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也要留言
请勿刊登与陈氏无关及涉及黄色、政治、广告、连接类留言 留言前请阅读《来访留言管理条例》
| 姓 名:陈志增 |
加入时间:2005-6-30 9:30:22 |
| 内 容:大家好,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
| 姓 名:陈鉴湖 |
加入时间:2005-6-29 19:52:40 |
内 容:潘仪宗亲:您好!
谢谢您的答复,最近我又回家一趟,到了忠勋谪裔子孙住处,调查了解到他们所保存的文峰陈族谱,也毁于文革。又了解到明万历年间的礼部尚书陈经邦是陈仁壁公的廿世孙。我们推测明朝末,一定有文峰陈族谱刊印于世。希望您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
| 姓 名:陈敏健 |
加入时间:2005-6-29 12:45:50 |
| 内 容:我是广东省云浮市人氏,我爷名叫陈枳权.他有一兄弟在很小的时候已随父母远走他方.现想觅亲人.
|
| 姓 名:陈新如 |
加入时间:2005-6-29 10:17:52 |
| 内 容:广东潮汕人氏
|
| 姓 名:陈汉民 |
加入时间:2005-6-29 9:46:32 |
内 容:探讨恭城陈氏迁徙路线
恭城陈氏从何而来?“酒运山”和“走运山”,客家音同,应该有客家痕迹。和群曾认为从梅州到诏安;从人流方向考虑,早先我不赞同;过后觉得还是有可能,而且可能性较大。
首先,梅州有五华梅林镇及梅县大坪镇梅子林前村。此两个地方是否有陈氏?我在梅州客家网上请求帮助落实。明嘉庆年间(1540前后),总兵俞大猷从福建来到广东,在粤东招兵,兴宁县志有记载。打完倭寇,一些有功人员,被安置在近海的诏安,当今诏安人在梅州客家网上载文,谈先祖受褒奖情况。恭城陈氏祖先,极有可能是平倭战士。再有,封建各朝代,执行“改土归流”,招汉人进来,打击少数民族,清朝也不例外。当时广西招人垦殖,诏安陈氏,便于清嘉庆年间,来到广西恭城。
如果是这样,恭城陈氏先祖,就在梅州住了近200年;在诏安住了200多年。常德太守肇基是彼肇基;进入梅州的某一先祖,才是所寻的祖先肇基。
|
| 姓 名:陈海林 |
加入时间:2005-6-28 22:45:56 |
内 容:各位阵氏宗亲:我是广东封开县杏花镇陈海林排十九世,你们有谁知道我祖上之支系由
束呢?我现在只知道,宗支部上写道:我陈姓始祖沈芝公妣李氏,原籍南京镇江府丹阳珠玑巷人氏所生四子,太明洪武二年狠烟四起,遍地干戈,公被难 婆也被难,妣李氏随同四子避难至广东肇庆府封川县------太始祖统熙公字沈芝因遭难失,只有李氏随四子,长子敬源,次子敬琛,三子敬达,四子敬远.我所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往前的成了空白,望各位宗亲有谁知道我祖上出自何支系,在此万谢.
|
| 姓 名:陈昌锋 |
加入时间:2005-6-27 17:11:49 |
| 内 容:我记得字辈是:鼎、景、运、喜、维、新、荣、昌、起、凤、林、、、、、
|
| 姓 名:陈昌锋 |
加入时间:2005-6-27 16:27:32 |
内 容:感谢版主,把咱们五湖四海陈姓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
我是福建连城县姑田镇的,到我这辈是第25世。在姑田镇,陈姓也是大姓。
在我们姑田的每个陈姓家里,高堂里都挂着列位祖宗牌位上,最上面的三个字是:颖川郡。据记载,是宋朝末年从三明市永川搬至此地的。
愿:陈姓发扬光大!
|
| 姓 名:陈三 |
加入时间:2005-6-26 17:29:47 |
内 容:陈临轩并各位宗亲:
我宁乡乾公房下乾六公房陈家河六修支谱己毕,新派语即:世际文明会 家声振泽长 象贤资教育 骏烈定宣扬 孝友培根本 雍熙载吉详 功高延汉祚 德耀纪星堂 尚志宜宏达 治谋在迪光 人伦昭秩序 品节贵端详。我是振字辈,跟临轩宗亲必是一家,不知是否还有本支宗亲,欢迎联系。
|
| 姓 名:陈汉民 |
加入时间:2005-6-24 21:29:49 |
内 容:致祖籍梅州的陈氏同宗:
梅州素称文化之乡。据南方日报称:八十年间,兴宁出大学校长八十几名,被称为校长摇篮。其它各县大同小异。目前尽管经济还较落后,可环境优美,不象海河、淮河、辽河和珠三角那般污染。污染后再治理,将造成严重恶果。你们可上梅州客家网,那里上网人相当多。网址:http:/www.hakkaonline.com/ 在该网发帖,请求帮助,找寻祖居地和同宗。必要时,去走一走,看看你的老家。
|
| 姓 名:陈黎明 |
加入时间:2005-6-24 17:53:50 |
内 容:我要寻找我的根:我的祖上是从浙江温州永嘉那边过来的,当时大概是清朝嘉庆年间,先来到贵州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才到广西上林县定居。到我们这一代,已经是第七八代了,一直没有跟故乡的人联系过,因为不知道具体的地点。老祖宗的名字排辈里面有荣字、天字、俾字等。恳请各位宗亲帮帮忙,为我寻找我的根提供便利!
不胜感激之至!
联系人: 陈黎明
联系电话:13517717370
电子信箱:clm2094@sina.com
|
| 姓 名:陈景明 |
加入时间:2005-6-24 15:41:55 |
内 容:寻兴兆、京兆、泗兆、献兆公后裔(迁广东英德)
原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安流镇濯祖堂16世益寿公三子:兴兆、京兆、泗兆及丙寿公之子献兆于晚清时期迁韶州府英德县居住,丙寿公之子斌兆留原籍,望其后裔及知情者联系。电邮:mzchenjingming@yahoo.com.cn.手机:13723696428
|
| 姓 名:陈贤兴 |
加入时间:2005-6-23 9:34:51 |
内 容:内 容:我是广东省怀集县桥头镇陈氏宗亲,排二十世,始祖仲由(讳-寿华)、仲甲、仲申三兄弟同时来怀集,但宗书上没有记述从何处来,相传来自南京珠玑巷(南京到底有没有珠玑巷?韶关南雄倒有一个珠玑巷,但相传如此)。从宗书记述的时间推算应属宋末元初(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来怀集,哪里有有关的记载请联系。
邮箱:chenx196@163.com
|
| 姓 名:陈汉民 |
加入时间:2005-6-22 22:25:09 |
内 容:致陈天材先生:
五华东南方有大都镇。有贽公支派从大都迁四川成都东郊圣灯寺。据其谱载:小地名叫老虎石。大石盘与老虎石是否一个地方?
|
| 姓 名:陈汉民 |
加入时间:2005-6-22 22:12:54 |
内 容:致陈天材先生:
广东五华(长乐)填四川,多是乾隆三四十年间,至今不到三百年,属“湖广填四川”的晚期。在四川传八至十代。接电子信件后,我查阅五华地图,未见有大石盘村落。又你未提供族谱,故不容易判断你属何之派。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宋元时的梅州人,因明初战乱多迁走了,当时瘟疫也很厉害。现在的梅州人,多是从江西和福建迁来的。所以你家族是和江西和福建相联的。或者从福建迁梅县再经兴宁到五华;或从江西到兴宁再到五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