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以前大湾小学一边做祠堂,一边做学校。解放后,祠堂活动有所荒废,之后才全部作为学校使用。”于民国六年重修,广三路,中路三间两进。
    台山市博物馆馆长蔡和添评价,大湾小学主楼屋顶为碌灰筒瓦,衬祠两边设有绿色琉璃瓦当和滴水剪边。“头门两侧有包台,两条石檐柱,虾公梁上施狮形灰塑,下设雀替。”美观大方,整体呈现中式风格。两侧衬祠左右两根罗马柱,立面设有三角形山花,透露着西式建筑风格。蔡和添说,大湾小学规模颇大,保存完整,对研究台山地区的祠堂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
    走访
    风水台见证学生成长
    大湾小学中间一路为三间两进式结构,主楼两侧存有青云巷及衬祠。两侧的青云巷门额上分别刻有“崇礼”、“学校”。这所学校原名崇礼学校,解放之后,才改名为“大湾小学”。主建筑与两侧衬祠有天桥连接。天桥与衬祠的顶端分别设有圆形孔,利于美观、通风设计,在台风天气时保护房屋免受台风来袭。
    主楼门额上“大湾小学”四个字清晰可见,门联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剩淡淡的字迹。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一个石砌风水台,“因为这两个风水台带来好风水,大湾小学出了不少有名气的学生。”据陈国夫介绍,曾经在此读书的他还曾在风水台上打过盹。“平时很多学生在此休息。”
    大湾小学左右衬祠均为教室,教室走廊有暗廊设计,便于雨天学生的课间活动。今年50多岁的陈国夫说,当年他在此读书时学校有1000多人。“1984年时,大湾小学办学十分兴旺。”当年包括小学和初中,一共20多个班。小学一个年级设三个班,初中一个年级设两个班。“很多老师都是从都斛、台城过来的。学校里有一些20平方米的小房间,就是给这些家住偏远的教师提供住宿的。
    “以前学校门前的一大片空地都是大湾小学的操场。左边有一座固定戏台,经常有人唱歌表演,当年这里很热闹。
    ●地理:位于斗山镇大湾村委会旁
    ●建筑:大湾小学始建于1911年,前身是一所砖木结构古老的观佐陈公祠堂,后用做崇礼学校。解放后改为大湾小学,迄今已有101年历史。
    ●使用者:大湾村村民
    本版采写:实习生 谭佩 南都记者 王景花
    本版摄影:南都记者 梁清
陈济凝注:
陈程学先生的二三事:

1. 1900年5月,宗贤陈程学为弘扬祖德,联络宗亲,在美国发起创设了笃亲公所,以陈、胡、袁三姓宗亲为组成对象。

2. 今恩平市横陂镇横板围,是由台山县斗山朗美村旅美归侨陈程学于清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九年(1896-1903年),投资白银10多万元,并亲自设计,指挥建成。全长2.5公里,围内土地2500亩(可耕地1900亩,河涌600亩)。围建成后,围主陈程学在台山征招陈姓农户及宗亲等共六十余户来此,建 "纸扇面"(原称宁阳里)与"蟹塘"(原称宁美里)两村。

3.《陈程学哀思录》,1927年在香港出版。

4. 听说香港演员陈慧珊,是陈程学的曾孙女。 待查。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