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们的足迹到国外寻求发展。汶村的主要经济收入除了侨汇,还有农耕的收入。
    经过800多年浮沉,汶村至今仍是文化之乡,这里的体育文化气氛浓厚。在村中的宣传墙上,正举办“汶村书法展”,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作品之余也感受着古村的韵味。原来,这是村中书法协会会员的作品。
    汶村村中有书法协会,现有会员10多人,平均年龄60多岁。最老的85岁。他们不仅仅自娱自乐,还为了让村中的小孩也能传承书法文化,在村里办起了书法班。“暑期就有30多个小孩在我们班里上学。每天两节课,一节课两个小时。”这些小孩最大的16岁,最小的10岁。
    村中还有曲艺社等文艺团体。村中仍保留着摆色等传统民俗艺术,每年的庙会或是十年一次的“做福”都可以看到重头戏———摆色。汶村的摆色,在吸取斗山飘色的基础上,也形成着汶村的地方特色。
    【宗族物志】
    明末清初古城墙
    古城墙位于汶村东门,东上村村边。据记载,古城墙建成于顺治4年(1647年),城墙高3米,为长方形的城墙,东西约1公里,南北约半公里多,将整个汶村围了起来。现存的古城墙残垣仅仅是一小段。
    文海中学
    文海中学的前身是文海书院,文海书院是由清朝乾隆年间知县康基田创建于乾隆35年(即公元1770年),是当年汶村地区的最高学府。宣统二年(即1910年),文海书院更名为文海小学堂。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一度迁到汶村,借文海小学堂部分教室开课,并在海宴都招收学生。到1946年春,改名为文海中学。该中学曾一度改名为汶村中学,直到1979年,学校复名为台山县文海中学,一直沿用至今。校内有历史建筑奎星阁,据了解,建校时文海书院校舍由两间祠堂和奎星阁组成。
    “做福”
    “做福”是汶村村每十年一度的喜庆日子。2007年农历二月,是汶村的第20届“做福”,此时做福被改名称为“民间文化艺术节”。据了解,当天祖籍汶村村的旅港澳台、国外乡亲2000多人回乡同庆,同时每日均有村外群众涌入观看盛况。
    据《汶村古城》中记载,汶村村“做福”始于1787年。据传,18世纪初期,村里发生动乱,民不聊生,后经设坛打醮,才得以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从此,村里决定今后逢“丁”年做福,一直留传至今。
    “做福”的程序包括:择日公榜、洁净斋戒、装饰街道、建坛打醮、组织参观、招待宗亲、菩萨出巡、舞龙巡游、文娱活动、开斋庆祝等。2007年的“做福”活动持续了5天。
    【宗族掌故】
    陈氏立村三种说法
    根据村中三圣堂二次重修碑文的记载,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始祖陈恺在雄州遇难。“泊舟三圣寺侧,夜梦诸神,告以进止,逐负神南奔,卜宅于此而庙以立。”于是来到汶村定居。后人为了纪念,希望先祖庇护后人,在村中建有三圣堂。不过,根据族谱的记载,在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陈恺的兄弟是宋朝武官,被贬潜逃,陈恺由南雄到汶村立村。当时,他们兄弟相约遇水而居,并后代不作武官。陈恺刚到汶村时,定村名为“文村”,因近海边,又名“汶村”。根据汶村陈氏所收藏的《太祖恺翁遗牒》中记载:“当家属被贬之日,纷纷逃离故乡,辗转于广东各地,颠沛流离。”
    而据陈英钦介绍,台山各陈氏族谱讲述祖先由珠玑巷南迁,目前掌握的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绍兴元年(1131年)、开禧元年(1205年)、咸淳九年(1273年)。至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陈氏到汶村立村,均已有800多年历史。
   
    宗族新闻
    陈策文回乡参观斗山医院
    9月21日,陈策文回乡到斗山医院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