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名镇:小城故事真不错
2012-11-13 9:17:12
                浮石牌楼颇具气势。                浮石北帝庙彰显斗山古朴民风。                浮石飘色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斗山圩主要街道店铺正在修葺,即将恢复原貌。                陈宜禧铜像矗立在台山商业城前的广场上,让世人景仰。                陈宜禧故居是中西结合的华侨建筑,如今保护完好。               
  台山市斗山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该镇有台山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浮石村,建村已有630余年;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其中,浮石飘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镇还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新宁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的故乡……
  台山市是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示范县,台山名镇名村系列工作于2011年初陆续展开,并确定斗山镇为名镇建设的试点镇。
  据悉,目前该市的名镇名村试点建设意见完成了前期选点、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一期工程即斗山镇和浮月村的工程在8月中旬开工,计划今年12月初前完成。
  【现场探访】 斗山改造骑楼街 公园摆放火车头
  斗山镇位于台山市东南部,是著名的新宁铁路创始人、设计者陈宜禧的故乡。斗山圩是斗山镇的中心,于清咸丰年间(1851年)立圩,初名大兴圩,寓大家兴隆之意。后来,因为圩旁有山如斗,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易名为斗山圩。这也是新宁铁路东南干线的终点站。
  台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蔡柏滋告诉记者,最初的斗山圩仅有东西两排的百余间商铺。1909年,新宁铁路建成通车后,斗山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路(斗山河)和新宁铁路的交汇,使这里的商业极为发达。华侨们纷纷在此建铺置业,相继建成了太平马路、山旁马路等,骑楼店铺达到500多家。“作为名镇名村工程项目,斗山镇步行街就是要对斗山圩的骑楼街道进行重新修葺和改造,把长约200米的街道连同周边的街区打造为斗山镇观光旅游、购物休闲的新去处。”
  黄女士的五金店位于太平路。她的店是传统的骑楼。不过,这一个月以来,她的店面早已粉刷一新,扇了石灰,漆了窗户,成为邻里参观骑楼洋楼修缮的示范点。“我在这里经营几个月了。重新修葺后,没有原来那么破旧,的确漂亮了。”
  记者在斗山圩太平路上看到,这里搭起竹棚,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工程。据施工方负责人关健介绍,这里的骑楼区主要以民国的骑楼为主,楼高二、三层。建筑风格特别,既荟萃欧美及东南亚各地风格,又有中国南方特色。临街立面千变万化,充分体现侨乡历史风情。据介绍,这次的修缮将以保留原来骑楼特色为主,对招牌、门窗、墙体色调等进行统一装潢。斗山步行街工程由8月初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在步行街附近,名镇名村一期的另外一个工程——斗山公园,也开始施工建设了。据悉,这个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当地居民最主要的休闲公园。届时,公园内会摆上一个约20米长的火车头模型和巨型陈宜禧铜像,用以纪念陈宜禧。
  【古老村落】 浮石村是“赵宋皇族村” 建村至今已有630余年
  斗山镇浮石村,是台山最古老的村落之一。1380年建村,至今已有630余年,这条古老村庄的2万多名村民,崇尚文化,热爱艺术。 
  据《浮石赵氏族谱》记载,浮石其实是一条皇族村。台山的浮石和新会的霞路,同为赵宋皇室的后代,两条村的先祖是亲兄弟。宋太宗的第十一世孙赵必次在崖山殉国前,托付儿子赵良骢给睦洲林氏抚养,赵良骢的孙子赵宗远和赵宗逞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分别在浮石和霞路建村。他们的后人在此落地生根,繁衍至今。浮石族谱卷首印有宋朝历代皇帝像、崖山总图、慈元殿图等史料,浮石人以自己是宋朝皇族为荣。
  据长期研究侨乡文史的台山退休干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