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云游斗门陈氏宗祠
2022-11-23 14:28:41


百年的历史传承
造就一方历史的独特文化
斗门,用深厚的历史底蕴
孕育了众多传统村落
那遥远记忆中
屋檐下的垂髫乡音
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斗门区乾务镇·南山村

--斗门南山村
南山村位于乾务镇西南方
因村北边有座南基山
而取名为南山村
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 )
至今已有287年,是由始祖陈师佑
从台山来到南基山居住
其后裔逐渐建村而形成
斗门区乾务镇南山村是一座拥有287年历史的村落,村里的陈氏宗祠是一处革命旧址。抗日战争时期,陈氏宗祠是南山乡党支部所在地,也是南山乡地下党领导的反投降斗争的重要场所,见证了南山村的革命历程。

--乾务镇南山村陈氏祠堂
南山村共有三个宗祠,分别是陈氏大宗祠、梧山陈公祠和碧崖陈公祠。它们并排在一起,面对着三座祠堂位于最左边的是梧山陈公祠,紧挨着梧山陈公祠的是陈氏宗祠。
梧山陈公祠

南山村梧山陈公祠始建于光绪二年(1876年),由旅居南安国(现越南)的南山村籍华侨陈崇梅出资兴建。陈崇梅旅居南安期间,以经营粮食生意为主,富甲一方,支持南安国政府打败造反派,1872年间,南安王载满几船粮物财宝,运到南山村渡口,请陈崇梅受礼,以作酬谢。陈崇梅用这些财物在家乡建起梧山陈公祠,更以善为怀,帮助村民救亡解困。陈氏宗祠同样也是建于清末,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岭南风格建筑。

梧山陈公祠是一座清代岭南建筑风格、保存较完善的古祠堂。据当地村民介绍,祠堂混合砖木结构,面阔三间,二进夹一天井,右侧有巷道、厢房。





祠堂四处饰有木雕石雕,技艺精湛,古风古韵犹存。祠堂大门横匾书“梧山陈公祠”。2011年12月,陈氏宗祠列为斗门区不可移动文物。
陈氏宗祠


陈氏大宗祠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末年代。重修于2007年。占地面积587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饰木雕,石雕等;梧山陈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于1998年。占地面积776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硬山顶,龙舟脊,琉璃瓦当,滴水,雕花封檐板,门楣石匾额行书阴刻的“梧山陈公祠陈崇梅建光绪二年造”,为该村的代表性匾额。

碧崖陈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于1982年。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建筑特色与梧山陈公祠大致相同。三座宗祠均具有较鲜明的清代岭南建筑风格,至今仍作宗祠使用。


陈公祠及陈氏宗祠建成后,主要用于陈氏家族举办重要的宗族活动。1937年起,陈氏宗祠成为南峰小学的教学场所,至1942年,先后是南山小学、浩然小学、南义小学、南进小学、南山乡立小学的校址,成为南山革命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共南山乡支部建立于1939年3月,在党的领导下,南山村先后成立了南山武术队、南山大刀会、南山抗日先锋队,陈氏宗祠作为南山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基地,见证了南山村的革命历程。


在这座祠堂里,记录着陈氏一脉的辉煌,也记录下来了一个大家族历经风雨仍屹立强盛的历史脚印。

乾务镇南山-陈氏祠堂
一部家族史也是一部社会史和文化史,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家风,汲取其中的文化精髓,在当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