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为小单位,3户一垒,5户一堡,有一个必经的门楼仔,既能各自为战,也能相互援手。城内也有一些面积大、讲究内外部结构设计的大屋,多为华侨所建。 随着时代发展,今日汶村,古城内依旧人声鼎沸,村落功能尤存。汶村新村区向外拓展,南边原先的水田现已新建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别墅和1所学校。古城4个闸门楼至今屹立不倒,近年又在新村区外围建立6个新门楼,具有民族格调,红墙绿瓦,屋脊飞檐。整个古城与新村区相互辉映,形成別具风韵的村落景貌。         
“文安城”史事   
    “文安城”的设立,前后虽然只有12年左右,但其在汶村发展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历史事件。道光和光绪《新宁县志》以及《汶村治乱记》《汶村乡土史实》《汶村古城行》《汶村陈氏族谱》等历史资料均有记载。 明隆庆年间,汶村开始遭受贼寇侵扰。隆庆5年有“红毛矮子”入侵汶村。当时,汶村“既无积塘可守,又无兵革可恃,男妇任其捉获,财帛任其劫掠”。经此劫难,汶村人口“死过半矣”。之后,经过50余年恢复,汶村再次出现“生齿复繁,诗礼复兴” 的景象。               
    天启四年(1624年),汶村出了一名举人陈王道。崇祯末年,土贼再起。陈王道作久安长治之策,倡议修筑城墙防御。1647年春(顺治四年),汶村古城墙竣工,城设4门,城墙高约3米,用黄泥土与石灰混合压实而成,其中有少许砖墙,城墙为长方形,东西约1公里,南北约大半里,城墙外南北均有宽约3丈的城壕围绕,周边外围有护城河,形成了抵御土贼入侵的城垒。 顺治初年,反清复明的地方武装势力王兴,先后依附隆武朝廷和永历朝廷。隆武帝封授王兴为副总兵,镇守阳江、阳春两县。隆武政权灭亡后,绍武与永历二藩争立,王兴归附永历朝廷。此举得到永历朝廷的信任,永历帝于顺治六年(永历三年,1649年),“封新会土镇王兴为高明伯,招集义旅”。 王兴看到汶村地处沿海,三面环山,前临大海,又有城墙和护城河防御,是一块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决心以此地建立反清复明的最后一个根据地。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1654年)11月,王兴率兵攻占汶村后,改名为“文安城”,踞城抗清,“熬海铸山,务农积粟”,发展制盐业,建仓库,铸刀枪,构筑沟垒,礼贤下士,招兵买马,壮大队伍,在“文安城”建立拥有新宁、恩平两县南部地区反清复明的政权。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兴把明末南唐王朱聿鐥接至“文安城”,立朱聿鐥行宮和将军于此,朱聿鐥封王兴为左都督,挂虎贲将军牌。 顺治十三至十四年间,清朝平南王尚可喜先后2次派兵攻打“文安城”,均被击退。顺治十五年(1658年)初秋,平南王尚可喜决定亲自率兵出征,采取“水陆合攻,遂张两翼为宽围,邀断出入,欲以坐困之”的策略。两军相持到第二年(顺治十六年,1659年)秋8月,“文安城”内日渐食尽。此时,平南王尚可喜遣信使往谕,劝王兴投降。王兴终不出见,对其弟曰:“城可恃而食不支,天也。我终不降。弟善抚诸孤以续先祀,吾死且不杇”。遂于“望日之夕”,王兴命令将士严守“文安城”,自已与妻张氏朝服及诸妾北拜谢恩,置酒相诀。张氏与妾15人皆自缢,44岁的王兴举火自焚。明末南唐王朱聿鐥亦吞脑片自尽,其众皆出降。自此,“文安城”在清朝的统治之下。     
 
祠 堂 敬 祖
    汶村祠堂多,以此而闻名。鼎盛时期共计10多座,现存9座,其中建于明朝5座,建于清朝4座。祠堂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汶村祠堂的演变过程,既是汶村人对先祖先贤的敬仰,也是世代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支撑,更是汶村发展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