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致陈宁:过去族谱,能说明大概,基本事实如此。但族谱也不会没有错,须多方考证,从时间、地点诸多方面去论证,作调查研究。过去族谱,把源流搞错,多的是。你说:“贽公—文公—容公—景新公—坤甫公—为忠公”;如果属实,源流就是江西泰和柳溪。贽公祖藉江西泰和柳溪;江西泰和柳溪谱,记录了贽公四代。江西泰和柳溪谱,不是贽公后人所写,不是后人自已吹出来的。贽公后代各支派,无一不称自身属柳溪派;而且贽公族旧谱,讲到明朝中期,派人前去江西泰和联络,说江西泰和柳溪“祠牌谱均无”;究竟是无祠牌谱还是没有找到?现在江西泰和有二万多人,族谱经十修,显然属第二种情况。正是因为明时没有找到祠牌谱,贽公族当时才认祖旁系汀闽魁公。而今,柳溪族人十分活跃,贽公后人,到了须准确认识族源的时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