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吉故事 民间的一个不老传说
2012-6-4 20:13:58


由口头传承到文字传承,陈梦吉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仍需进一步努力。  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 摄

陈梦吉的故事已被拍摄成多部影视作品,其中就包括在江门本土拍摄的《扭计师爷陈梦吉》。图为该剧中的陈梦吉造型。江门日报记者 王鼎强 摄
  编者按
  省政府日前发布今年第20号文件,批准并公布我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在这批项目中,新会区的“陈梦吉故事”、恩平的“恩平民歌”,分别跻身非遗名录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类;江门市的“广合腐乳酿造技艺”、鹤山的“东古牌系列酱料制作技艺”,跻身传统技艺类。此外,蓬江区的“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也被列入扩展项目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人们建立起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并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因此,保护非遗,传承并创新非物质这种“软文化”,某种程度上,是本地群众的一种自觉的心灵守护。基于此意义,本报《文化江门》版自今天起推出专题报道,将逐一介绍上述5个项目的价值、意义,并探讨保护、传承、创新的有关话题,敬请垂注。
  “新会有个陈梦吉,他的故事流传甚广,他那活灵活现的阿凡提式的人物形象,从各个不同的笑话中,表现出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恶、丑的憎恶,浓郁的地方特色,加上情节的生动、人物的典型,都引人入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起新会的陈梦吉故事,曾负责收集整理的传承人之一谭仲川如此评价道。
  作为新会民间文学的瑰宝,陈梦吉的故事由民间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这一过程中,故事被不断修改、加工、补充,并汇入民间的聪明与智慧、理想与愿望、经验与情趣。经过民间口耳相传,故事越传越广,越传越远。故事由新会传向四邑,从四邑传向广东及岭南各地,由华侨传向港澳地区以及国外。可以说,陈梦吉其人其事,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
  仔细阅读陈梦吉故事时,你会发现故事的内容与新会地域、事件、语言、风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陈梦吉新传》第十一回的重阳节登高、第二十三回的过年前的“辞年”,《神童陈梦吉》中的清明扫墓,《骄兵计赛龙夺锦》的端午赛龙舟,还有其他故事中提到的元宵节赏月、二月初二土地神诞“烧炮”、嫁娶礼仪、荷塘舞纱龙等民间习俗,以及新会葵扇、甜橙、蚕丝、荷塘冲菜等土特产,都具有浓厚的乡土特征。
  “陈梦吉故事有不少篇章都涉及新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美人计平粜救灾民》、《一计解旱情》提及的水患、旱灾,《美人计消除匪祸》、《施小计群盗落网》的古兜山剿贼匪等事件,均有史实记载。”谭仲川告诉记者,陈梦吉故事的传讲都带有方言口音,即使形成书面文学后,仍然保留着不少地方性语言。如《神童陈梦吉》中的“叠基”(筑坝)、“翻风”(起风)、“落大水”(下大雨)、“行山”(扫墓);《算计孤寒铎》中的“孤寒”(吝惜)、“担杆”(扁担)等等,都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地方特征。
  “陈梦吉故事是过去劳动群众在生产与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对自己所见所闻或亲身体验、对社会现实与身边人和事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与诉求,用他们的语言与方式创造和传播,是一种群众性创作、群众性参与、群众性传承的普及性的大众文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冯玉云评价道,“故事所讲述的人物、地点、事件、情节等,都是人民群众所遇到、见过、到过或听过的;故事与他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