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时,便开动机器把水浮莲切割成碎片让水冲走。
  B石头村的水上人家
  笔者从观舟园往上行,过了石头涌涌口的水闸,见到一处水上人家村落:河边泊着7艘水泥船,船上晾有衣服,似有人居住。河堤边建有10多间民居,路边停放着几辆摩托车。空地上晾晒着一些渔网渔具,估计还有村民当渔民。笔者觉得很有特色,便忙着拿出相机拍照。
  村民李永显见有外人来访,热情地招呼笔者进家一坐。据李永显介绍,眼前这个水上人家村落共有14户,40多人,而村民多是原新会县水运公司棠下水运大队的职工及其家属。水运大队的驻地原在江沙收费站上游不远处,1988年该地被征用兴建新会花园别墅区,船队便搬到石头涌口。后来经新会有关方面和石头村协商,划出一些土地给船民上岸建房居住,于是便有了这个“水上居民村”。
  李永显说,上世纪80年代,棠下水运大队有40多艘船、300多人,在岸上建有办公室、仓库和修船厂。该船队承揽了天沙河从天乡至东炮台沿线的所有水上货运。根据货主的要求,船只经常远航至广州、石歧、斗门、三埠等地,生意甚为红火。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棠下水运大队的船只多为木船(后来又有水泥船),船型以开平长船居多,约占4成,其余是平头船,载重量从4吨到60吨不等。1974年,棠下水运大队添置了新会小机613号(40匹)拖头,是为天沙河第一艘机动船。随后,船队陆续把自行船改为机动船。
  上世纪90年代起,水运逐渐式微,许多职工上岸自谋职业,包括去做小生意。2008年,棠下水运大队解散,厂房、办公室也被变卖,整个水运大队现在仍从事水上工作的,就只有黄炳祥、黄健国两人。他们被聘为天沙河的清洁工,每天开着机动小艇,在天沙河上来回捡水上垃圾。
  棠下水运大队虽号称“棠下”,但队里大多数人都不是当地人,他们多为顺德人,也有三水、南海、开平人,还有一些原是江门的渔民。解放前,他们被贬称为“蛋家”,不准上岸工作,也不准同岸上人通婚。解放后,人民政府消除了这种歧视,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水运联社,划入棠下圩镇户口,现在则归属石头村新市村民小组。
  李永显今年60多岁了,祖籍三水。他参过军,做过水运大队的干部,当过船长和修船厂厂长,其子女们在江门市区做生意。子女们赚了钱,买了屋,请他二老去住,但他舍不得天沙河。他喜欢看书,他觉得在天沙河畔看书,会让自己更有“书中自有幸福,书中自有快乐”之感。在他的书房,笔者见到书架上放着许多书,他的老婆告诉笔者,李永显还藏一个“图书馆”,他的书有1000多斤。原以为水上人家无文化,想不到竟有如此爱好读书之人,真是大跌眼镜!
  C陈国泉桥的由来
  天沙河有一条支流叫桐井水(河),它发源于旗杆石和公坑寺,经桐井、罗江到椅山,在江沙收费站旁与天沙河会合。
  沿江沙旧公路上行到椅山,再沿着近90°的弯道往右拐,就可以看到一座钢筋水泥桥——陈国泉桥。桥下,桐井河水缓缓流过;桥头,一棵高大的木棉树屹立着;远处是翠绿的椅山和栉次鳞比的民居。
  笔者查资料得知,陈国泉桥兴建于1964年7月,桥长33米,桥高6米,6孔,梁式结构,行车道净宽4.1米,设计负荷8吨,是当时新会的第四大桥,其长度仅在三村桥(70.7米)、拖拉机站桥(48米)、金牛头水闸桥(45米)之后,同时它又是解放后新会县由港侨捐建的第一座桥梁。直到27年后的1991年,新会才陆续有华侨、港澳同胞捐建黄克競大桥、黃宣充大桥等桥梁。
  陈国泉何许人也?此桥又为何以他的名字作桥名?村干部告之,陈国泉是石头村北角流滘人,少时丧父,家贫,14岁随伯父到香港打工。1927年,他在香港开设和隆行商号,经营杂货、海味的零售和批发,生意渐大,成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