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天堂古榕380岁
2006-8-28 16:50:40

    小鸟天堂是人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民居稠密的新会市会城镇天马村中,一棵古榕覆盖20亩水面,树长青,根相连,鸟千双,游人陶醉,赞叹不绝。人们不禁思考,婷婷玉立的她是怎样长成的? 如此“天堂”几百年来又如何能历尽沧桑,避过历代烽烟战火浩劫? 她又是怎样闻名于世? 就让我们翻阅她的历史,读那饶有趣味的故事吧!

小鸟天堂与天马陈姓的历史


    小鸟天堂的形成与该村陈氏有关。
    天马村人口近万,是新会最大的一条村。该村基本上是陈姓一统天下,杂姓极少,如此庞大氏族集中聚居,在周边仅此一例。
    该陈氏家族来自于新会棠下镇石头村。而石头陈氏,来自于南雄珠玑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新会乡土志》载:“石头陈族,系出陈猷。其先汴梁人,金人陷汴,迁南雄珠玑里。宋咸淳间,猷由南雄移居新会下峒,再徙石头。”点清了陈氏祖先从河南省开封市(汴梁)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到新会下垌(今鹤山市共和霞洞),再到石头(旧称石溪)的脉络。据传抄的族谱资料记,陈猷在七子中排行第二,号南乔,族称宣祖。儿子陈道,字孟考,为石头陈氏始祖。石头第九代的陈封建分支到天马,为天马陈族始祖。
  陈封建字孔修,号守常,原居石头北角。其祖父陈璡在外省做官为国捐躯(明万历新会县志有载), 接着其33岁的父亲又惨遭凶徒杀害。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年仅9岁的陈守常由其母亲梁氏携带,从顺德外家出走,顺西江漂流来当时是水网地带的天马,被姓郭的海边渔夫(族供为郭恩公)接济。天马陈氏大祠堂“务本堂”,奉陈守常为天马一世祖,门联“务接石头传九代,本支天马昌百世”,点明天马陈族的来历。
    天马一族分支后初期的160多年发展不快,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风水认为是因为地不纳财。因此于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在天马河中筑“罗星墩”,易塞收水,并植榕树,传说从此财丁两旺。可见,这棵古榕至今已380多岁了。1962年名人田汉游览后,写下“三百年来榕一章”的诗句是正确的,但也有很多资料将立村500多年错当为这棵古榕树龄。三四百年来,由于茂盛的榕树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纵横的河道水网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鱼虾食料,因风水关系“罗星墩”受到乡规民约的保护,变成了“雀墩”、“鹤洲”,成为鸟的天堂。游小鸟天堂,观赏鸟群起落,确实大饱眼福,而单看这棵380龄的古榕,也叹为观止。

小鸟天堂与仙人骑鹤的传说


    小鸟天堂380多年来得到保护,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不少文章赞扬新会人的环保精神。不错!当代新会人的环保观念、绿化意识突出,但我们不能将今人的环保意识桂冠戴在古人头上呵。还是从古人说起——
    该陈族在石头的二世祖陈巧(考)(1242-1369年)最为后代推崇。陈巧字仲义,号凤壑,道名景夷(彝),陈氏祠堂立为“景彝大真君”,有128岁长寿。他生于九月廿六,因此每年九月廿六那天,石头、天马两地都舞龙庆祝。相传他于元代中期遁入庐山修道,传说骑鹤升仙。如今天马和相邻的梅江村一些陈姓村民喜欢在屋门前贴印有“陈巧祖师”的“符”(当地称“伯公符”,见下图),以纪念祖先和保佑一家平安。既然鹤是祖宗升仙的座驾,是吉祥物,打鹤就是大逆不道,据说要是哪个不孝子孙胆敢射鹤,就要装入猪笼掉入河中,所谓“浸猪笼”。这实际等于小鸟天堂的鹭(当地称鹤)及其栖息的“雀墩”受到“特殊政策”保护,而其他鸟类并未享受到优惠待遇。爱鸟及树!那棵大榕树还被当成该村人丁、生意的兆头来看,如果哪一年树相壮旺,就是一年生意好的兆头,“雀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