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邝两族共同拜祭陈凤台古墓
2009-4-26 20:49:38

  一个宗族共同拜祭祖先之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次陈邝两族从江门市共同到清新县天塘山拜祭陈凤台古墓是因为800年前的一桩姻缘所致。
  2009年4月19日,分居在江门各地的陈凤台后裔和凤台公的妻舅邝一声翁裔孙开平泮村邝氏表族兄长邝柏森先生早已决定了的共同到清新县天塘山拜祭陈凤台古墓的日子。所以,尽管已连续下了几天春雨。他们还是如约于4月19日早上从各村镇出发,争取于当日上午11时左右到清新县城大富豪酒店集合,然后再一齐前往天塘山拜祭陈凤台古墓。
  这个拜祭团来自江门市开平水口泮村、新会棠下石头村、会城天马村、大泽李苑村、崖门镇陈冲村、京梅村、罗坑镇山咀村、黄村、朴线村、河清村、水东村、南泮村、北江村等的13个村,总共213人,是人数最多的一次拜祭活动。尽管从早上到中午都不停地下雨,又要驱车200多公里的路程,但他们从上午10点多钟开始就陆续到达清新县城。由于他们从新会出发时的交通工具有大巴、中巴和面包车等大小不一的车辆。这时从广州赶到的原省政协常委、省侨联名誉主席陈毓铮先生,为了确保这次拜祭活动安全顺利进行。立即召集清远市侨联主席张秋生先生,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庄月园女士,清新县政协常务副主席,陈凤台古迹修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方柏坚先生研究转乘上天塘山的交通工具问题。鉴于这几天阴雨连绵的天气,上山的土路湾多、陡峭、路面起浆,中巴和大巴上山不安全,决定临时租用7台面包车,将大巴及中巴的客人换乘面包车上山。其余的小型车辆各自开车上山。
  在清新县城富豪酒店吃过午餐,从江门开来的小型车辆加上在清远市当地租来的7台面包车总共28台已齐集在酒店的门前。中午1点多钟从清新县城出发,按正常情况,走50多公里的水泥路可到达天塘山脚,再走5公里的盘山土路,然后徒步攀登638级的梯级通道也是有2个小时就足够了,也就是说在下午3时左右可以到达陈凤台古墓前举行拜祭仪式。车队到山脚时还算顺利,但到了往山上爬行时,就不断发生车轮陷入路中泥泞不能前行。走在前面的几辆车还可以停停走走地开到了半山腰的停车场,但每开过一辆车都增加路面的泥浆,越是排在后面的车就越难走,直至无法前行。所以乘坐后面车辆的人只能下车徒步冒雨登山。在徒步登山的人中有男有女,有80多岁的长者,有学龄前的儿童,加上他们从珠三角平原区来,有些人从来未见过海拔高度达千米的大山。被汽车辗过的路面尽是泥泞,又要扶老携幼,共同攀登上山是何等艰难,这支拜祭队伍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泄气,而是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显得更有孝心,更有决心,等到下午4点钟左右他们才到达天塘山顶的陈凤台墓前。
  队伍到齐之后,上祭品,然后分别按邝氏、谟祖、宣祖、英祖、愷祖、润祖、图祖、仁祖的顺序,各房后裔依次站在指示牌的面前,显得非常有序,在拜祭的仪式过程中更加显得庄严肃穆。祭祖仪式由陈灶乾主持,陈国辉、陈国炎、邝柏森等为主祭人,尽管天气条件不好,但整个队伍的精神面貌很好,从上三牲果品、敬酒上香、行跪拜礼、奉读祭文、化宝鸣炮等,仪式都依旧制进行。在这过程中香烛之烟、鞭炮之烟,融入了缭绕在坟前坟后的云雾,缓慢地升腾飘动,感觉到天地更接近,阴阳都在同庆。陈凤台在天之灵又一次感知了后裔们从几百里外带来的孝心与诚心。
  拜祭陈氏祖先,为什么要将邝氏代表排在第一的位置。这要追溯到800年前的一桩姻缘。800年前的南宋刑部尚书邝愈平的长女被孝宗帝册封为皇妃,次女则许配给同朝为官的陈凤台(谏议大夫)。那时南宋北方边境不稳,元兵和金兵都直逼中原。邝愈平及其儿子邝一声和女婿,忠心为国,忠言直谏,上“缓金伐元疏”,但当时奸臣横行,昏君当道,不被接纳,反被迫辞朝共同南迁到南雄珠玑巷。邝愈平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