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
  梁冬梅介绍说,针对陈垣故居陈列的文物资源匮乏等问题曾有学者建议我市文化部门可设法与陈垣的后人、学生及其曾任教过的大学进行联系,争取找到一些与陈垣有关的文物,扩展陈垣故居的文物陈列。石头村里的很多人可能也与陈垣同属一个家族,可以将陈垣的家谱陈列出来。在展示国学大师的风范时,也不妨找一些当年的老报纸、当时的名人对陈垣的评价文章等同时陈列出来,丰富文物的可读性。“这位专家的建议很具体,我们也正在为此努力”,梁冬梅说。
  困境 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梁冬梅告诉记者,今年1至6月份到陈垣故居参观的游客量还不到4000人次,一年下来的游客量很难突破一万人次。“游客量少跟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关系很大,但是若游客量大幅增加也势必加大了我们管理上的难度。”
  棠下镇石头村委会副主任陈荣娣说,而今专职在陈垣故居工作的导游、清洁员、保安加起来也只有6人。“如果游客量增多,以我们现有的人力是比较难以管理的。”陈荣娣说,村里一方面希望以陈垣故居等文化名人带动地方经济,另一方面则又担忧相关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在管理上可能会面临种种问题。
  “通过近几年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村民们逐渐认识到保护陈垣故居的重要性,但是要附近村民主动出让用地又是非常不现实的。”梁冬梅说,原始的“宁远堂”比现在陈垣故居要大几倍,但由于历史原因,“宁远堂”内的建筑和用地历经反复,曾经分给不同的村民使用,有些故有的旧房子都被拆了。
  “即使已经圈到故居内的用地,其使用权仍较为复杂。”梁冬梅说,在故居9宅后的那排住房和用地现为村民所有,其中一间房子还住着两位老人,拿回这些用地肯定需要花费大量资金。
  据悉,为保护和开发陈垣故居,蓬江区正积极投入资金支持,准备全面恢复宁远堂后花园部分,修好围墙,并安装安防系统,使得陈垣故居整座建筑作为省文保单位相对独立。
  陈氏后人 希望尽早“恢复故居原貌”
  在陈垣故居的保护上,陈垣家族及其后人极力呼吁恢复该故居的原貌。陈垣的侄儿陈珍广说,故居原来是什么样,就应该恢复成那个样子。“现在故居只剩下了前面一排房子,房子后面非常荒凉。”
  “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将来包括当地政府在内的各方可以出点钱,搞一个类似于‘宁远堂纪念馆’之类的陈列馆。”陈珍广说,建一个这样的陈列馆并不是喧宾夺主,因为没有陈垣,讲“宁远堂”也就没有意义,而保护好陈垣故居,其实也是保护了当地的文化资源。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智超是陈垣之孙,他非常赞同陈珍广的这种观点。他认为,应该要把“宁远堂”整个范围好好修整一下。“以前在土改的时候,把一些房子分给了村民。”陈智超说,现在故居的模样跟以前的建筑原貌及周边环境有点“不适应”,以前故居周围的空地上不是种花草,而是种了药材。种药材一方面可以用来给村民治病,一方面也有观赏意义。
  陈智超说,有关方面可以考虑让在“宁远堂”范围内的两户村民搬迁并妥善安置,然后种上药材,并且积极地开展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样可以充实陈垣故居的文化内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