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垣:矢志研究史学

[日期:2012-08-10]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邓少军 张茂盛 [字体: ]
  陈垣曾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国宝”。(翻拍)
  陈垣没有家学,没有师承,自学成才,深涉书海。(翻拍)
  1961年5月,陈垣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座谈,介绍读书和治学经验。(翻拍)
  1937年,陈垣与胡适合影,当时两人同住在北京米粮库胡同。(翻拍)

  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垣没有家学,没有师承,自学成才,深涉书海。1951年11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后,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举行国宴时,与他同席。毛主席向别人介绍说:“这是陈垣,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陈垣在晚清时曾参加过革命运动,民国成立后曾担任过政治职务,但是当时的现实打破了他对美好社会的理想。他“眼见国事日非,军阀混战连年……只觉得参加这样的政治是污浊的事情”,于是他专心致力于教学和著述。

  他投身史海,成为宗教史的权威之一,对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在中国流行的历史研究颇深。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与王国维齐名,被中外学术界公认为当时中国史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是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集大成者。他著作等身,史学著作字数达900多万字。

  面对汉学在中国衰落、在西方兴起的尴尬局面,陈垣曾振臂高呼:重新振作中国学术,要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为此,他写出了蔡元培称之为“石破天惊”之作的《元西域人华化考》等。陈垣也曾受到西方汉学家伯希和的推崇,被其称之为“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先生两人。”

  5月5日的一个早晨,在北京一个寓所里,记者见到了陈垣的孙子和孙媳陈智超、曾庆瑛夫妇。陈智超夫妇皆是史学研究者,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杭州社科院南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与他们交谈,翻阅他们写的书籍,一个立体的陈垣形象,浮现在记者眼前。

  院士小传

  陈垣(1880—1971)。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又字圆庵,笔名谦益、钱罂等,广东新会人。1948年,陈垣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垣出身药商家庭,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荦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因政局混乱,潜心于治学和任教。陈垣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从教70多年,曾任国立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等,1922年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1925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1954年后,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所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的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

  人物对话

  1 漫步史海他是执牛耳者

  【上世纪20年代,陈垣因感时局的混乱,于是弃政从学。他曾在旧交通系首领梁士诒主持的全国税务处等机构任职。当得知陈垣要摆脱政治,潜心著述后,梁士诒曾借诗责怪陈垣“消磨一代英雄尽,故纸堆中问死生”。但陈垣日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感慨当时多亏自己意志坚定,否则就没有后来的成就。】  

  江门日报:陈院士是怎样进入宗教史研究的,是兴趣还是工作或者生活的需要?

  陈智超:当时,因为他父亲治疗膀胱结石的关系,他很佩服西医,于是进入博济医院学医。博济医院里头的医生都是基督教徒,所以他开始对基督教的历史有所了解。  

  江门日报:决定他专业发展的最关键一件事是什么?

  曾庆瑛:1917年,陈垣先生发表了《元也里可温考》,这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他的史学生涯的正式开始。这虽然是他的第一篇史学论文,但一发表就引起了中日史学界的重视。从此以后,他的史学著作像打开了闸门的滔滔洪水,源源不断。也正是因为《元也里可温考》的发表,陈垣先生逐步转入学术界和文化教育界。

  陈智超:他是最早研究宗教史的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史研究,就是从他开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