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颍川陳氏自汴梁避金亂南逃珠磯巷的後代。
遺囑之內,陳猷列為源頭,陳從善稱“二世”。陳遇夫在清代康熙時寫下了他的那篇“本支考”,重校祖先世次,親至新會,查訪陳氏,添加了“石頭譜”,夾在陳猷與陳天祥之間。但他對陳有志遺囑所記,留下疑問凡三:
一是、陳有志自言是“三代單傳”;二是、陳有志的個人生卒與任職“提領”的年代有不符歷史引証的錯亂;三是、對陳猷遷出南雄珠磯巷至新會石頭定居年代與緣由存疑。
陳遇夫談及廣為流傳的所謂“走避胡妃之禍”,又引証了歷史年代的差距不合,兼述及他身在新會查訪時族親翻籮搜笈出示看到的都是“紹興年間南雄97戶多姓的居民集體因為“避盜賊兵戎之擾”而聯名上書要求南徙至珠江地域的官樣批文,這樣,這支陳氏南移,始自南宋初立紹興元年,而非度宗咸淳二年,那已南宋之末。兩者相差是135 年。
陳遇夫因而在陳猷與陳從善之間添了三代,即陳巧、陳迪、陳仁甫(四兄弟),續接陳天祥。
這就是我現有的那本“槎洲族譜”各世代人名與排次;由南雄陳猷至我,前後共計三十代。
以上述的資料逐層梳理,可信度最強是,由我至陳虛白,約佔全數之半;順藤再上,次序尚可接受,各人生卒年月,尤應往上推移。為此,若以紹興元年(即1131 年)為南雄陳猷出逃點,又因陳遇夫查閱過,確實有官樣的文據,應可作為重輯“更早那批祖先”所處年代假設。
此外,我試圖按各族譜的流傳所述,按照陳猷六十歲才有子陳巧,這樣,若假設陳猷生於1100 年;那麼,陳巧當生於1160 年,其他後代,以每代各距二十三年計,一直秩延至朗美族的陳存規那代,因為就他開始未錄生年。
不過,如此一來,陳猷與陳宣的身份吻合便被否決,這支陳氏與陳鳳台的七子亦必無關連,此其一;相應而言,陳從善被指為是陳鳳台第四子陳愷的下延後代也出現年代上的接不上,此其二;另一方面,陳有志的生卒年代亦將隨而推前(姑且說他大約出生於1275 年前後),這鎖定了他是元朝子民,“提領”一職是他在元代時的官,這同時確立他與明代不沾邊,又“永樂十年”的那份遺囑是後人的偽作,又或是修譜之人故意把有關年代寫錯,這背後的目的未明,此其三;最應一提就是,陳遇夫在撰寫族譜《本支考》時曾經推算,朗美一族至陳良佐階段才應是明朝永樂的統治年代,這一揣度,頗為吻合,此其四。
以上是虛擬的變化。在續下來的世次推演中,由陳虛白至陳佩璿,各人有確切的生卒年月,平均代距是三十五;最後到“槎洲譜”本身,由陳遇夫至我,前後十代,平均代距是三十一,這亦是合理的。所以我不厭求詳再重說。
三、查“源頭”,察“遷徙”
諸君若有興趣,可以據上述的「虛擬」,用算術逐代向「下延」,我姑且大膽假設陳猷是出生於1100 年;南宋高宗紹興元年(即1131 年),他與九十七戶南遷。其後每代相隔二十三年為父子的差距,但因陳猷由南雄至新會石頭,時年三十一歲尚壯年,相傳六十歲才生陳巧,一如上述,假設陳巧是出生於1160(在此虛擬一個整數,包括陳猷假設在1100 年,是容易算),反正都是虛擬。
在這之後,全按二十三年差距逐代推演。比如,陳迪1183,陳仁甫1206,陳天祥1229,這使他恰好足以成長和經歷了“南宋度宗咸淳年代(1265-1274)及四歲趙顯被立為恭帝(1275-1276)繼位,不足兩年隨而臨安淪陷,奉璽出降,並遭元兵囚擄與監國太后一齊被押北去的那段慘淡末代轉折期”。
族譜載陳天祥離石頭向南遷,出於逃亡也好,出於勤王也罷,因為當時南宋最後兩個未成年的益王、廣王,史稱「端宗」趙昰(1276-1278)「末帝」赵昺(1278-1279),正被明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