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的故事
2012-5-27 21:24:15

    会城城区南面辽阔的土地中有个“柑之乡”叫“梅江”,她的名字很美丽,她的历史很年青,她的土地很富饶,她的故事很动听—— 
“梅树营” 
    梅江村旧称“梅树营”,源于最初曾在这长有很多梅树的地方设驻军营。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七《兵防志》记:“乾隆四年奉行新设陆汛四:曰板头,曰三丫,曰环龙庙,曰谷埠;水汛十七:曰梅树,曰大悦滘……。”汛,《汉语大字典》注解是旧称军队驻防地段。《辞海》解释:“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都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亦作‘讯地’。”可知是乾隆四年(1739)设梅树营,这里当时处在水边,为水汛。据梅江村历代相传,梅树营驻有十几个兵。后来兵营撤销了,但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还作口头称呼。1840年清道光《新会县志》附图“营汛”(图中△)还有三丫营的标示,但已没有梅树营了,只标有“梅村”,不知是否为“梅树营村”的简写,但可知其时已成村落。 
    后来改称梅江村。它地处会城城区南面,为冲积平原,因为在宋代末会城振兴路以南还是汪洋大海。虽然现在已看不到此地有“江”,但当时确有很宽阔的江河流经,这可从道光年间的旧地图中看到。后又经百多年的冲积,大江变窄了,现在仍有河道流经梅江村的土地,流出金牛头,入银洲湖。 
    今天在梅江已看不到梅树,连村里的老人也说未见。但历史上新会种梅似有不少,一些村乡因种有梅树而取“梅”字为名可以印证,比如双水镇有“梅冈”村;会城镇河北村有“小梅”自然村;睦洲镇有“梅冲”,后与大冲合并为“梅大冲”。沙堆镇更多,有“梅湾”村,原名“梅溪”;有“梅冲”村,原称梅湾冲;有“梅阁”村,原名“梅角”,在清代康熙地图中为海之角。以上地方原都在水边,也因遍植梅树而得名。据植物志介绍,梅是落叶小乔木,属蔷薇科,分布在我国和日本,广植于我国各地。因此,本地过去盛种梅树也就不奇怪。新会的梅树为青梅,梅花可供观赏,梅果味酸,可生食和浸渍。现在还有生产和食用陈皮梅、话梅、酸梅等新会凉果的传统,不过是从外处来料。梅在3000年前的《诗经》中已经出现,咏梅的文艺作品俯拾皆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梅喻为高洁、美丽,梅花可以说是中国花之代表,“梅”字也是人名、特别女性人名使用最多之一,用于地名,其寓意可想。 
开村源流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陈姓从长(能字下加三点,音泥,今属天马村)和天湖蓢(今罗坑镇天湖村)来梅江开村。现年87岁老人陈柏树先生家传为嘉庆十几年立村,始迁祖由长到会城七星地祭祖,路经梅树营,陪行风水先生认为此地风水好(现今也有风水师认为梅江是会城建阳宅最好的地方),因此选择在此发展。当时长陈氏(福祖支脉)与天湖蓢陈氏(法祖支脉)及姑表黄氏一齐来,买下名为“大蓢华”(邻为“大蓢笔”)的土地开村,天湖蓢来的住村东边,黄氏住村中间,长来的住村西边。后来黄氏迁出往西甲村发展。 
    早期建屋以青石为墙基,称“石脚屋”。现可看到村内保留开村最早的一间房屋,今西村6巷13号之二。还可看到村旧区的几百间房屋排列规整有致,非常壮观。有中心横巷,共118丈;有东大巷和西大巷,大巷3.8米,小巷1.8米,全部为青石巷道,3条石板并排。房屋统一开两门,东为大门,西为小门,后排屋要比前排屋高两“针”砖(二块砖),说这是前屋不会挡住后屋的风水。在旧村尾,植榕树一字排开。可见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