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禧故居:尘封于稻田乡间的“贵族”
2012-9-26 17:29:19


  站在乡间小道中,远远地可以看到几座雄伟壮丽的建筑。

  畅庭书室与外面的池塘相映成趣。
  陈宜禧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他曾主持修筑了中国最长的侨办铁路——新宁铁路,也是五邑华侨“实业救国”的杰出代表。陈宜禧出生于台山市斗山镇朗美村,其故居则位于美塘村,是陈宜禧晚年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故居建于1922年,由六座中西合璧的居所和一间图书馆组成,2002年它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在陈宜禧故居建成至今刚好满90周年之际,记者带着对这位著名爱国侨领的敬意踏上了对他故居的寻访之路。
  现场探访
  被“掏空”的畅庭书室
  9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美塘村,村口的牌坊下镶嵌着写有“陈宜禧故居”5个大字的牌匾。记者虽未曾见过陈宜禧故居,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几座立于稻田与池塘之间的特色建筑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沿着池塘边的小径,记者走到一座高两层的灰白建筑前,从建筑下的碑刻上,记者发现这便是陈宜禧当年藏书和布施的场所。据当地的一位老伯介绍,这座所谓的图书馆其实叫做畅庭书室,后来还改建成为学校,免费招收附近贫苦农民的子女读书。
  这是一座平顶的中西结合风格的建筑,从外观上看,畅庭书室洋气十足,绝不逊于当年的西式别墅。从陈宜禧故居外的石碑上可以看出,陈宜禧故居早在2002年7月就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包括故居及周围50亩田地,这座书室也被列入其中。
  不过,当记者走近书室,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该建筑屋内已被“掏空”,地面上堆放着一些柴草和木头,基本上在这里已很难找到与陈宜禧其人相关的物品。记者发现,屋内石柱上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念念不忘阶级斗争”、“要斗私批修”等极富年代感的标语瞬间给人以历史匆匆的感觉。
  主楼周边静谧而和谐
  500多米之外,与畅庭书室隔着池塘与稻田相望的便是陈宜禧故居的主楼。主楼是一座高三层的大屋,建筑整齐美观,布局对称,形式一致,同样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有着当年大户人家的气派。陈宜禧故居以品字形分布,建于1922年,是在新宁铁路建成通车以后才开始修建的。据陈伯介绍,美塘村的村人大都姓“陈”,都是早年与陈宜禧一起从朗美村迁居到这里来的。
  在故居前面空地,有宣传栏,贴着陈宜禧故居的简介以及一些学生前来参观的照片。陈宜禧故居早年被定为台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前往参观。不过,宣传栏已经显得陈旧。
  据悉,陈宜禧的曾孙女陈美香,在老家务农为生,她便居住在故居的其中一间内。记者看到,这几栋楼的红色大门和苍灰色的窗户均紧闭着,静静地沉睡着的青砖古屋给人以人去楼空的感觉。
  网友
  希望有关部门加大保护力度
  一直关心家乡古建筑保护的江门网友“田鼠”认为,相关部门对陈宜禧故居的保护和宣传并不充分和主动,“而今这些房屋也大多人去楼空,十分萧条。幸而,房屋都是由陈宜禧精心建造,坚固耐用,除了一座被毁之外,其余几座皆无大碍。”
  “田鼠”同时指出,楼房的寿命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再荒废下去,只怕过不了多少年,这些陈宜禧的最后遗迹也终将灰飞烟灭。他希望相关部门应该投入资金予以切实的保护,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部门
  故居没有托管 基本处于无管理状态
  “陈宜禧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新宁铁路创办人、被孙中山赞誉的伟人,其故居备受后人景仰,同时也反映了近代华侨建筑特色,十分可贵。”台山博物馆馆长蔡和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陈宜禧故居所在的村落人文与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富有朴实典雅、恬适幽静的田园气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