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也要留言
请勿刊登与陈氏无关及涉及黄色、政治、广告、连接类留言 留言前请阅读《来访留言管理条例》
| 姓 名:陈多多 |
加入时间:2007-5-21 2:54:07 |
| 内 容:如,时,多,溪,光
|
| 姓 名:陈景达 |
加入时间:2007-5-20 20:06:42 |
内 容:寻宗亲
我村开基始祖名忠干(清朝时代),其第四子子表公的后裔继裔公(第五代)到当时的湖广工作,一直无音信。当时派行诗:才学宏通士,文章显达儒。新诗:赞朝成景运。请其后裔见字联系忠干公的一二三子后裔(广东阳山县小江镇马铃村宗亲)czd.9999@yahoo.com.cn
|
| 姓 名:陈召辉 |
加入时间:2007-5-20 19:21:59 |
| 内 容:还有啊,关于字辈是怎么排的,如何规律
|
| 姓 名:陈召辉 |
加入时间:2007-5-20 19:20:30 |
内 容:唉,只知道姓陈,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系,如何找起,只听爷爷说我们是冲江苏还是浙江来的,也不记得了,无头无绪的,请大家帮帮忙,看怎么找好
现籍河南荥阳
人在江西宜春
联系方式:13707000443 QQ 22649289
|
| 姓 名:陈玉刚 |
加入时间:2007-5-20 17:46:30 |
内 容:各位宗亲你们好,我是江苏省徐州市人,我不知道我的祖籍是哪里,是哪一支,我的辈分排行是:怀,景,玉,荣。我就知道这些。请有知道的各位宗亲告诉我。谢谢。
我的联系方式QQ:403912303
陈玉刚
|
| 姓 名:陈宏伟 |
加入时间:2007-5-20 14:12:13 |
内 容:我叫陈宏伟,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万丰镇陈集(高庄)的。我拜过本族的族谱,得知族上在明朝的时候,从湖广省什么州我忘了,一个叫六叫池的地方迁移过来的,迁移的巨野西南七十里"八里庵“村。后有迁到陈集,还有一支好像迁到了郓城。迁移到"八里庵“的始祖叫海爷和青爷。我们这一支到陈集已经发展到有5000多人了。
我们的辈分排行是:永守以中,自修显同,衍德全福,丕罗基崇,洪存贵昌。我是衍子辈的。
有和我们是一支的吗?盼望联系!
我的QQ:449008596 信箱:hongwei1227@126.com
注:更正,是从“六角池”的地方。
|
| 姓 名:陈春梅 |
加入时间:2007-5-19 14:32:26 |
内 容:我来自马来西亚,父亲叫陈天生,祖父叫陈希贤(后被人领养改名叫做陈来.)二战期间祖父逃难到这里定居下来. 近日父亲常跟我提起想回去中国探亲什么的,顺便去看看我们的陈氏祠堂,认祖归宗,也好了了祖父生前遗愿. 但由于资料有限,所以在此寻求协助.
1)请问横江陈氏祠堂的地址及联络号码是什么?
2)我的太祖父曾去过巴西,并娶妻生子,后来还带了一个孩子回来.
3)祖父有一个兄弟叫陈胜贤,听说在香港.
希望宗亲能给予帮助,好让我们能早日回去,万二分感激,谢谢.
电邮:caren_0126@yahoo.com
或 viviz@mail.com
|
| 姓 名:陈宗华 |
加入时间:2007-5-18 21:38:15 |
| 内 容:各宗亲好,因家谱被毁,我听祖辈话我们是福建那里的,曾祖辈-秀,祖辈-芳,父辈-昌,我辈-宗,下一辈-宇,而其他就不知道了,有知道的请联系,QQ--349671159
|
| 姓 名:陈东宇 |
加入时间:2007-5-18 18:35:13 |
内 容:贵州省的陈氏宗亲:请各支宗亲相关人士与我联系,有要事商量.
广州陈氏慈善会
陈东宇
电话:020-88317389,电子邮箱:86651382@163.COM
|
| 姓 名:陈良美 |
加入时间:2007-5-18 16:33:39 |
| 内 容:你们好我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有没有我们那边的陈氏资料啊,谢谢,电邮联系,qq 31486117。
|
| 姓 名:陈兆军 |
加入时间:2007-5-18 15:06:06 |
| 内 容:本人陈兆军山东肥城人宗谱十代敬启兆兴立恒昌岳太吉邮箱czj196506@163.com或czjun_2006126.com及时联系
|
| 姓 名:陈敬松 |
加入时间:2007-5-18 10:15:42 |
内 容:义门分受永兴果石庄思洪公的后裔,在本网宗亲论坛--义门陈氏专栏中建有思洪公之后交流专页,欢迎本门宗亲在此交流宗亲资料、联谊、联族、联成宗亲交谊的高速路!
思洪公新派六十四字字辈:
鸿新世绪 敬迪前光 传家孝义 华国文章 诗书启秀 英俊联芳 善有余庆 和则致祥 欣逢泰宇 景运延长 政先仁惠 科尚贤良 惟兹后裔 赐福咸康 允循训典 定保荣昌。
|
| 姓 名:陈良聪 |
加入时间:2007-5-17 14:40:12 |
内 容:我是四川泸州泸县人。
是在200多年前(清初),从江西迁过来填四川的。当时四川人口很少,现有的大多数姓氏都是从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一些地方迁过来的
|
| 姓 名:陈良聪 |
加入时间:2007-5-17 14:34:43 |
内 容:陈姓历史参考资料
陈是中华民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姓,全国约6000万人口,仅次于李、王、张、刘姓,居第五位,占汉族人口的4.5%,国外在越南10大姓中居首位,台湾称陈氏半边天。从陈姓分支出来的陈氏多达40多个,如果加起统计那数字十分惊人。中华大姓之首,当非陈氏莫属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姓家族构成了汉民族和中华民族的主体。
一、血缘始祖,寻根溯源:
1、据《史记》记载,源于上古轩辕皇帝之父少典,(陈姓血缘鼻祖)。
2、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陈姓是舜帝之后,舜帝姓姚,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尧帝在位时,舜辅尧执政,政绩显著,尧禅位给舜,继承帝业,(时年61岁)建都西蒲坂(今山西临汾市辖蒲县)。舜帝是陈姓公认的祖先。
二、陈姓由来及始祖:
三千一百年前商末周初姬发(周武王)克殷纣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把舜帝后裔34代的孙妫满(姓妫名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子孙以国为姓)。命他继承虞舜的宗祧,是为胡公,胡是妫满的谥号,胡公满就是陈姓的得姓的开山始祖(一世祖)。陈胡公满的坟墓至今尚存,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城壕内。
三、入川始祖是启明公(79代孙)于清康熙辛丑年(1721年)由江西长宁(今寻乌县)入川,定居泸县加明镇高石坎屋基落业,随同入川的有启才(綦江)、启玉、启隽(江安)、启贤(富顺)、启荣等人。
四、陈姓帝王:
1、公元前707年陈国国君桓公起,有陈跃为历公,陈林为庄公,陈杵白为宣公,陈款为穆公,陈午为成公,陈弱为哀公,陈留为国君,陈吴为惠公,公元前478年陈闵公时被楚惠王灭亡陈国。自从妫满被周武王封到陈地,到陈闵公亡国,共历二十世,二十六代君主,历时588年建都河南淮阳(今许昌市辖禹州市)。
2、晋后南北朝时(公元577-589年)颖川始祖陈实后裔陈霸先任南朝梁敬帝的相国,被封为陈王,他取梁朝而代之建立了陈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国号陈,先后五帝、武帝陈霸先,文帝陈倩,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历时32年后为隋所灭。
3、陈友谅,元末长江流域红巾军元帅1359年在江州称帝(今江西九江市)国号汉 ,1361年迁都武昌,1363年被朱元章打败,在九江口中箭而亡(历时四年)。
4、妫满12代孙陈完于公元前674年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名敬仲传至10世孙田和任齐相,后夺取齐国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传8君历时184年到16世孙田建时被秦灭。其子田珍逃往楚国任楚国相,被封为颖川侯,携家迁住颖川恢复庐山真面,改姓陈氏,后发展为名门巨族。
5、宋朝陈日煚,福州长乐邑人,因避祸巧遇到安南(今越南)巧合成为越南李朝女皇帝李昭皇的丈夫,于公元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6、秦末陈胜河南登封县人于公元前209年在斩县大泽乡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迅速达到几十万人,攻占了大半个中国在陈州(今淮阳)被推为陈王,建立“张楚”政权,历时6个月。首倡起义的历史功绩,受到历史学家司马迁等的高度评价,更受到历代劳动人民的热烈称颂。
7、唐末浙江农民起义女首领陈硕贞在浙建都称文佳皇帝。
8、明末入台始祖陈永华后裔陈水扁现任台湾自谓中华民国总统。
五、历代陈氏有国公二人。(陈旭秀国公,陈恕晋国公),封王79人,任宰相19人,科举考中状元9人,最突出的是浙江宁波鄞州区茅山镇走马塘村,自北宁至清,陈氏家族中前后出过进士76名,任职地方官吏161人,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
六、陈氏发派各地始祖:
1、陈旺于唐代(公元832年)由福建泉州迁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成为江州今九江 义门陈氏开基祖,陈旺以孝治家世代相传历时230年拥有3700多人口,300多处田庄,前后19代同居共炊的庞大家族,据查陈云、陈毅、陈庚、陈独秀等是江州义门迁移到各地支派的子孙。
2、陈元光于公元686年在福建漳州平乱后定居漳州,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其子孙遍及闽、粤、台及南洋诸岛,现台湾有陈圣王庙53所。
3、颖川陈邕(系陈宣后裔,陈忠元子)唐中守时进士,官至太子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后又迁漳州,成为福建始祖。
4、陈永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被尊为入台始祖。
5、陈珍为颖川始祖,南北朝时(公元569年)陈宣帝建封先贤陈实为颖川侯,因此陈氏后裔,奉陈实为颖川始祖。
6、陈良辅是河南淮阳始祖,淮阳是陈氏发源地,颖川是人口众多活动中心。
7、元末陈氏千七郎公由江西迁到广东揭西县为广东第一世祖。
七、陈氏郡望堂号:郡望是历史先贤名人显贵世族的标记,堂号祠堂表示一个姓氏来源的特殊徽记,也是同一祖宗人群的代称。陈氏郡望有颖川、唐陵、河南、汝南、下邱、东海等,堂号有德星、德聚、绳武等。陈氏郡望堂号之多是百家姓中少见的。
八、陈氏宗祠:祠堂是宗族聚会祭祖活动场所,江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陕西、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内建有陈氏宗祠,总祠在广东。嘉明陈氏宗祠于乾隆60年公元1795年由文华、文兰、文琳、文山等公建在洪滩,解放后征分给当地农民,己改建为住宅,现祠堂活动地点,在龙脑桥镇李子村九社“高石坎”屋基。
九、陈氏族谱,族之谱犹国之有史,史记一朝之事。而谱以序一姓之源,永传后世,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具有独特历史价值,有谱能寻根溯源和了解各支脉来源世系及发展状况。
据《中国家史目录》一书收集有陈氏家谱126种,最早的是清代咸丰11年(1861年)最晚的是1949年撰修。
嘉明高石坎陈氏族谱:第一次是公元1795年由文山主持建谱;第二次是1879年由瑞宣修谱;第三次于1947年由作悌,字子君主持,国藩,字价人敬录;第四次于2007年由朝江、朝和等数人进行续修。
十、陈氏字辈:
振启文嘉瑞,永作国朝良。
懋德维敦化,川延世泽长。
至孝开宗远,迁齐兆嗣昌。
义门培本厚,阑桂应腾芳。
|
| 姓 名:陈良聪 |
加入时间:2007-5-17 14:32:25 |
内 容:序
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陈姓是舜帝之后,得姓始祖为陈满胡公。周武王建立周朝封舜的后裔陈满胡公建立陈国,以国为姓,故姓陈。
始祖振芳于1721年入川后,第一次造谱是乾隆60年(公元1795年),由文山祖主持续谱。第二次是光绪5年(公元1879年),由瑞宣主持重修敬录。第三次是民国36年(公元1947年),由作悌字子君主持,国藩字价人敬录。第四次是2007年由朝江主持,朝和协办续谱。
始祖振芳于1721年10月13日,由江西赣州府长宁县双桥保龙村起身,迁居四川省泸州衣锦乡嘉明镇高石坎屋基落业,至今已有286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繁衍众多,分布全国各地。族人为了不致紊乱,运用血缘关系的凝聚力,来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求家族的繁荣、社会的和谐,我们家族的训诫以遵纪守法为第一,我们的行为规范是以道德法律为准纯,宏扬我族族风,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实现国富民强奔小康。为此经多数人迫切要求续修新谱。
这次续谱由族长朝江主持,朝江、朝和、朝州、朝友、良远、良气、懋元、懋翔等参与收集资料,打印排版由良聪负责,核对由朝和、朝江负责。
这次续修新谱主要内容:一是查找历代先祖录入谱;二是独生女儿入谱;三是1947年以后新增族人入谱;四是将族风,春分扫墓祀祖写入谱内。
这次续修新谱,由于资金紧,族人居住分散,资料收集难度大,还有少部分族人未收集入谱,敬请谅解,待下次续谱时入谱。
由于文化较低在收集、整编、核对等过程中难免错漏,望族人批语指正。
朝和撰
二00七年春
族 风
遵守法规、崇尚美德、宏扬族风。
赡养父母、养育后代、为人师表。
勤奋好学、艰苦创业、勤俭持家。
磊落为人、公平处事、旺族兴邦。
谨遵祖训、按照字辈、循序取名。
适时祭祖、团结族人、共谋共荣。
西 迁
江西赣州入泸阳,
兴旺发达人才强。
扫墓淡漠再兴起,
朝芳倡导续领航。
春分扫墓祀祖
廿世纪,中叶起,祠产流失。
清明时,扫墓事,无人料理。
启明坟,被破坏,谁来复兴。
八五年,芳主持,召集族人。
复坟墓,祀祖恩,舂分铲清。
0二年,芳去世,无不悲情。
为族事,作典范,风范永存。
愿子孙,继创业,再创辉煌。
朝和撰
公元二00七年春
春分扫墓祀祖恩
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祠产流失,祀祖无法进行,在这几十年里,因一、二、三世祖坟墓被破坏,自1985年由朝芳主持修补先祖坟墓,并定于每年春分扫墓祀祖。在这二十二年里,祀祖从未中断,参加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让我们的血缘亲属,互相了解,让我们天然凝聚力,充分发挥,我们的祀祖永远继承,为我族事业再创辉煌。
朝和撰
公元二00七年春
历代先祖录谱 诗二首
螽斯衍庆国辈己多难于备禄誊写;
瓜瓞绵延溯其所自可考而知祖宗。
开天鼻祖,黄帝八世至虞舜。
继天系祖,帝舜一代至商均。
陈姓源流考
(少典公)
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勾芒、蜗牛、瞽瞍、大舜。考其陈氏历代先祖根源系出黄帝传七世孙瞽瞍嫡妻握登氏感枢星之精,及见大虹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居于妫内故号妫氏,及后长大为圣人,又为天子尧皇帝以二女娥皇女英配之,遂禅以天下而为虞帝,故嫡派子孙以虞为姓,其分支发派有姓姚、姓舜,皆是舜之后也。嫡子商均夏禹王,封之于虞以承舜传12代至虞思,汤王封之为陶正,以器用天下传16代至虞阏父,生子名满,武王以元女太姬配之,封于陈国爵位列于诸候,以俸祀舜与蓟祝共备三恪,至薨之时谥法取为胡公,嫡派子孙以国为姓,故姓陈焉。别号有妫氏即是舜之后也,此得姓受氏之始也。其分支发派有姓满、姓胡、姓袁,皆是胡公之后也。
查陈氏历代先祖根源史意义。
原只知入川祖为始祖,法能祖公妣谢(沈)氏为江西始祖,而历代始祖概不能知,犹如采木者,只见其枝叶而未得其根本;观水者只见其水流,而未见其源乎。永不忘祖宗之德,何为有报本追远之意耳。
陈氏历代先祖根源系是怎样来的?
陈广淑所言吾太伯祖陈高飞公,自广东迁入四川之时,奔走事忙未有誊录,上川起初历代先祖及后入学游泮水回广东总祠堂拜祖誊写抄上族谱,其中载出历代根源,一路发脉传下,至今得其源,考其根本。幸许嘉明镇办联宗会,宗兄昭录,号铨兴,他有族谱,其后世之裔孙银章宗族之人,陈明三誊录传出上世历代先祖可考而知矣。至今我等族中之人,所称巨族之家,也则后世子孙得见此谱,前辈先人载出谱中。则千年万载之子孙一见而知之矣。
一世祖 陈胡公名满为陈氏始祖一脉传下,后裔子孙万代永不朽,凡是江西、福建、湖广几省人乃是包耳陈氏之人都是胡公之后也,一世祖陈胡公名满,武王以元女太姬嫁与胡公为妻。
胡乃舜之后二十九世孙周武王有天下封胡公于陈国为诸侯以祀舜帝。
二世祖 陈申公名犀为陈国诸侯。
三世祖 陈孝公名旻为陈国诸侯。
四世祖 陈相公名阜羊为陈国诸侯。
五世祖 陈慎公名围戎为陈国诸侯。
六世祖 陈喜公名孝为陈国诸侯。
七世祖 陈幽公名宁为陈国诸侯。
八世祖 陈武公名灵为陈国诸侯,因武公太子陈悦袭位为诸侯,次子陈儒分支发派,百世子孙千年万代,永远一脉传流连续不断之子孙也。
九世祖 陈儒公是太宗时在陈国为上卿大夫至陈安公隐藏四代子孙。
十四世祖 陈安公为陈国大夫,安公因世乱,御贼杀太子乃躲避乱退居田野,子孙隐藏不仕,自耕田而食隐藏二十代至陈实公才显名出身。
三十三世祖 陈实字仲弓河南许州处,坟在郾城大丘县实公生下二子陈纪、陈湛字秀方之子陈忠字孝先。
三十四世祖 陈纪公字元方所生下一子陈群。
三十五世祖 陈群公字长文为尚书汉射官。传下八世孙陈荣。
四十三世祖 陈荣为吴国太守官,因世乱逃于苏州居处传下孙陈式。
四十六世祖 陈式公为吴兴太守官,式公死于任中,居处湖州之地,所生三子陈澜、陈涛、陈湄,澜公生陈奉先,涛公生陈荣先,又生陈霸先为陈朝高宗皇帝,陈昌早亡,故荣先之子陈昱登基坐位。
四十七世祖 陈澜公。
四十八世祖 陈奉先。
四十九世祖 陈吴公。
五十 世祖 陈伯戒封为桂阳王。
五十一世祖 陈淑显封为临海王。
五十二世祖 陈岐公,因陈朝败国之时,岐公逃于吴兴之地,有贼欲杀之又逃处州之地,居于深山之中,隐藏五代传下昌道。
五十六世祖 陈昌道迁于衢州之地,九代孙至陈潜。
五十七世祖 陈潜公为江南省南康县主簿官,在衢州之地居处,祖妣尹氏夫人因潜公辞官不仕,又迁于福建省建宁府建阳县之地隐居十一代,未有显名于世上及后传下陈旭名下也。
六十八世祖 陈旭公犯皇帝名讳更为升之为宰相,及后封为秀国公,祖妣郑氏夫人所生二子陈元、陈启,旭公出处前有之未禄也。
六十九世祖 陈元公在江南省淮安府为太守官,祖妣柳氏夫人所生九子陈布、陈显、陈南、陈越、陈鸿、陈琦、陈质、陈魁、陈梧,因秀国公罢宰相之职,陈元公一齐不仕,又哲宗王陈元佑明朝元年,丙寅岁十月之间,引著一家人男丁女口五百余,自建阳县迁于衢州之地居处,元公之坟墓葬在九龙山上,当初历代先祖考妣,从此而止,各有发派宗支己今历代起初,开天始祖一脉传下之有根茎也,水有源木有根也,以下至今祖公母居处长教南桥保之地,乃是父母之邦。
七十世祖 陈魁祖陈念一郎,妣李氏、梅氏,陈念二郎妣钟氏,陈仲一郎妣何氏、曾氏,陈宗一郎妣黄氏,陈宗郎妣张氏、李氏,陈宗三郎 妣雷氏,陈宗四郎妣李氏,陈宗五郎妣赖氏、谢氏,陈宗六郎妣刘氏,陈千一郎妣邝氏,陈千二郎妣赖氏、梅氏。
分房祖千三郎葬在河背鬼子坑疑弯字之误。妣沈氏葬在棕树下,陈千四郎 妣梅氏、邹氏,陈千五郎妣周氏,陈千六郎妣邝氏,陈千七郎葬在犁树下朝水上妣梅氏,陈千八郎妣梅氏,陈千九郎葬在波田骑龙斩关以少山共墓,妣徐氏葬在牛栏冈嘴上,陈万一郎葬在梅坝衫山脑妣黄氏,陈万二郎邝氏,陈万五郎妣李氏。以上祖公、妣之坟墓无碑记,讳明者未能禄出坟墓。
七十一世祖 陈法能公葬在双桥欧福堰塘背衫子窝人形山中,妣谢氏、沈氏坟墓在长教之地安埋所生陈万十郎。
七十二世祖 陈万十郎公墓在神宫凹吉地人形山中丙山壬向,及后辛亥年与长男元瑾公共葬侪墓。
妣祖刘氏葬在西坑罗子塘申山寅向,所生三子,十一、十二、十三郎。十一郎葬在牛到背窝里,妣黄氏十二郎 葬在西坑路面上,妣曾氏十三郎葬西坑路边上,妣梅氏弟兄三人俱无嗣。妣次祖毛氏葬在广东坑落尾人形癸山丁向所生三子,长十四郎讳元瑾,次十五郎讳元盛,三十六讳元信。
七十三世祖 陈十四郎讳元瑾公葬在神宫坳与父共葬,妣祖梅氏葬在老虎塘凤形辛山乙向,所生二子绍竹、凤竹。次十五郎讳元盛公葬在老因裹,妣谢氏祖葬在廖诸塘,妣又练氏祖葬在老虎塘,生三子陈桂、陈科、陈荣,无嗣。三十六郎讳元信公葬在油草塘,妣祖周氏所生熙化葬在章树窝,妣梅氏所生毓泰,无嗣。续接陈百如葬在山塘里,妣黄氏所生陈东立妣赖氏生三子辛丑年迁移西蜀。
七十四世祖 陈喜十郎讳绍竹公葬在南蛇坑人形祖妣赖氏四娘。
陈喜十一郎讳凤竹公葬在群仔坑,祖妣刘氏,葬在田罗塘,又妣侯氏葬在老屋场墙上生二子宪宇、秀彩。
七十五世祖 陈宪宇公生二子旭初、廷群。陈秀彩公生二子永发、荣生,陈赞一郎讳熙赞公字冲斗妣祖梅妙贞葬在棕树下,狮形二老共墓乙山辛向所生一子祥贞。
陈贤四郎 讳熙贤公字合一妣祖赖氏、梅氏,生二子详瑞、详大。
七十六世祖 陈详瑞公葬在南蛇坑,祖妣刘、妣林氏葬在田罗塘,所生一子元卿陈祥大公葬在河堰,祖妣周、黄氏葬在燃墙背所生二子惠先、惠显,陈详一郎讳祥贞祖妣梅氏一娘葬在小桥头二人共墓,所生一子大猷。
七十七世祖 陈昌侍郎讳大猷公字宗懿生于戊寅年九月十六日子时,故于壬寅年腊月十五日辰时葬在茜塘山上,妣祖曾妙一娘生于己卯年五月二十一日亥时,故于庚子年冬月十三日巳时,葬在茶头坑山上虎形壬山丙向,所生五子振芳、振常、振纲、振宇、振汉。
陈氏族祖籍变迁情况
河南颖川:1至8至世祖均在陈国为诸侯,9世祖陈儒为陈国上卿大夫,隐藏14代。14世祖陈安公为陈国大夫,世乱退居田野隐藏18代。33世祖陈实在河南许州。34世祖陈纪,35世祖陈群为尚书汉射官,隐藏7代至43世祖陈荣。
江苏苏州:43世祖陈荣为吴国太守官,国世乱逃于苏州隐藏2代。
浙江胡州:46世祖陈式为吴兴太守官,生三子陈澜、陈涛、陈湄,澜生子陈奉先,涛生子荣先、霸先(陈朝高宗皇帝),陈昌早亡,故荣先之子陈昱登基坐位。47世祖陈澜,48世祖奉先,49世祖陈吴,50世祖陈伯茂为桂阳王,51世祖陈淑显为临海王。
江苏吴兴、浙江处州:52世祖陈岐因朝败国之时,岐公逃于吴兴之地有贼欲杀之,逃于处州之地深山之中隐藏五代。
浙江衢州:56世祖陈昌道迁衢州之地隐藏9代至陈潜。
福建建阳:57世祖陈潜为江南省南康县为主簿官,在衢州之地居处,因潜公辞官不仕,又迁于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之地隐藏10代至68世祖陈旭为宰相及后封为秀国公,生二子陈元、陈启。
浙江衢州:69世祖陈元在江南淮安府为太守官,生九子因秀国公罢宰相之职,陈元公一齐不仕,其一家男丁女口五百余人,70世祖陈魁自建阳迁于衢州之地。
江西长宁:71世祖法能,72世祖陈万十郎,73世祖陈十四郎元瑾,生二子绍竹、凤竹,74世祖绍竹,75世祖陈赞讳熙赞,76世祖祥贞,77世祖昌侍太猷,生子振、振常、振纲、振宇、振汉。
四川泸县:78世祖振芳,79世祖启明。
入川时是康熙辛丑年十月十三日起身及公元1721年那时振芳57岁。杨氏51岁,启明22岁,梅氏19岁,文华8个月。迁入泸县嘉明镇高石坎屋基落业。
随同入川的振纲葬在嘉明熊坝滴水岩,随同的还有启才之子陈书一家居綦江。启隽之子文宽一家居江安,启贤一家居富顺。
入川始祖详录
房次 姓名 文字辈 县名
长房 启才 习万、习文、陈书(由陈书迁) 綦江
二房 启玉 科、麟、祥、元 无嗣
三房 启隽 文盛、宽、贤、由文宽四子嘉、发、彦、迁 江安
四房 启明 文华、兰、琳、山、邦 泸县
五房 启贤 文通、文开、文良 富顺
六房 启荣 文廷、文炳 无嗣
陈氏族入川辈籍
振启文嘉瑞,永作国朝良。
懋德维敦化,川延世泽长。
至孝开宗远,迁齐兆嗣昌。
义门培本厚,阑桂应腾芳。
祖籍入川后大事记
一、查找历代根源系谱:
吾太伯祖陈高飞公,回广东总祠拜祖誊写族谱,其后世之裔孙银三、明三誊写,则后世之子孙得见此谱,前辈先人载出谱中,则千年万载之子孙,一见而知之矣。
二、在天台山建洪滩祠堂,修谱增录:
乾隆60年由文山主待、文华、文兰、文琳、嘉宾、嘉品、嘉翰协办。(注:康熙辛丑年公元1721年至乾隆60年公元1795年世隔74年)
三、修谱敬录:
光绪5年公元1879年巳卯春润三月吉日由瑞宣字三元重修敬录。(注:世隔84年)
四、修谱异录:
民国36年1947年丁亥小阳吉日,由作悌字子君主持国藩字价人敬异录。注(世隔68年)
五、春分祀祖恩:
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各族祠产业交出国有祀祖无法进行,先后又因一、二、三世祖坟墓被破坏,幸好由朝芳于公元1985年主持每年春分祀祖恩,还将破坏的坟墓进得还复。(注扫墓中断35年)
六、复制族谱:
国藩造谱至今52余年,大部分族谱被遗失损坏,至今我族人口发展众多,人员分流全国各地,无法查找,经多数建议复制族谱,由朝芳、朝宗、朝和、朝江、良细等人研究,由朝和整理复制。注(1947年—1999年世隔52年)
七、续谱
公元二000七年(世隔60年)由族长朝江主持,朝和协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