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
    兴教岭外,承传邹鲁之风
    在陈白沙对广府文化的贡献中,影响最深远者,莫过其授徒讲学之功。在陈白沙隐居期间,“四方来学者不啻数千人”。曾身兼礼、吏、兵三部尚书职务的重臣湛若水,官拜文华阁大学士卒赠太师的名臣梁储,都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经过陈白沙的苦心经营,珠三角一跃成为岭南教育中心之一。据文献统计,广东在宋代仅有书院26所,占全国书院总数21%,经过明代的快速发展,到清代已达到255所之多,占38%,跃居全国首位。“自此,粤士大夫多以理学兴起,肩摩屣接,彬彬乎有邹鲁之风。”
    与白沙祠相隔十公里的外海镇,另一个著名的陈氏家族,也因此与陈白沙结下不解之缘。外海教育办公室中心教研组组长陈绍佳告诉记者,外海陈氏来自福建莆田,尽管与陈白沙家族并非同宗,但四世祖陈泉石便与之结成世交,将其教学精神引进外海,其后陈绍裘也曾受教于白沙门下。自此,外海学风日盛,明清两朝的进士、举人超过百名。
    “陈家的旗杆夹,可比有些人家里的筷子还要多。”每论及此,年逾古稀的陈绍佳总是一脸自豪,他向记者忆述家族的重教之风:外海陈氏族人读书,从来不花一分钱,用的都是祖上的地租,而且无论男女,都要供书教学:“我家共有兄弟七人,最穷的时候甚至天冷连袜子也穿不上,父亲却从未因经济困难而让我们辍学。”
    外海陈氏近代教育之盛,与国民革命先驱、族人陈少白的贡献不无关系。据说,“少白”即取名于陈白沙,表达了他对先贤的仰慕。与陈白沙相似,陈少白同样情系桑梓,襟怀淡泊,常以“不要做官,要做实事”劝诫后人。辛亥革命成功不久,他便辞官归故里,从事乡村建设。
    归乡之初,陈少白便立志建设“全国第一模范小学”。他亲任乡立第一小学名誉校长,带头捐资建设“梦桥校舍”。在其带动之下,当地乡亲陆续出资建成五昌、远贻、舸昌、敦睦等小学,让全乡学童免费入学,为普及小学教育打下基础。陈少白还积极筹办外海中学。上世纪40年代,由陈氏族人建立的“莘隐初级中学”,成为当时江门地区仅有的四所初级中学之一。
    “陈少白身上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外海陈氏的文化象征。”陈绍佳表示,由于教育的推动,外海人非常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有助革命思想的蓬勃发展。陈少白之后,外海陈氏不少子女纷纷投奔革命,甚至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青年革命团体。
    “从陈白沙到陈少白,爱国爱乡是他们一以贯之的精神。”吕明表示,他们既敢为人先、又务实进取,都是为了积极改变和光大自己的家乡。毫无疑问,江门陈氏族人的精神,也是广府地区、乃至岭南所有陈氏家族文化的一个缩影。胸怀桑梓之情,肩负社稷之责,让“岭南第一大姓”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壤里,开出瑰丽的文明之花。
    延伸阅读
    陈氏书院:古祠留芳百年
    在陈氏族人留下的历史遗存中,不能忽略的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建筑——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该祠是由来自广东72县的陈氏族人在广州城西门外集资兴建而成。陈氏书院坐北朝南,呈“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局。陈氏书院规整对称,主次分明,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建筑,也成为当今岭南文化的重要地标之一。
    据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博士介绍,陈氏书院是广东各地陈氏宗族共同兴建的“合族祠”。当时,省城官衙、学宫密布,合族祠文化亦甚为兴盛。兴建合族祠,可为族人到广州纳税、应试、诉讼、候选、候委提供临时居所。
    堂堂陈氏大宗祠,为何唤作“陈氏书院”?黄海妍告诉记者一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