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挖掘前辈文化遗产,连接后代宗亲情谊

[日期:2006-08-28]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温华春 [字体: ]

    陈文镜五年多来,反复登高山、探古墓、看族谱、查资料、走南北、访兄长,为的是——

挖掘前辈文化遗产,连接后代宗亲情谊



    我与陈文镜是出生在清新县天塘山脚下的同乡,小时候就从老人的传说中知道天塘山顶有一幅“探花地”(即清朝探花东莞人陈伯陶的祖坟),坟前立有4条石柱。对于坟中先人的身世及其后人迁到何方知道甚少。
    陈文镜现在清新县工商部门工作,又作为陈氏的族人,一直想弄清楚坟中先人的来龙去脉,传承和弘扬氏族优秀文化。从2001年以来,他的业余时间都基本上是用在陈氏家族的研究上。他大量查阅陈氏族谱,找到了有关坟中先人陈凤台的一些零散的资料,然后又从坟前的4条石柱刻着清代官员的名单开始,凡有点滴史料记载都摘录下来。拿着这些跨越近千年的只言片字资料又反复查阅南雄珠玑巷、东莞、台山、新会、鹤山、清远、英德等热心人士收集的陈氏族谱,然后又多次去县(市)图书馆、文史馆,广州陈家祠,逐一核对。掌握了一定史料之后又进一步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多次联络和陪同文人墨客登上天塘山,写出了不少有份量的报道文章,曾经发表在《广州日报》、《清远日报》等,如《千米高山缘何立“探花柱”》、《清代“状元柱”,惊现天塘山》,让天塘山的陈凤台古墓和陈伯陶的风范重现世人眼前。二是收集到有关陈伯陶参加殿试的文章和陪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租借香港九龙新界时集体合影等资料,在陈凤台墓旁的仙庙办了一个微型的展览室。三是积极向当地政府写报告、提议案并引起了县政府重视于2004年发文将陈凤台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陈凤台墓修茸办公室。四是利用网站这个最现代化的手段和各地的陈凤台后人进行联络交流。
    我作为陈文镜先生的同乡好友,深深地被他认真执着办事的精神所感动。恰好本人又刚从工作岗位退居二线赋闲在家,故此乐意助其一臂之力,帮其查阅、核对和整理一些资料。更希望各地的热心人士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陈文镜先生的工作。让他的愿望早日实现,让陈凤台在各地的子孙后代知道他们的祖宗是八百年前宋代进士谏议大夫,墓葬清新县,根在天塘山。进一步弘扬祖德、敬亲睦族,促进社会和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