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有座这样的老祠堂,135年历史可以写成一部“侨”史教科书
2021-1-13 11:30:15

今年10月1日,是祖国68周年华诞。这一天,除了是祖国生日,对于台山市三合镇玉怀村的村民而言,还有另外的意义。当天,该村的华清陈公祠重光揭幕。青砖黛瓦,古色古香,这座已有135年历史的老祠堂在这条400多岁的古村得以重现光彩。“从2012年开始计划重修祠堂,历经5年时间,900多位乡亲捐款,筹资接近300万元,凝聚着玉怀村内外乡亲的无数心血,这里就是他们的根。”主持重修工作的玉怀村老人会会长陈仕仁亲历了整个过程,他表示,这体现了乡亲的团结协作、同心同德。
祠堂,是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载体。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为生活背井离乡,而祠堂作为“根”的象征被人们所重视。如今,修缮重光的老祠堂越来越多。在台山,政府部门更在思考如何活化祠堂,有效利用祠堂,打造为具有“侨”特色的新教育阵地,让传统祠堂发挥新作用。
祠堂众多
建筑风格大多中西合璧
祠堂,是宗族祭祀先贤的场所。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祠堂出现。不过,由于宗法森严,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并没有资格兴建宗族祠堂。直至明朝嘉靖时期,政府“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一些名门望族纷纷开始建祠立庙。台山的祠堂也大多从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一时间,宗祠庙宇林立,甚为壮观。
2007—2011年,台山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下简称“三普”),期间对台山的代表性祠堂进行了基本调查。陈明信作为当时普查队的队员之一,他说,这些祠堂在台山普遍称之为“公祠”,多以姓氏始祖的名字命名,比如,华清陈公祠、巍开赵公祠等。
过去,台山地区受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影响为主,加上祠堂是供奉、祭祀先祖的重要场所,是宗族的重要象征,祠堂在建造上大多遵循古制,建筑风格基本上是“三间两进”的传统形式,东西两廊贯通,院中有一天井,抬梁木构架,硬山顶,绿琉璃剪边。
台山作为侨乡,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大多数祠堂的建造、修缮资金都有华人华侨的捐助。这些祠堂的建设在继承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建筑的风格。一些民国时期所建的祠堂就带有西方建筑的特色,如采用了爱奥尼克式柱子、穹窿顶等,进一步提升了建筑艺术价值。

收录入台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祠堂,始建时间最早的为汶村镇汶村村陈氏祖祠。
“三普”后,收录入台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祠堂共有69所。其中,始建时间最早的为汶村镇汶村村陈氏祖祠,时间为明嘉靖二年,也就是1523年。“台山有不少古祠堂,在一些财力势力较大的村落里,基本上是一村一祠或一族一祠。”陈明信说。一些名门望族因财力、势力的增强,所建的祠堂多而美。同样以汶村村为例,一条村里共有11座祠堂、3座庙堂,而且每一座祠堂都有上百年历史。
陈明信称,台山祠堂的现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经过修缮的,基本保存了祠堂原先主体结构的风貌,修缮好的祠堂里还摆放了祖先的牌位,保留祭祀先祖、凝聚宗亲的作用;另一类是处于荒芜破败状态、保存不善的,一些精美的壁画、木雕等遭到破坏,而且丧失了传统祠堂的作用,如今基本上是用于摆放杂物。
多种用途
渐渐起到育人教化作用
台山市志历史学副研究员黄剑云对台山的传统历史多有研究。他说,传统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祠堂作为活动场所。另外,族人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会利用祠堂作为聚会场所。
如今80岁的黄剑云,脑海中还印刻着关于祠堂的记忆:“过去,祠堂是村民最喜欢聚集的地方。逢年过节,村民可以到供奉祖先的祠堂里领取猪肉、田租。小时候,我也经常提着篮子去祠堂领猪肉,肚子饿了,就在篮子里取一小块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