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冠军山“飞天蚕形”之谜

[日期:2012-05-30]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高峰 [字体: ]

当蔚蓝色的天宇碧空如洗、万里无云之时,如果你从沙河桥头向西远眺,就会发现陈凤台墓园的山形极似一条绿色的“巨龙”,墓穴就在“龙头”上,恰似一条腾飞的蛟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堪舆大师不给它命名为“飞天龙形”,而给它起了一个十分隐晦的名字:飞天蚕形

我们暂且不管是盘王直接将陈凤台安葬在这里抑或是留在清远的陈氏后人将陈凤台的遗骨移葬到这里,飞天蚕形风水宝地对于陈氏族裔来说,是上天的赏赐,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圣地”。

在以皇权为主的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更是皇帝的化身,谁敢明目张胆将安葬自己祖先的墓地叫做“龙山”?恐怕很快就会“诛连九族,死有余辜”了,所以,聪明的堪舆大师将“蚕”喻为“龙”,蚕总有一天会破茧而出,从蒙里驿“龙潭”一飞冲天,成为一条真正的猛龙!

陈氏族人,为了避开满清王朝的禁忌,同样将陈家祠命名为“陈氏书院”,实在是一条“空前绝后”的妙计,巧妙地躲避了官府禁毁。

我们可以从《陈氏书院章程》里得到史料印证,陈家祠实际是两广“七十二县”陈姓族人供奉牌位、春秋祭祀的合族祠。而在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官府曾因合族祠“把持讼事,挟众抗官”,上奏朝廷将合族祠一律禁毁。咸丰和光绪年间,广州知府又发动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取缔行动。为掩人耳目,保留宗祠,陈家祠便以“陈氏书院”之名示人,而且还别出心裁地与广东官办最高学府广雅书院相提并论,于首进大厅两侧柱子上悬挂一副对联:“道缵太邱星聚一堂昌后世,德邻广雅风培百粤振斯文”,意为陈氏书院与广雅书院为邻,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方便本族读书人来广州参加科举考试,同时也作为陈氏族人读书办学的地方。

因此,“陈氏书院”和清远飞天蚕形风水宝地一样,在封建社会能平安无事地保存下来。

110年前,由陈氏高人撰写的《凤台祖墓图记》,至今仍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导游文章,若有兴趣,不妨认真一读:

凤台祖山在清远县(今清新县禾云镇沙河桂湖),土名龙潭“飞天蚕形”,原名蒙里驿“落地金钱”形宝字穴。由佛山过小塘直抵西南圩至黄塘约三十里,至芦苞约二十里,至大塘石角约三十里,至迳口约二十里,至龙颈约六十里,至沙河约四十里,至龙潭约二十里。到飞天蚕山脚一带,俱名“龙潭”。直上山顶名“天塘”其坟穴在焉,由山下而上约七里,常有云雾。高山宛如平地,田亩纵横,耕户林立。由此约一二里到穴,来龙从冠军山顶(今称望军山)庚申位转辛酉入乾亥,坐乾向巽兼戊辰,来水已丙去水艮寅,见来不见去。前面远山,巽乙两峰对照穴前,余地吐作盘唇,广可三亩,唇内一水塘,四时不涸,唇边俱是石壁,高可数十丈,俯瞰其下,小山百余,如众星拱极,然登穴不见,因本山高而盘唇阔故也。惟见三五里外,田原及大坑水过堂耳。远望诸山,齐眉罗列收全,外局回顾,隔坑后山,尤倍峻大,一路行龙,是金水星而纯阴到头,横起三个小山,小金星从中金,水乳入穴而融结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