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凌村兄弟义士坊
2023-10-6 14:38:57

    在广东省鹤山市凌村小学东侧,有一座兄弟义士坊,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了。
    提起这座兄弟义士坊的由来,须从陈凤台的曾孙迁居凌村说起。凌村的原始居民姓凌,还有秦、白、严等姓。陈凤台的幼子陈仁,生有洛、篆、范三个儿子,陈洛的次子陈珠,号汴南。身带祖传佛像到凌村,发现这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他只顾欣赏美景,不小心跌了一跤,身上的佛像跌在地上,站在凌村大康里石狗巷。他认为这是吉兆,随择居于此。所以,凌村大康里石狗巷,是陈姓在凌村的发祥地。后来他姓先后迁居他处,凌村也就只留下陈姓。传至陈元辅、陈英辅兄弟,已是宋朝末年了。
    清光绪重修《新会县志》卷八《人物传下》云:“陈元辅、陈英辅,祖珠自汴梁谪宦迁新会凌村,帝昺驻跸厓山,兄弟献粟数千石饷军特旨建义士坊于其里”。这段话实际是转引自《厓山志》。“祖珠”就是指到凌村的始祖陈珠。“帝昺驻跸厓山”,就是指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他在元兵追逼下,南逃至新会厓山。据清乾隆版《鹤山县志》卷三《邑事》云:“帝昺祥兴元年(1278)戊寅六月,帝舟次厓门,帝昺至厓门驻跸,官、民、兵二十余万,所需资粮皆取于广右、大凌村人陈元辅、英辅以祖珠事高宗朝为谏议大夫,世受国恩,至是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饷军”。同上书卷十《人物志》云:“……帝昺驻跸厓山,元辅兄弟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助师,特旨建义士坊于其里”。《陈氏家谱》也云:“……于是,陈元辅、英辅奋平生之志,于祥兴元年七月备粮于厓山,以助兵需,是时蒙宋(大)司徒命翔龙县令鸠山建亭赐匾,旌表兄弟忠勋,勤王义士,祖德荣幸矣”。
    我们从上面地方史籍的记载,可见于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元兵乘胜南侵,逼使宋帝昺逃至新会厓山,已是海边,没有退路,兵疲将寡,缺粮乏资,在这危急之中,陈元辅兄弟挺身而出,捐粮数千石支援宋军。宋帝昺感其忠义,特下旨建义士坊于凌村。这就是凌村兄弟义士坊的由来。
    兄弟义士坊始建于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建,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民国十九年(1930)有一位狗屁不通的风水先生,见此义士坊,大放厥词,说此坊挡住村里龙脉,应当拆除。村民上当,将碑坊拆毁。民国二十六年(1938),民国政府林森主席视察广东,来到鹤山,听说这里原有一座义士坊,于七年前拆除了。林森是懂历史的,认为拆错了,遂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令鹤山县政府重建。
    兄弟义士坊为混凝土建筑,四柱三间三楼结构,总宽6.5米,高约6米,楼面分别以瓦、筒瓦、屋脊的样式捣制,正次楼面两侧塑有吻兽,方柱、柱脚的正背面横匾的字迹已剥落,两侧面横匾分别为“兄弟忠勋”,“勤王义士”四字,背面坊额亦已剥落,正面横匾分别为“崖山特旌”、“忠义流芳”四字。1983年经批准公布为鹤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兄弟义士坊的意义不仅表彰陈元辅、陈英辅兄弟义举,同时也是对陈凤台平反招雪,陈凤台当时主张“缓金伐蒙”,是正确的策略,却被认为与朝廷主张不一致,惨遭贬谪。后来历史证明,陈凤台的主张是正确的。宋帝昺下旨建义士坊,实际也为陈凤台恢复名誉。兄弟义士坊不仅是硕果仅存的宋末陈元辅兄弟忠义勤王,奋起抗元的历史见证,也是今天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清光绪重修《新会县志》卷八
 
兄弟义士坊
三藩市 陈立明
二○二三年十月一日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