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也要留言
请勿刊登与陈氏无关及涉及黄色、政治、广告、连接类留言 留言前请阅读《来访留言管理条例》
| 姓 名:陈碧涛 |
加入时间:2004-9-22 14:40:39 |
| 内 容:我出生在四川宜宾,从祖辈处我知道我们那里的陈氏族谱中有:仁义本天德、忠孝启昌隆、千尚ying有yu。想找以前的族谱。
|
| 姓 名:zxld |
加入时间:2004-9-21 18:05:07 |
内 容:可以发到论坛。站长会把一些帖子整理到网站上的。
也可以电子邮件和站长联系。
|
| 姓 名:陈汉鹏 |
加入时间:2004-9-21 14:35:38 |
内 容:怎么样才能在本网站发表文章啊?我想发表本乡族谱!
本乡祖是崇荣公之三子文朝公由兴宁甘葛岭迁入本乡归善白云(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白云乡)!
|
| 姓 名:陈 |
加入时间:2004-9-20 17:20:16 |
内 容:本人为马来西亚槟城人,祖先离开福建南安蔡西一百多年到, 想找族谱.
仲,佛,观,祖,应
士,志,学,成,树
焕,在,铨,汝,杞,
煜,基,锺,永,森
耀,墀,钦,浚,杰
烜,培,锡,洛,东
熹,奎,铭,泮,柏
烛,堂,录,沂,松
陈汝旺
|
| 姓 名:陈 |
加入时间:2004-9-20 17:01:04 |
内 容:焕,在,铨,汝,杞, 福建南安蔡西,可有头绪
, 想找族谱,陈汝旺
|
| 姓 名:陈爱君 |
加入时间:2004-9-19 22:26:40 |
| 内 容:我上次发贴把辈序误写为族续,实是惭愧.特此更正.河南秀才,错字布袋.我之谓也.
|
| 姓 名:陈爱君 |
加入时间:2004-9-19 21:38:41 |
内 容:我现居河南汝州,古属颖川郡,现仍有颖河在汝州北山静静流畅.但历史遥远,期间时世变迁频仍,我之陈姓,是否即为长住之地之陈,实难考证.
据上辈人讲,此陈是从东边迁徙来的,距迁徙地不足百里.我小时候,曾记得大人们从老家把祖坟也从外地迁来.现祖坟就紧靠我家老宅后墙根.听老人说,我们也是从山西洪洞迁过来的.如此说来,难道我们的祖先是从颖川迁出,最后又叶落归根,迁回族地吗.
听老父讲,我们的族续有"世\宗\发\左
堂"(这只是根据发音写的),其余的便不知了.
如有人知道族续排列,请发贴告之.拜托了.
|
| 姓 名:陈江海 |
加入时间:2004-9-19 20:49:21 |
| 内 容:俺是福建省惠安人。明代从漳州迁过来。另一支据说迁连江一带(?),有类似情况请联系。
|
| 姓 名:陈理明 |
加入时间:2004-9-19 20:02:00 |
内 容:大家好!我是浙江黄岩人.只听知宗谱上班辈排列为:正.国.以.贤.仕,本人为"国"字辈,但不知以上及以下的字辈,不知祖上从何地迁入,与何地陈姓同谱.希望同宗者或知情者告知.
|
| 姓 名:陈涛 |
加入时间:2004-9-17 22:16:41 |
| 内 容:本家版 主啊,这个网站做得不错啊。只是太寒酸了---用一个二级域名。应该是:http://www.chen.com这样才有气势啊。以后我有钱了我给你买!很好!值得奖励!
|
| 姓 名:陈玉海 |
加入时间:2004-9-17 9:54:54 |
| 内 容:大家好,我也是陈家后代。很高兴看到我们自己的网站。我们现在的居住地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范寨乡祁务村。我上几代的辈分分别为:书,克,怀,以,玉,成,山。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们能续上的。祝福大家,祝福陈氏家族不断发扬光大!!
|
| 姓 名:chjx |
加入时间:2004-9-16 15:15:44 |
内 容:姓 名:chengb 加入时间:2004-9-16 11:30:32
内 容:祖籍山东省诸城的陈家小庄的陈卫——这位朋友,你好。
看到你留言的内容我很高兴。我记得小时侯我爷爷奶奶和我们说起过我们是从何处来到东北的,是民国时为躲避战乱,从山东青州府诸城县小地名叫红石头的地方,逃出来的。你知道我说的地方吗。时光流失,物是人非。看到你的留言,我有点激动,呵呵。可否将你了解的关于陈家小庄的小地名,现在的位置,那里从前的历史变迁,告之。我的邮箱如下,顺祝如意。
chjx@hhpower.com
|
| 姓 名:chengb |
加入时间:2004-9-16 11:30:32 |
内 容:祖籍山东省诸城的陈家小庄的陈卫,
电话:0941-5621059
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工商银行
需要家谱信息请跟我联系,看能否为您服务。
|
| 姓 名:陈潘仪 |
加入时间:2004-9-15 16:02:12 |
内 容:陈诚先生:
来信收到。您信中提到在“五代十国、宋时莆田有几个陈洪进、几个陈俊卿、几个陈文龙”?的问题,吾一时难以回答。只能据手头仅有一点资料而且未作考证,仅供参考。在网上刊出来,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进行学术讨论,余缺互补,共同抢救陈洪进、陈俊卿、陈文龙谱牒文化!
关于陈洪进:1、陈叔达之後有陈孺(家居莆田)生陈洪范、陈洪进俩兄弟;2、陈登之後有陈洪进。陈寔五世孙陈球 字伯真(118-179),东汉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人。举孝廉,汉顺帝阳嘉(132-135)年间繁阳令,侍御史,零陵、魏郡太守。因遭诽谤抵罪归家。不久,为廷尉。灵帝熹平六(173)年为司空,因地震免官。光和元(178)年为太尉,又因日食免官。後因不满宦官专权而下狱,卒。球弟陈珪 字汉瑜,东汉沛国相。珪生二子》:登[字元龙徐州太守]、跃[字梦龙]。居金陵小市。陈登之後(东汉至宋约700年时间,是谁生洪进?存疑。)陈洪进 南康王,封歧国公,在金陵生瑚。北宋建隆(960-962)年带兵征荆南失败被贬福建龙溪。瑚生九子:汉、隆、烈、绎、旋、东、宗、襄、旭;3、南院派陈邕之後有陈洪进。“南院派陈敬为始,再传四世生陈洪进(914-985)字济川,兴化枫亭井秀峰人。降南唐李煜(961-962)为观察使(一说南康郡王)後又降宋太宗(976-997)献漳、泉二州,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居汴京(今开封)卒谥忠顺,封歧国公。洪进二子:文福(泉州刺史生瑚)、文灏”(温州刺史生陈坦,字叔勤 北宋进士海阳[今潮州]令。坦後裔在潮州秋溪15个乡)。以上三个陈洪进,吾倾向于一个,即陈洪范、洪进俩兄弟。只是倾向,因无实据。请知情学者提供实据。
关于陈俊卿:陈仁(不识出自谁)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从钱塘[今杭州]迁玉湖浦边[又名白湖,古代著名渡口。今福建莆田城南木栏溪北岸阔口]。陈仁的第四代陈俊卿为榜眼、第八代陈文龙(1232-1277)为状元。陈赞、陈文龙[勿与浙江海宁南北朝时,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後传至14世高谅,元时入赘海宁县东里陈明谊之女。改姓陈,世居凤冈岘。元末,自黄山徙居赵家桥的後裔陈文龙相混]叔侄在莆田抗金,文龙被俘绝食殉国,后来有圣旨曰:“人之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有宋大臣陈文龙乃死于节,可谓得其处矣,今差抚使李文龙前去兴化路寻访陈文龙子孙,前来录用。”葬今杭州溪湖智果寺旁。兴化城陷落,陈文龙壮烈牺牲后其叔陈瓒威武不屈,坚定地表示:“侄不负国,我决不负侄!”挺身而出,接过抗元大旗,率领军民继续抗元。率众夺回兴化城,后亦被元兵所破,他惨遭五马分尸。后人为了纪念其叔侄抗元有功,在兴化府城隍庙旁建二忠祠。陈文龙知樞密院參政忠肅公。
据宋绍兴九年已未(公元1139年)八月,赐进士及第龙飞天下状元翰林同邑友人黄公度著文:吾莆田县陳氏自宋初為顯宦之姓,南渡後,“玉湖之陳遂為世家。今玉湖之譜,惟自太師沂國公始。沂國公子一為太師蜀國公。蜀國公子三:其季為浮屠,其二子分為二支:長子知縣公德載,子二分為二支:长太師永國公欽紹。傳至安國公袞、太師榮國公粢、知樞密院參政忠肅公皆其後也;
蜀國公次子冀國公太師詵子三分為三支:其長子郎中公周卿子三,又離而三;次子侍郎公正卿子三,又離而三;其季子正獻公子五,又離而五。於是陳氏至正獻公以太師褒及三世,而忠肅公又以太師上贈三世,至是沂國公後多儕極品矣!侍郎公正卿七世孫國子監學錄君以,其母方氏之命,出從外祖[姓方?]。而其子季思推本源,以陳我所自出,則世系所當奠,乃奉陳氏譜。
明朝天顺四年庚辰(1460年) 十四世孙陈 玭写的谱记:“玉湖陈氏谱创於工部侍郎公,修於枢密参政忠肃公。乃事方就绪,元兵南下,子孙搬迁,祠宇凌夷,文物荡燬。曾祖省斋公始重为谱。先君玉井先生,偶见復斋公文集二十三卷於左道人家,重价偿之。玭始得纯斋公皇宋编年六十四卷於东里方氏,继又得诸祖制诏诰敕遗翰铭志表传诗章诸文集,陈氏故实復十分之一,不揆愚鄙,敬辑成编。遗文总为十二卷,题曰玉湖陈氏家乘之序,其词曰:我陈以诗书为世业,以仁义为家法。我正献公忠孝仁义,辅宋中兴,胙土启邦,郡人仰德。复斋之依仁蹈义传,勉斋之道统,纯斋之述作公正,嗣晦菴之史学於是。不独衣冠勳德之盛;忠武忠肃继之杀身成仁,图存社稷,嗣虽卒於不振,而其百祀子孙,仁親为重,轩冕为轻,无有登胡元陛阶之下。凡宋之宰臣世家,居之陈姓之右者寡矣。而究极本之源来,自沂国公、蜀国公、冀国公仁泽之至”。
黄公度及陈 玭写的谱记,只记他们的封爵或谥号,未加记名字,因此“太師沂國公”可能是陈仁,而“正獻公”则可能是陈俊卿。同陈 玭写的谱记“我正献公”及陈邕之後有“十八传陈俊卿赐谥正献”有相同之处。但唐中宗(684)时的“陈邕十八传陈俊卿是宋孝宗时(1163-1189)”在时间上确存疑?
又南院派陈邕[据传唐太傅陈邕妣高氏九次双胞胎18子]之後有“十八传陈俊卿(1113-1186) 字应球 别号六梅翁。东宫侍讲,宋孝宗(1163-1189)太师,尚书,左仆射,登绍兴戊午(1138)科廷试第二名,兄弟五六人皆显贵。因与‘虞允文不合辞官’。乾道六年归老。赐谥正献,封福国公加封魏国公”。
玉湖陈氏祖祠有‘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石刻楹联。为明万历和清同治年间重修,林则徐也曾带亲朋好友前来祭奠,凭吊先列英灵并题写了一对长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请宴攸神麻。”林则徐把陈文龙与南宋抗元丞相国公文天祥的英名并列。今玉湖陈氏祖祠还存有“状元里”、“陈丞相里第”、“文章魁天下,节义愧当时”和“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等石刻。此外,还有陈俊卿所建的观音亭和妈祖庙的遗址,又有朱熹讲学的仰止堂(即今玉湖书院)。1991年在侨胞的支持下,全面进行重修,屈武也题写了“民族英雄”匾额。
关于陈俊卿的後裔:
1、陈俊卿兄居海阳[今澄海]。陈仁第十二代孙陈康从莆田北高镇马栏村迁流球。1988年有陈康第17代孙仲本盛康等来莆田寻根。
2、侯卿祖祠堂,世称“奕世科第”,位于惠安县辋川镇更新村。是陈伯升避难隐居惠安县北门外泗洲溪边。其子陈彦文(1351-1419)年于明朝(1381)年所建。陈彦文祖籍莆田玉湖,是宋代民族英雄、宋正命参政、知兴化军陈文龙后裔
3、入文昌的陈姓多数在宋末元初由福建莆田迁移而来的。据《陈氏族谱》记载:颖川始祖实公四十四代孙长房德载公、次房言先公的"四卿"[宋卿、周卿、正卿、俊卿]的子孙渡琼者最多。陈姓是文昌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入文昌陈氏始祖有:一支是谟烈公,是实公四十九世孙;二支是实公四十九世孙拱宸公;三支是孟郎公;四支是俊卿公之曾孙潘公;五支是建猷;六支是端公;七支是彦和公。入琼始祖:恹济(福建宣议)二子:端清、端洪。端洪三子:彦亮、彦仕、彦和(彦和生于乾道乙酉三月初十戌时)他们系楼川人。
4、驸马房陈氏:由南雄珠玑巷迁至广州珠玑巷,旋移居于宝安归德盐场的涌口里(今深圳市沙井镇一带)的驸马房陈氏,陈俊卿立村(一说是陈宋恩。 存疑?)。沙井镇衙边村、辛养村等地的陈氏称为“驸马房”。民国年间修《陈氏兴仁公家谱》的抄本记载:陈俊卿是福建莆田人,宋淳熙八年的榜眼,后官至尚书,封为魏国公。与陈朝举一样,为避金人之乱,从福建莆田县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辛养村这一支陈氏确实有过一位驸马:“陈俊卿的孙子、二世祖陈梦龙”,他娶了宋朝理宗皇帝的公主,成为驸马都尉。宋末,他的儿子陈宋恩从江左迁到归德盐场,在海边立业,现在辛养村、衙边村、后亭村、灶下村等的陈氏,都是他的后裔。记载了一幅对联:“六龙怀念姻亲旧,五马追思世泽长”。
5、新会玉湖陈氏:二世祖齐翁嘱书:[先祖莆田玉湖人,未记出自谁?:倬---惠甫--太长--四世祖泉石(湘)]。父讳倬[一名元杰] 字明仲 御赐名明辅 号莘隐仕元为朝列大夫,惠州路总管。生于宋理宗瑞平二年乙未闰七月初四卯时,终于元至元二十三年丙戌七月初八日午时。母李氏[宋朝探花龍圖閣大學士李忠筒公第三子、工部待郎李志道公之女也]。生于宋开庆元年戊午九月初四日已时,终于元至治三年癸亥士一月士一日辰时。生惠甫一人及姐。惠甫先娶黄氏生女:陈一姐二姐三姐四姐;朱氏生男太昌 字以仁、太安字以义。有女陈五姐六姐。惠甫继配林氏生太长 字以礼、太常 字以智生于元至正十九(1359)年已亥年六月十三日生湘,不幸父于壬寅年四月十六日寿终。祖母先二日寿终;弟江遗腹而生。陈湘,字宗沆,号泉石 又号澹子。公自少与李氏告争三十馀年。公年六十有四,终于番禺新店街莆宜人巷。至丁未年被龍潭贼破本乡,奔于北到,母子三人赖老仆简居敬薛二保肩担背负,度日聊生。依于外族佃甲梁康举之家,洪武二年(1369年),乃復故宅。田园荒蕪,与二伯共户。洪武十四年(1381年)攢造黄册,纔行拆户,就年充当里役。洪武十九(1386)年弟因事,发辽东宁卫充军。賚账引送龙眼里高隆平(土名大步划)田所五十二顷零招人承买,将县坦燕尾等租谷一百石卖于邑人邓祖容,取銀应用。三年后,禾稻大熟,稍有馀资,又买良字都土名大雷坑一十三顷,又买黄梁都大小浮洋田七顷零六十亩;计所买香山田并自置通量计七十二顷八十二亩,其田系我备价置立。另有祖业及母梁氏奁田,并圆洲等处浮生田坦共计一十二顷餘,与弟江均分。当念先祖之积德。今妻刘氏生四子:冕、准、铎、栗;薛氏生二子:琏、固;秦氏生一子:嗣。今见久患痼疾,恐人生修短有期,故立嘱书与冕、准、铎、栗、琏、固、嗣七人,请羊城彝齐子伦王先生纪之。本县田地屋场与冕、准、铎、粟、琏、固、嗣七人均分,毋得争论。大明永乐十四(1416)年岁次丙申四月吉日 父泉石嘱书 见嘱书弟陳锳。
称为莆田陳氏还有几支:
1、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称:寔七世孙润(265-347) 字文奋。西晉永嘉二(308)年晉散骑常侍,南海郡太守,後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为福州尹。居乌石山,自称“闽中草寓”。润子陈谭为高原太守。
润七世孙陈解河内郡太守。隋大业二(616)年(一说是陈邁)领泉州兵马鎮守莆田。唐武德二(619)自领莆田令。武德五(622)年唐军入闽解子陈邁为莆田令,车骑将军。居刺桐巷。邁(一说邁有兄弟:康、襄、始、远、续、邁、率、苗、谭。相传号称‘十八陈’[与唐太傅陈邕妣高氏九次双胞胎18子之事,是同一事还是两件事?存疑。])开发莆田有功,卒後民众在县衙东侧建“诚应社”以纪念他。莆田陈氏尊邁为莆田始祖。邁生七子,其中陈临居莆田。临生怀琳。怀琳生浴常。邁第七子陈鄙居仙游,为飞钱巷始祖。
邁七世孙荛、晃。荛长子陈齐 字世贤生十子:嶠、嵯、峌、嶓”、岫、嵎、峋、岯、嶰、峭。陈嶠(826-900)唐光启四(888)年进士,京兆府参军,大理司直,王潮殿中御史。侄陈淑是天佑四(907)年进士,任福建观察推官。是仙游侯峰始祖。陈晃子陈枢是广州清远令。孙陈沆是梁开平二(908)年进士,任魏博节度判官。沆子陈仁璧是陈洪进的泉州别架。宋开宝九(907)年规劝陈洪进有功,宋太祖授检校尚书缮部员外郎,泉州录事参军。後由仁璧次子陈靖随陈洪进入朝。陈靖于太平兴国四(979)年平定游洋乱,朝廷赐陈靖居住地为清平里(今莆田县东厢)。太平兴国八(983)年兴化军迁治莆田,靖将私宅让作兵房,自住橄榄巷[今城厢区庙前路]。端拱中陈靖任监丞,秘书丞,直史馆,赐五品服,颍川郡开国伯。熙宁元(1068)年追赠尚书左仆射。金桥巷文峰尚书祠,祭祀陈仁璧及其子陈靖、陈翊等。为文峰陈。仁璧公五子諱端公是爲石馬房之嫡祖,傳六世孫疇公字新思遷石馬,爲第一世始祖也,年代巔末載在總譜至詳且悉,由新恩十六世至毓行。
邁八世孙湟後裔居浮山。称浮山陈。邁十三世孙陈士,迁至谷目、龟城,为兴化陈。邁十五世孙陈坤,迁至仙游,为仙溪陈。邁十六世孙陈禧,迁至仙游,为五象陈。
2、南朝陈叔宝被隋灭国後,其弟陈叔明裔孙陈环为临海令(今浙江),避难举家迁泉州仙游(今莆田)。环生六子其第五子伯宣隐居庐山。
关于莆田、兴化、仙游名称:由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阅游洋图志,念游洋地险,欲以德化之”,遂决定在游洋另设县治,取名“兴化”。寓“兴行化民”之意,并置兴化军,统辖兴化、莆田、仙游三县。自此以后有“兴化路”、“兴化府”。故“兴化”即莆田、仙游之统称。她远古时期初属“九州”之一的扬州。《书•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扬、荆、豫、梁、雍”。
玉湖浦边又名白湖,古代著名渡口。今福建莆田城南木栏溪北岸阔口。玉湖浦边既然是古代著名渡口,必定有许多各路人员来往。必定会投靠各姓有威望的人家。陈姓人家也不例外。从玉湖迁出的陈氏後裔,多称玉湖陈氏。望玉湖陈氏後裔注意区别他们先祖迁入、迁出的名、讳、字、号、各自资料特征、具体来源等,作出合符实际的判断。“山西大槐树下”、“福建石壁村”、“南雄珠矶巷”人後裔遇到的麻烦,应引起注意!古人有名、讳、字、号、卒後多立諡。“衣冠”官者或郡望显现者多以字、号为著。同一人中有的写名,有的只写字或号或諡,後人难以分辨;如黄公度著文的“玉湖之陳和陈 玭写的玉湖陳氏谱记”都是封爵[諡号],无写名字。吾不敢自专,本资料是当年的文史学朋友给吾来往信件,有些是读史书时的笔记,现在罗列出来。那时书信来往不像现在网络方便。自接陈诚先生来信後,为作答而整理本文时才觉当初存在遗漏。再找当年的史学朋友,多数已年逾古稀,有的已经作古,无力作答了。有消息说莆田城厢区常太镇玉湖陈氏有陈俊卿家族坟16座。石碑字上可能有名、讳、字、号、諡。望玉湖陈氏後裔、史学朋友不要重复吾等遗憾。把先祖的资料搞完整、真实地留给後代。 陈潘仪敬上。
|
| 姓 名:陈威 |
加入时间:2004-9-14 16:53:03 |
内 容:元禄定讫昌,申文立泽长
和我对的上的联系。
QQ:17942134
E--mail: txzj2000@163.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