治活化区的重要性。”

  根据地洼学说理论,苏联学者在以前认为无矿的外贝加尔湖地区发现了储量可观的钨、铜、锡、萤石等多种矿产;巴西、澳大利亚、捷克、法国、加拿大等国也根据这一理论,相继找到了锡、汞、锑等多种矿产,甚至有人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也运用地洼学的原理找到了丰富的矿藏。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不断发展、完善和实践的检验,地洼学说已演变成具有五个组成部分和四个衍生学科,兼顾大陆和海洋的、涉及地球学科中多个学科及自然辨证的全球大地构造理论体系。

  2

  推动地洼学说的发展

  【1956年,陈国达发表了后来被人们称为“地洼学说”诞生标志的《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一文。该文吸收了槽台学说的合理成分,提出了酝酿多年的新观点——“活化区”(后称“地洼区”)这个新概念,来描述中国东南地区自中生代中期以来的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这一观点很快在地质学界引起了波澜,而他自己也从此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江门日报:创立一种学说,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木士春:是的,多年户外考察,先生常常深入深山,穿密林、过险峡、攀悬崖、凌峭壁、避毒蛇、躲猛兽,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艰苦的野外生活,使他的身体受到了较大的摧残,上世纪30年代末他先后患上风湿病和当时非常难治的肺结核。当时肺结核病被认为无药可医,他的同事中被夺去生命者比比皆是。但他凭着从小养成的坚强意志与病魔抗争,在病榻上整理材料和写作论文,使科研没有中断。养病期间,他写下了《携锤颂》:“十载携锤欲穷山,兴来哪知路艰难!晨风飒飒驰荒漠,雾蔼苍苍渡苇关。横岳云巅笑断崖,蓬莱海角战狂澜。前程回首休惆怅,奋起重挥征远帆!”以此表达自己蔑视病魔、笑对人生的坚定信念。

  

  江门日报:要使一种新学说得到社会公认,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地洼学说得到主流科学界承认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木士春:地洼学说的提出,首先迎来的并不是鲜花,更多的是质疑和棒喝。即使前苏联地质学家已广泛接受了地洼学说,但国内的批评声仍不绝于耳,特别是在文革时期甚至出现了口株笔伐式的批判,国家为发展地洼学说设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被解散。但陈先生却坚持已见,不吝笔墨,耐心解释,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仍醉心于地洼的研究和考证。

  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地洼学说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实践,地质工作者为国家找到了更多的急需矿藏,地洼学说才逐步地被人们所认可。然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先生却显得异常冷静。就在中国学术界与外界隔绝,自我封闭发展的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国际上兴起了板块学说,并已代替槽台学说成为国际大地构造研究的主流。此时,怎样应对板块学说的挑战,突出地洼学说的特色和优势,成为了萦绕在陈先生心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先生老骥伏枥,亲自布置和指导地洼学说的研究和实践,而且笔耕不缀,相继撰写出版了几十部学术专著,有力地推动了地洼学说的发展。先生那种不畏权威,严谨治学,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3

  在国际地质大会受到礼遇

  【1980年,陈国达代表中国地质界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一致推选他担任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全球构造与成矿学》杂志顾问编委。1984年,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0余名地质学家汇聚一堂,在莫斯科举行了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国达被邀请登上主席台前排就坐,成为国际地质大会100多年来享受这种礼遇的第一个中国人。】

  

  江门日报:陈院士的治学有什么特点?

  刘亮明:先生可谓是著作等身,但与现在的许多高产“名人”不同,先生的著作都真正是自己劳动的成果,即使引用了学生的实习报告,也都会标得清清楚楚。先生不仅所有的论著都是亲力亲为,而且对自己的论著总是精益求精。不但每次文稿都要反复修改,论著印刷出来以后,还是在不断地修改。先生曾经将两本自存的《成矿构造研究法》和《地洼学说文选》送给我,在书的封面上都注明“自存改正本”。先生在书中做了很多的标记,对于书中的印刷的错误和原来成文时的表达不完善,先生都一一标出和修改,这实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也不会给先生带来任何好处,但先生的性格使得他不可能不去做这件事,因为他容不得错误、容不得马虎。

  木士春:先生提倡大胆假设、实地求证的工作作风。我的博士论文研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硅藻土成矿学的研究。过去,国家出于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比较重视金属的探、采、冶,无机非金属的勘察一直倍受冷落,对轻工业极为重要的过滤材料硅藻土矿成矿学研究成果很少。先生鼓励我多进行硅藻土矿的实地勘察,弄清硅藻土的成矿规律,并传授了一些极其宝贵的野外工作经验。考虑到我孤身一人出野外,他特别对我讲了一个他年青时候和同伴到森林里勘探,睡在农家窝棚里差点被老虎吃了的故事,反复叮嘱我要注意安全。

  先生还著有《科学研究方法》,我学习后特别受用。你知道改行是很难的,特别中科院博士毕业后,但我却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很快就有出色的工作,这些与先生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

  学生眼中的陈国达

  谦虚、严谨、平易近人的科学大家

  木士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

  有一次到先生家里请教完问题后,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我。他说,你回去仔细看看这本小册子并给作者写封回信,好好鼓励他一下。小册子的名字叫《地球抛月学说》,是唐山一位民间科学工作者写的,他通过自学地质知识和引用已有的资料,创新性地提出了地球抛月说,附信中希望能得到陈先生的指教。这个学说听上去像天方夜谭,提出的证据也不足为凭,但我认为他的精神可嘉,体会到先生的用意,我便提笔给这位民间科学工作者写了一封鼓励信,肯定了他研究成果的意义,但希望他能继续查找证据,给予确证。写好后呈送给先生过目,他看过后比较满意,说就以你的名义发给他。从这件小事中,不难看出先生不以大欺小,善待其他学说,鼓励创新的鲜明态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彭渤(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有一天中午,我去所里食堂吃饭,一进大门就看到陈先生站在排队打饭的队伍中,手上拿个大盆子。食堂的师傅以及排在队伍前面的老师、同学,都要陈先生到队伍前面去。但当时已经75岁高龄的陈先生一定坚持要排队,并打好饭在食堂大厅的餐桌上与我们一起边吃边聊。记得,当谈到他用的那个大盆子时,还特意给我们强调:“这个盆子用处可多呢,那时候跑野外,吃饭时它就是饭盆,早上起床,它就是脸盆,晚上就是脚盆了……”说得大家都笑了。这就是我们的导师,不搞特殊、坚持规矩、吃苦耐劳、生活朴素的科学大师。

  策划/谭乐生 钟筱村 黄创快

  统筹/傅  健 谭月韶

  文/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