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陈氏资讯 | 陈氏图片 | 资料下载 | 网上祭祀 | 宗亲留言 | 宗亲论坛 | 宗亲联系 | 旧版怀旧 | 友情链接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陈氏宗亲网
陈氏宗亲网Rss 2.0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陈氏宗亲网 >> 宗亲留言 会员注册


我也要留言

请勿刊登与陈氏无关及涉及黄色、政治、广告、连接类留言
留言前请阅读《来访留言管理条例

新留言本共7027条留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页次:235/469页 转到:
姓 名:陈瑞仙 加入时间:2007-10-15 9:02:44
内 容:各位长辈,兄弟姐妹好!
我是山东省金屯镇梅庄村,看到咱们的家族谱真高兴.这个族谱怎么加放呢.

姓 名:陈范永增 加入时间:2007-10-13 23:46:39
内 容:各位宗亲好,我本是陈家后衣.但现在是姓范,因先时父亲和奶奶一起嫁给了姓范的人家,改了姓,一直以来都活得很痛苦,父亲已去逝,我们三兄弟还要继续受着这种不能认宗归祖的痛苦,但也是很无奈,范家对我们有恩,而且我的伯父还是姓回陈家了,我们作为陈家的子孙却不能姓陈,内心的感受是痛苦的,但是有谁能理解

姓 名:陈广生 加入时间:2007-10-13 17:57:19
内 容:陈广生   斋号天风堂、号清湘山人。祖籍江苏宿迁,自幼酷爱艺术,涉诸家,求个性。曾先后得到周令钊、关文旺、杜哲森、傅世芳、李世简、杨万兴、闫默、刘曦林、袁友良等诸位老师的指导与教诲。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书画师、全国书画艺术人才信息库网络资格、江苏省南京长江书画院名誉院长、江苏省宿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宿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红荔之友书画会会员、香港至善书画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农民日报》大地书画院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书画大展获奖并入编《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集》、《中华陈氏书画艺术博览全书》、《雷锋之歌书画大典》、《当代书画家佳作荟萃》、《中国书圣画圣博览经典》、《中国人民解放军70周年书画大典》、《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军书画大典》、《中国旅游艺术大典》、《当代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集》、、《解放军报》、《火箭兵报》、《解放军画报》、《怀化日报》、《湖南电视报》、《中国书画报》、《美术之友》、《美术观察》、《泗阳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江苏省宿迁市电视台专题报道等。
通信地址:江苏省泗阳新华书店/邮政编码:223700/电话:0527—85229393(办)

姓 名:陈志武 加入时间:2007-10-13 16:04:57
内 容:我本人想了解广西陆川县清湖镇陈桂茂的QQ或电话,请连系我QQ:496593350陈

姓 名:陈潘仪 加入时间:2007-10-13 14:56:23
内 容:六、陈氏义门大家族,初认五出处(宗合资料)
1、江州义门。 
陈环为临海令,避难徙居仙游,今莆田。环第五子伯宣 ,隐居庐山。 伯宣子隐(檀)为福州刺史。隐子旺于唐玄宗时徙居今江西德安县太桥乡常乐里车桥义门陈村。旺以孝治家,撰家规,建书堂。义门陈氏日益昌盛。唐昭宗大顺二(890)年诏赐立“义门陈氏”,历230年,到宋仁宗嘉佑七(1062)年时,合家十九代聚居一堂,3700余口不分爨。良好的治家组织、管理制度、政治素质和才能,高度统一于十任家长的领导之下,拥有学校、藏书楼、接待馆、医院、祠堂、园林及生产生活的各种设施。有遍布今全国16省市、125县334处田庄。宋咸平四(1001)年仅登科举任官吏的人数达430人。 
这样庞大的忠义之家,对于封建社会的稳定和教化,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是朝廷当局的心病。嘉佑八(1063)年由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海等上疏。七月按御赐:“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的十二赐字分析。意思当为:朕知义门陈氏守孝道,遵德义,是个和睦家族,希望这个才华之家、德义之门继承和延续义门风范,教化全国各地臣民。并为十二位郎分别赐名为:冕、暹、晟、星、旻、显、鼎、昊、昇、昺、暠、昂。名字都有“日字头”以示“天子”所赐。大分析以后的陈氏家族“前途光明”。七月三日派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率同吕海、刘献、穆珣、范彬等众官,奉旨临门,监护分析义门陈氏。
    2、四川雅安上里古镇陈家山陈氏九世不分爨。      
07-3-3《南方周末报》载:雅安上里古镇陈家山的废墟遗蹟有一建于乾隆四十一(1776)年《九世同居牌坊》。牌坊的正面书“蔚秀名山”,右联为“生既不异居死当同穴”,左联为“祖已择利地孙只和人”。牌坊背面顶端书“覃恩启后”,其下为“德垂后裔”,右联为“阅人阅世子千孙亿尽分明”,左联为右“朔本朔源祖远宗近皆胪列”。牌坊坐西向东,面向长江中游。陈家九世同居,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人,开饭摆几十桌,还要按长幼尊卑依次轮流上桌吃。陈家治家有方,受到过皇帝的表扬,给当家人赐封七品官。
遗蹟还有《陈氏家训》和《宗支录》碑石刻。
《陈氏家训》碑载:先祖陈崇居江州,今江西九江。“数世未尝分产”,唐僖宗曾“诏旌其门”。南唐朝廷为表彰其家门,“免其徭役”,于是“崇子衮”,开“九世同居”之先河。至北宋初子孙益众,陈竞做当家人时,全家已逾千口,同食同住同劳动。一位叫唐戬的知州大为感动,给朝廷上疏,宋太宗赵光义下诏,由州府每年奖赏陈家二十石粮食,并享官职。此后历代朝廷都给以奖赏和优惠。
《宗支录》碑:记录了进川的这支族人迁徙繁衍的历史。“湖广填川”时这一族的“始祖”陈兴宗由“樊”,今湖北襄樊入川,最初定居于“名邑”,今名山县五花堡,又名陈家坝。陈兴宗之子陈廷汉迁居名山和雅安交界处的陈家弯,为上里陈氏始祖,并弘扬陈家老传统,又开创了雅安“九世同居”大业。 
    继陈廷汉之后的上里陈家二代陈奇贤,三代陈九试,四代陈连接,五代陈文恒,六代陈天道,七代陈××(字迹不清),八代陈世业三子,九代陈永皓、永晖、永赐。至此,上里陈家成了九世同居壮举。九世同居牌坊就是此时建造的。根据碑文记载,九代祖陈永皓(去世后立墓碑于乾隆四十二年,御赠“仁厚”,妣韩氏诰封“仁敬”)、陈永晖 妣杨氏(立墓碑于道光某年(字迹不清)。
陈永晖撰写《陈氏家训》《宗支录》,记载陈氏家族的历史和上里陈氏家族九代传家的历史,总结治家的经验和训诫后人的信条,准备建造牌坊“诸石以戒后人”,结果“未壁而殁”。陈永赐继承先兄遗志,于嘉庆六年(1801年)建成牌坊,将先兄遗撰“碣石以成厥志”。
由下里、中里、上里连接的河谷平原古时叫罗城古镇,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一个交通枢纽,又名五家口:民间有“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的说法。所谓顶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所谓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所谓谷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所谓女子,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各户争相聘娶;所谓锭子,即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
    “陈家的谷子”不过是当地民间形象说法。相传陈氏先祖原为韩家的牧童,成人以后韩家支付数十头牛作工钱,落籍陈家山。陈氏祖先善于耕种,家族不久兴旺发达,扬名于世的是“九世同居”的大家庭。最多时有千多人,开饭摆几十桌,还要按长幼尊卑依次轮流上桌吃。因治家有方,受到过清皇帝表张,给当家人封为七品官。
陈氏粮食年年丰收。附近邛崃等地的财主嫉妒,便商量如何毁掉陈氏的家业。后来他们派了邪恶道士,告诉陈氏几个儿子说陈家样样都好,就是没有人中仕途,但他可以帮助陈家改变这种状况。陈氏几个儿子想想也对。“光有粮食,没有官僚撑腰,家业也不能永远持续下去”。于是他们就向道士求解,道士说只要在祖坟的前面竖一石柱便可。陈氏几个儿子听从了道士的话。据说石柱竖立当天,只听见地下及附近山谷里传来牛阵阵痛苦的叫声。支撑陈氏繁荣的牛神就这样被压死。此后,陈氏家道中落,一蹶不振。当地人说,陈家老房子好多年前(约在清末)就被大火烧了,以后陈家人就四散了, 
3、陈元光第十八世裔孙元甫立齐家之法,五世七百余口不分爨。
元甫 谩长子。字恪斋 廷建 号伯逸 松庵 谥怀忠。宋重和元(1118)年戊戌岁八月十八生。立齐家之法,“五世七百余口不分爨,吏部(颜师鲁)奏请诰敕封族、州守筑《孝义坊》榜”于城右厢。南宋庆元三(1197)年丁巳岁十月初十卒。妣戴氏五子:长渥、次济、三淳、四洙、五洄(泗)清、润、派。季昆九人其最荣者渥与淳嘉定年间特名进士。
4、明万历年间福建永春横口乡下西坑村桃源义门,十二代不分爨。
  《桃源义门陈氏族谱》载,下西坑村陈氏的祖先于南宋时从福清县徙迁入,从不分家,陈家100多人长期共灶,一起耕作一起吃饭,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到明•嘉靖年间已坚持了十二代。如此美德,远近闻名,被传为佳谈。明万历年间,连皇上也知晓了,钦差提督(冯挺)等6名官员奉文行奖陈家,题写了《义门》木制匾额,挂于厅堂正面,长约2米,宽约0.7米;当时,将“义门”树为典范,倡导全社会讲美德,时人称陈家为“义门陈”。到清•雍正年间,永春知州(郑一崧)又题刻《笃行孝义》匾额悬挂于厅堂左面的壁上。“义门”、“笃行孝义”等匾额今尚存于陈氏宗祠中。
《义门陈氏族谱》记载:清顺治七(1650)年庚寅岁,马侯破寨,剿戮先族,官府派兵到下西坑村附近的草坑剿匪,问路时问到一个草坑的人,那人告诉军队:“这里只有西坑,没有草坑。”官兵便来到下西坑村,看到陈家大厝聚集那么多人,误以为是匪徒,就下马剿杀,多数人当场被杀,只有几人被活抓去,后来陈家的母舅托人去赎回,陈家因此衰败。下西坑村陈生土保存有《桃源义门陈氏族谱》。

   5、山西平阳明初临猗(临晋)陈庄村凡七世几百口不分爨。
临猗陈庄谱载:元末明初临猗(临晋)陈庄村的始祖陈敬立的第五子伍生大。大生益。益生恭。恭生选。选生志刚。志刚生淮。凡七世几百口同爨一釜、容石余、后虽析居、酋留其釜。
其世系是陈希亮→忱→挥→灏→克基→仲谦→膺→元凯→敬立→伍→大→益→选→志刚→淮。
他们都是陈姓先祖光彩夺目的陈氏文化。应当得到发掘、宣传!在此要感谢尚恩、尚俊、启明、蓝天、三川等先生。如若有错也请指正。陈潘仪也在此恭後了。谢谢。


  


姓 名:陈银营 加入时间:2007-10-13 13:10:11
内 容:各位宗亲:我是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山前村的
         我只知道我的几个字辈:友万玉广传衍
         在这里望各位宗亲指教,同时寻根

姓 名:陈重光 加入时间:2007-10-13 10:50:25
内 容:首页又恢复原样,谢谢站长!

姓 名:田杰 加入时间:2007-10-13 0:04:34
内 容:我的联系电话02786491849

姓 名:田杰 加入时间:2007-10-13 0:00:16
内 容:我不知道的祖上姓程或陈,我的祖上在山东,他是官员,因为杀了一个官员,应此逃到江西。改为田。你能帮我查吗?

姓 名:陈安顺 加入时间:2007-10-12 23:45:19
内 容: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
 由贵州大定府六龙镇下街迁 云南昭通府镇雄分房彝良县小草坝
 字辈:仙清锦秀,福应思文
       仕子学多,广大光明
       安邦定国,永正朝廷
 联系方式:QQ393222316 
           chenanshun8888@yahoo.com.cn

姓 名:陈忠南 加入时间:2007-10-12 21:53:01
内 容:本人是重庆市酉阳县南腰界乡龙溪村人,据说祖辈是江西高阶阳迁至贵州沿河县小井乡(小地名官塘),后迁至重庆市酉阳县南腰界乡土门村(大坪盖),再迁至今本县南腰界乡龙溪村(小地名龙池),传字辈为:天、洞、友、守、汝,良、洪、希、兰、芝、永、旺、诚(具体有的字搞不清楚),我属兰字辈。望有这支族谱或资料的宗亲,与本人联系,电话:13908276456,QQ:582903276,邮箱:qyyczn@163.com ,本人将重谢!

姓 名:陈重光 加入时间:2007-10-12 8:50:08
内 容:现在浏览网页时,左右两条广告给人一种很不方便的感觉,请站长考虑能否在广告条上设一个关闭按纽,这样可两全其美。

姓 名:陈文 加入时间:2007-10-11 21:01:55
内 容:贽--武--宜--日新--善--克敏--靖安--子圭......寻找由广东长乐县油田三家村[现三佳村]迁广东陆河.四川.福建的宗亲.你们好吗?现在在哪里?如有本家宗亲看见,请联系我QQ604139372
听老人说我那里有什么跳石11个

姓 名:陈志武 加入时间:2007-10-10 20:58:12
内 容:请问广东茂名市电白的陈谷年连系电话或QQ吗

姓 名:陈志武 加入时间:2007-10-10 20:41:56
内 容:如有广东南雄珠玑巷或者明朝(1400-1490)年从珠玑巷搬迁到外地的宗亲,或者福建埔田珠玑巷的宗亲或有族谱记载过明朝有:复荣.耀廷.章五.尔昭.四子(宗弘.宗礼.宗寿.宗兴)的请加我QQ:496593350。

新留言本共7027条留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页次:235/469页 转到:


陈氏大宗祠网 □南陈宗亲网 □陈氏乐园网 陈排湾宗亲网 □江州义门陈 中华义门 陈网 大安陈氏支谱
商丘陈氏宗亲 珍山陈氏宗亲 □中华陈氏网 中华陈氏宗亲 廣州鳳翔陳氏 五华陈氏宗亲 大埔陈氏家族
台山陈氏宗亲 平安陈氏 族谱 潢村 陳家族譜 陈氏家族网 万家姓——陈 家谱网——陈 华夏陈氏家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1 陈氏宗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转载本网文章务必经原作者同意 本网中如某些转载文章侵犯你的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本网Q群号I:55793509(已满) Q群号II:139296337 备案号: 粤ICP备080307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