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也要留言
请勿刊登与陈氏无关及涉及黄色、政治、广告、连接类留言 留言前请阅读《来访留言管理条例》
| 姓 名:陈莉 |
加入时间:2010-11-29 16:37:19 |
| 内 容:我祖父在40年代初从河南光山来到湖北,不久就去逝了,当时我父亲小,现父亲也不在了。请问:有谁知道河南光山陈氏是那个宗派? 谢谢!
|
| 姓 名:陈 晓 |
加入时间:2010-11-28 20:06:33 |
| 内 容:各位宗亲好!河南南阳陈晓祝各位宗亲万事如意.事业顺利.年年发财
|
| 姓 名:陈玉滨 |
加入时间:2010-11-28 16:15:04 |
| 内 容:我是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人。祖爷爷陈元方闯关东时从山东过来的,我爷爷叫陈邦兴,我爸这辈姓名中间是希字。有老家人请联系我。
|
| 姓 名:陈会广 |
加入时间:2010-11-27 19:23:03 |
| 内 容:我是天津大港人,老辈说是铜佛陈,字辈:邦,世,万,宝,德,金。我是金字辈,请宗亲帮助查一下我的近支,QQ:1603575877
|
| 姓 名:陈再添 |
加入时间:2010-11-26 20:31:38 |
内 容:寻找宗亲
寻找政和陈氏 国应,国来,国春顺治年间迁往政和.家乡正在整理族谱.
字辈 佛 显 原 孝 皇 帝 世 建 元 宗 克 明 承 祖 德 尔 其 尚 丕 延 笃
联系电话:13685937972
|
| 姓 名:陈木清 |
加入时间:2010-11-25 10:39:20 |
内 容:寻找我族迁出地的宗亲
我族仅有残存旧谱记载:始祖受五公“明洪武二年自麻城迁云梦县北陈家沟”(今属安陆市南城办事处)。由于本旧谱为增修,对迁出地麻城的详细地址没有记载,所以,我族失去了根本地,更不能上溯起源流。
为了寻根溯源,特通过本网站,寻找麻城聚星堂陈氏宗亲。请知其情况的宗亲与我联系,QQ:923740599
|
| 姓 名:陈助川 |
加入时间:2010-11-24 22:55:10 |
内 容:寻根觅亲 (马来西亚)
各位陈氏宗亲.叔伯姐妹. 我是福建南安东田村后代,因为我们的祖谱不全. 只知道家族班辈是"德耀宗邦君荣华,恩施奕世助永良".我是助字辈.1995有1福建陈有道伯伯家族班辈家谱"靖霞传芳,昆仲泽长,贤明衍继,绵辉瑞祥"。希望有福建南安东田村宗亲联系我。谢谢.
邮箱:ahchuantan@gmail.com
|
| 姓 名:陈新敏 |
加入时间:2010-11-24 8:24:12 |
| 内 容:我想寻宛溪庄的后裔情况和迁徙情况,QQ100570604 13938969626
|
| 姓 名:陈先国 |
加入时间:2010-11-23 22:47:23 |
内 容:陈砚宗贤你好!
我是湖北石首的,清朝康乾时期,我地有宗亲迁四川。请将更多详情发到605176326@QQ.COM邮箱。
|
| 姓 名:陈砚 |
加入时间:2010-11-23 20:56:05 |
| 内 容:我来至重庆市酉阳县,我们酉阳陈姓的来源是哪里啊,各位能解答吗/谢谢了
|
| 姓 名:阿中子 |
加入时间:2010-11-22 16:26:27 |
| 内 容:请教:衡-元初-广叔那支的详细情况。上莞哪些陈姓为元开-达浦的后裔。
|
| 姓 名:陈虎 |
加入时间:2010-11-22 11:37:30 |
| 内 容:我们是湖北襄樊市谷城县的陈氏,我想了解我们的祖先分支和来源,有这方面的信息的朋友可以联系QQ1241698755
|
| 姓 名:陈金鑫 |
加入时间:2010-11-21 20:27:02 |
| 内 容:潮陽陳氏子孫拜上
|
| 姓 名:陈平 |
加入时间:2010-11-20 23:18:43 |
内 容:有记载,我家先祖于明洪武季年从河北枣强移民到了山东淄博,而上溯所属支系一直无从得知。近来陆续发现了两件石碑,所载信息似与江州义门陈有关,但不敢肯定。如能获得宗亲帮助分析,将不胜感激。一是在祖籍村头那棵我的祖先到此居住建村时栽种的距今已经大约600年的老槐树下的石碑上的记载,内容如下:今有买到陈旺官树壹株,用钱一千八百文,不许损坏,姓名开列以后:
陈 善 陈文法 陈 树 陈 安 陈文魁 陈文孝 陈 磬 陈文义 陈亚印 陈 义 陈 显 陈 庆 陈 忠 陈文华
皇清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初一
据考,“官树”指官道旁所植的树。清顾炎武《目知录官树》中有:“古人于官道之旁必皆种树记里,至以行旅”的说法。古时,这里是通往官府的交通要道,因此路旁这株古槐称为官树。为什么叫“陈旺官树”?是否当时以江州义门祖先命名此官树?二是在祖茔地里挖掘出的一块只有图案没有文字的石碑,上面的图画与江州义门图义碑相像。可惜不能在留言栏目发照片。谢谢!山东淄博陈平,电子邮箱:cpgzpm@163.com,13905331026
|
| 姓 名:陈建忠 |
加入时间:2010-11-18 23:53:03 |
内 容:为整修陈氏始祖彦文公陵园
告陈姓宗亲书
我祖陈轶公讳永镇,字彦文,生于唐宪宗丙戌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唐文宗李昂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亲策制举人,公以贤良方正及第进士,任兵部郎中,累升户部侍郎,唐开宗开诚五年(公元840年),奉敕拜镇天护国大将军,由益州统兵歙县皇墩,统镇绕抚信,驻兵昌江。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因剿内乱有功,敕晋招讨使加江南天下兵马副元帅。唐乾符九年(公元882年),因剿乱沙场阵亡,敕封忠义大夫、英烈候。唐僖宗诏梁城(今江西浮梁县)建庙奉祀名“大夫庙”以彰忠节,事载饶浮梁县志。子广公拜朝散大夫与弟度公佐军抚灵,亲葬浮北三里都苦竹港(今称毛坦),结庐守墓,并赴居盐仓岭,故史称轶公(彦文)为盐仓岭陈氏一世祖,厥后子孙蕃衍,支派播迁全国各地,而尤以赣、浙、皖居多。千百年来,各地轶公苗裔,每逢寒食清明时节按序前往浮城墓地公祭我祖,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墓地香火不断,哀乐不绝。浮梁县衙亦遵古制,三日停办公事,虚县堂让轶公后裔设灵堂祭祀,足显先祖赫赫英名,生荣死哀。
然沧海桑田,时移世变。由于解放后极左路线的日益盛行,各地前往浮城祭祖之制也迫于中断,轶公墓从此亦无人问津,日渐被残踏,被拆毁破坏。而今,明君执政,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国家和政府倡导和鼓励民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重视保护和维修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得民心,值此大好形势,我等文堂、桃源、坑口、程村、磻村轶公后裔宗亲四十余人,感念我祖昔日之威武忠义,彪炳历史之辉煌,秉承“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之训导,进而达成共识,于2010年清明时节相约分乘六部小车,奔赴浮梁寻觅轶公及夫人陵墓,由于决心大。几经周折并得当地老翁带领,终于在毛坦找到我祖墓地,欣喜之余,又一筹莫展,陵墓中的各种石雕石刻被盗一空,大夫庙亦夷为平地,仅留下一些残砖破瓦、碎石等斑斑遗迹可考,令人悲叹。经就地祭祀一番后,大家一致认为要重整陵园,以示众裔不忘祖宗,不忘宗庙之义。
2010年10月28日,由文堂陈祖惠,桃源陈敦和,坑口陈建忠等首领,召集了文堂、桃源、坑口、程村、闪里、磻村、七一等地宗亲20余人,在坑口陈氏宗祠内开了碰头会,洽商整修轶公陵园之事,经大家讨论,一致同意,成立“陈彦文公陵园修缮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具体分工,各负其责的运行机制,内设组长、副组长、会计、出纳各一人,委员四人,决定开设账号,以利于远地宗亲捐款,同时决定今年冬至时节动工修建,预定在2-3年内竣工,与会者还即席慷慨解囊自觉捐款,标志着此次整修之事正式启动,与此之时领导组特敬告倡议各地陈氏彦文后裔,能自觉自愿,力所能及地投身此项事物之中,亦希望一些热心者能捐资出力、献计献策,以谋共同为之奋斗,翼求一座规模壮观、气势庄严肃穆的新轶公陵园能在不久的将来落成。领导组决定:凡捐资壹百元(包括100元)以上者,均将刻碑留名,屹立于陵园内,以显其功德,昭示后人。
敬请宗亲们,相互转告。 此 谢!
开 户:闪里邮政储蓄所 陈保极
开户账号:603714005200032987
联系电话:05594561421; 05594602100; 05594561253。
陈彦文公陵园修缮领导小组
2010年10月28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