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镇宅之神”陈仲真传奇

[日期:2012-09-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吕玉廉 谭楚明 [字体: ]

威震匪帮、出师未捷,死后被奉为神灵

“镇宅之神”陈仲真传奇 

    “陈老官庙”的庙堂虽然不大,但香火甚旺,历年不衰。

    在台城的水南河畔、飞鹅山下,有一座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庙宇,庙门左右石刻对联一副:“绥万邦狼烟靖宋,伯一位鷩冕封陈”,庙堂门楣石刻:“敕封绥靖伯庙”,当地人亲切地将此庙称为“陈老官庙”。庙堂虽然不大,但香火甚旺,历年不衰。

    宋朝进士后裔文武双全

    庙里供奉的神灵“陈老官”为邑人陈仲真,其是宋朝进士、谏议大夫陈凤台之嫡系后裔。据《台山百科全书》等资料记载,陈仲真是德行郡(今台城)人,自幼聪颖,跟随祖父陈谟、父亲陈文起习文练武。宋理宗四年,陈仲真从军报国,任屯田校尉(屯垦部队的军官),屡立战功。

    南宋后期,时局动荡,盗贼四起。陈仲真与儿子希尧、希圣带兵与李猛龙匪帮激战于北峰山下,致贼匪节节败退。胜利在望,陈仲真于是夜宴部属,准备乘胜追击,直捣贼巢,不料,他的一个部下被贼头买通,置毒于酒中,致仲真父子仨人被害,葬于北峰山五指山下。一代英雄父子仨人,出师未捷身先死,真是可愤可叹。

    灵位被恭迎进京镇压瘟疫

    民间在陈仲真死后留下了不少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其中有说他英灵不散,威震匪帮,使盗贼自相残杀,盗贼自破,地方遂得安宁。于是老百姓感念陈仲真为国为民捐躯的大德大行,敬修了他的真身,立庙祭祀,名曰陈老官庙。

    又有传说,言称乡间每有瘟疫,乡民到陈老官真身面前祈祷后,瘟疫立消,极为灵验,陈又逐渐被视作镇治瘟疫之神,民间附注了三则极为神奇的故事:一是清朝道光年间,北京城疫症流行,朝野震惊,当时邑人邝吉祥举人任皇子教习,其向道光皇帝奏请,恭迎了陈仲真之灵位赴京镇压瘟疫,历三天后,瘟情果然消失了,于是道光皇帝下旨敕封陈仲真英灵为“绥靖伯”,享伯位。

    二是1869年香港疫症肆虐,港人来台山迎请“绥靖伯”前往镇压瘟疫,收奏效之功,港人于是建绥靖伯庙于上环磅巷对正高台上,以示纪念。三是1933年澳门霍乱疫症流行,死人无数,澳门人往香港迎请“绥靖伯”赴澳门,后霍乱之症得以平息。自此以后,陈仲真英灵镇治瘟疫的威名远播海内外,台山、开平、新会、顺德、中山、香港等地都立有庙宇为之祭祀,并奉绥靖伯为镇宅之神。

    “官阶”不高却留名青史

    站在绥靖伯庙前,望着九曲前朝清溪,使人肃然起敬,浮想联翩。陈仲真只是宋朝时的一个武官,官阶相当于现时的县长级别,但他却能留名青史,老百姓自觉为之立庙堂、做祭祀,得到了千年香火,为何呢?无外乎是陈仲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真正为老百姓做了实事。他们父子仨人为保地方平安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忠勇形象,在老百姓的心里已经位列仙班。

    而从陈仲真死后被敕封为“绥靖伯”的故事而知,“绥靖伯”三字代表的是战胜困难的信念支柱。瘟疫是可怕的,当瘟疫发生时,当人们感到恐惧时,迫切需要一个象征、一种精神来作出召唤,来提升人们战胜瘟疫的信心和决心,凝聚战胜疫情的力量,而“绥靖伯”陈仲真正是契合了此种需要。

    无论是作为一个忠勇的凡人来对待,还是作为一个镇邪辟瘟的神灵来对待,“绥靖伯”陈仲真的本质乃系为老百姓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历千年,老百姓内心其实也还是倡导这一点精神、也始终渴望着这种人物与精神长存于天地间!

    文、图:谭楚明 收集、整理:南都记者吕玉廉 推荐:陈济凝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