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也要留言
请勿刊登与陈氏无关及涉及黄色、政治、广告、连接类留言 留言前请阅读《来访留言管理条例》
| 姓 名:陈锐 |
加入时间:2009-3-22 13:30:06 |
| 内 容:我是广东梅州大埔梅林坝人,在这里也看到有我族谱的介绍,内容不多。由于先人居住的地方贫穷,较为落后,特想在这里了解多一点陈姓源流。
|
| 姓 名:陈贵 |
加入时间:2009-3-22 13:05:23 |
| 内 容:我们只知太祖墓在广东省南盛,再早的就不得而知,听说是福建分支,希望各位前辈告知
|
| 姓 名:陈(作)宣 |
加入时间:2009-3-22 11:02:35 |
内 容:各位陈氏宗亲:
本人系广西博白县茶根村陈旺四公之第15代玄孙,本族先祖陈旺四公原藉福建莆田县长安堡白石甲珠玑巷,旺四公明初随母<钟氏>及兄弟共三人,从福建流迁广西途中,走失兄弟,旺四公随母钟氏一路流迁至广西博白县茶根村落居,另走失兄弟闻言在云南河口市落脚,至今发人众多,族群几千,现本村陈姓村民近万,集广西陈姓村屯之最,本村历年搬迁粤桂,台湾,南洋,越南等地早超十万,南宋粤桂陈姓先祖崇礼公裔孙几百年来祭拜博白六羊岭后,部份族尊随往茶根参加祠堂上香祭拜,吃蒸尝等宗亲活动,故有“烧香拜山上六羊岭,祭祠堂吃蒸尝到茶根村”之说。
本族茶根先祖旺四公从第13代字辈为“前人作述千年在,百世恩光振家声”第13代以上的字辈本人不甚清楚,茶根陈氏祠堂据说已近700年,祠堂对联为“福建家声光日月,颖川世泽寿乾坤”在此,有请各位宗亲前辈帮查考,本族支系属否福建莆田(广西博白六羊岭崇礼公之次子六官公后裔南宋浙江总督,参政知事状元界介,号文龙公之后人)。
致 礼
广西博白县茶根村陈旺四公之十五代玄孙陈(作)宣 敬上
|
| 姓 名:陈明明 |
加入时间:2009-3-21 23:25:29 |
| 内 容:陈明贵 你爸爸的爷爷是从广东清远市连山瑶族自治县禾洞镇迁到广西贺州桂岭镇均洞村,那你爷爷你爸爸是什么字辈啊?
|
| 姓 名:陈举世 |
加入时间:2009-3-21 15:48:25 |
内 容:十 六 世:圭公,继周公五子。
十 七 世:汝能公,圭公三子。
十 八 世:俊卿公,圭公次子,南宋高宗绍兴八年状元,东宫侍讲,封福国公。
上述十八世俊卿公应是汝能公次子吧?
|
| 姓 名:陈跃鲤 |
加入时间:2009-3-21 15:21:05 |
内 容:以下文章,恳请宗亲斧正
追 祖 寻 宗
南安诗山陈厝后 陈跃鲤整理编写
为筍山陈厝后重建族谱须要,参考《中华陈氏》、《陈氏世系》、《陈政、陈元光入闽平叛》、《陈邕公传记》、《报劬院(南山寺)》、《开闽王王审知》、《泉州百家姓—陈姓源流》、《南安县情资料•人文历史》、《福建安溪陈姓概略》、《厦门殿前陈氏谱略》、《福建省南安縣趙堂(莲塘)鄉陳氏家譜》、《南安诗山陈厝后族谱(上册)》、贵卿公祖宇及筍山堂对联等资料,取其基本内核而撰编之。
一、陈姓由来 源远流长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相传是舜帝的后代。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后裔三十四世玄孙妫满。武王把女儿太姬嫁给妫满,封他为陈侯,国都宛丘(河南淮阳),国号陈,为西周诸侯国之一。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陈氏。陈国共传二十世,二十六代君王,历时588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北伐,陈国灭亡。
陈胡公十二世孙陈完,春秋时代为避祸奔齐国,改姓田氏。完公十世孙田和,公元前361年代齐当了国王,史称“田氏代齐”。田齐传七世,绵延183年,至齐王建时被秦所灭。齐王建的次子桓改姓王;三子轸投奔楚国,尔后还做了楚国丞相,封颍川侯,迁居封地颍川(今河南许昌一带),复改姓陈,故称颍川为陈姓的发祥地。
胡公满四十八世孙陈寔,汉桓帝时任太丘长,德高望重,故后世陈姓又尊奉陈寔为颍川衍派之祖。
二、 将军太傅入闽 开漳开厦启鸿图
(一)、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敕入闽平乱
陈政(616—677年),寔公十二世孙,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朝铃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平定“蛮獠啸乱”。仪凤二年(67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二十岁的儿子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657—711年) 代父领兵,袭父之职。经过连续十余年战争和传播中原文化,融合汉蛮民族,终于平定了啸乱。局势平息后,上报朝廷并于686年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任职达二十六年。之后陈家五代继续治理漳州,四代人曾为剌史,在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致力闽粤地区的建设和开发,使蛮荒的东南治海地区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发展。因而陈元光受到历代朝廷的褒封和人民百姓的尊崇,被奉为“开漳圣王”。
蕃衍子孙后代,分布于闽南漳州、泉州、岭南惠州、梅州、台湾及南洋群岛。称之开漳圣王派、将军派或龙湖派。
(二)、陈邕公被谪入闽
陈忠公,字中鄂,寔公十四世孙。陈忠之子陈邕,字崇德,号南山,生于唐高宗德麟二年(665年),卒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原藉京兆府万年县(现在的陕西西安)洪固乡胄桂里。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进士及第,官为太子太傅。唐玄宗开元廿四年(736年)遭到宰相李林甫排斥,被谪入闽。始居仙游枫亭,旋居惠安社稷坛,最后定居漳州。唐玄宗开元廿九年(741年),陈邕建设私人府第,称之南院。由于他建设宅院太大了,过于富丽堂皇和庄严,有模仿皇宫之嫌;而且他在朝又与一些人不和,所以就有人去告发,说他盖皇宫谋权篡位。朝廷知道后就派人来调查。当时如果这个事情被查实,就有被灭九族的可能。消息传来,陈邕急得六神无主,他的女儿陈金花想出了一个避祸的办法,就是她削发为尼,对外宣称是为了女儿陈金花出家而专门盖的佛庙,这样才能救得了全家生命。陈邕虽然很舍不得女儿出家,但是又没有别的应对良策,也就只好如此了。于是马上请来法师为金花剃度,并且把她的闺房改为“修真净室”,把府第改为“报劬院”(后曰:南山寺)。陈邕全家暂住海澄。钦差大臣来到后看见所建是寺院不是皇宫,就回去如实禀报朝廷,使得陈家躲过劫难。伊始她终身事佛为尼,法号“玄妙”,后敕赐为“金花郡主”。陈邕长子夷则,梦见神仙指点嘉禾岛(今厦门)可以开发成为乐园,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夷则、夷锡兄弟与邕孙俦,举家三百余口由同安渡海入厦门岛,开发厦门。
陈邕蕃衍子孙后代,分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福州、兴化、南平、浙江温州、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称之太傅派、南院派或陈忠派。
三、南院分支 柳城启宇
(一)、贵卿公衍派溯源
贵卿公系体元公次子。但溯其根源,有二种说法。
一是《厦门殿前陈氏谱略》:“始祖:忠公,谥鄂国公。二世:邕公,唐太子太傅,谥忠顺王。……二 十 世:仲昌公,伯容公子,著作郎。二十一世:应瑞公,仲昌公长子。二十二世:作铿公,应瑞公长子……”;“二十二世作鉴公分漳浦大坑马坪”。《南安县情资料•人文历史》:“陈邑公衍派至20世孙陈仲昌,生二男,长应瑞,次应垓。应瑞公有三男,长作铿,分居店前 ,次作鉴,分居漳浦大坑,三作铸,分居下亭。作鉴先居漳浦大坑,后徙厦门山前(山场)。 派下体元公,生二男,长名名卿,字国肋,号多勤,次名贵卿,字国典,号多廉。元朝后叶 ,贵卿公开基南安溪美霞美畲。”《安溪陈姓概略》:“陈忠之裔陈贵卿先居厦门山前,……不久又徙居南安县霞美。”
二是台湾陳棟根据南安溪美莲塘宗亲陈存清、陈存斗、陈守布提供的族谱而撰写《南安縣趙堂鄉陳氏家譜•漳州南院祖先系統簡譜》:“一世祖:入閩開基始祖,祖考諱泰光,字乾亨,號南陽。二世祖:祖考諱邲……二一世祖:中憲大夫恭肅公,字虞淵,官至汴州州判。妣柔順吳恭人。廿二世祖:文貞公,祖考諱體元,字西崑,官授殿中丞金紫光祿大夫,妣仁慈江恭人。長子:名卿公,字國肋,號多勤;次子:貴卿公,字國典,號多廉(23世祖)。”
《 南安縣趙堂鄉陳氏家譜》说:祖考諱泰光、字乾亨、號南陽,世居河南省固始縣,唐朝末年泰光公隨從閩南節度使王審知到福州。公元九0九年王審知稱帝建國「閩」,定都福州。始祖泰光公以統領(總兵)之職,鎮守漳州,世居南院,云云。经过查阅唐朝、开闽王王审知、漳州等有关史料,均没有记载陈泰光其人;并且与陈邕谱系不衔接。二世祖:祖考讳邲,亦然。……直至廿二世祖:祖考讳体元,廿三世祖:贵卿公,才衔接上。不能不使人狐疑而不可采用。陈邕之子孙开发嘉禾岛及蕃衍后裔,史料史迹翔实,记忆尤深。加上参照《南安县情资料•人文历史》、《安溪陈姓概略》记载,可以相信《厦门殿前陈氏谱略》。
综上所述,根据《厦门殿前陈氏谱略》,溯源南院派贵卿公世系,抄录如下:
始 祖:陈实之后裔忠公,谥鄂国公。
二 世:邕公,唐太子太傅,谥忠顺王。
三 世:夷则公,邕公长子,唐金紫光禄大夫,举家迁入厦门岛。
四 世:俦公,夷则公子,唐著作郎。
五 世:闻公,俦公次子,陵州刺史。
六 世:丞公,闻公子,长乐县令。
七 世:喜公,丞公长子,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公。
八 世:仲禹公,喜公三子,番禺知县。
九 世:元达公,仲禹公次子,虔化县丞。
十 世:徵公,元达公子,任化县令。
十 一 世:蠲公,徵公子,宋御史中丞。
十 二 世:匡乂公,蠲公次子,大理寺评事。
十 三 世:弘锐公,匡乂公长子,国子监生。
十 四 世:宝公,弘锐公次子,殿前开基祖。
十 五 世:从周公,宝公长子;
继周公,宝公次子,房州县令,赠沂国公。
十 六 世:圭公,继周公五子。
十 七 世:汝能公,圭公三子。
十 八 世:俊卿公,圭公次子,南宋高宗绍兴八年状元,东宫侍讲,封福国公。
十 九 世:伯容公,俊卿公子。
二 十 世:仲昌公,伯容公子,著作郎。
二十一世:应瑞公,应垓公,仲昌公长子和次子。
二十二世:作铿公,作鉴公,作铸公,应瑞公长子、次子和三子。
二十三世:体元公,作鉴公子,官授殿中丞金紫光禄大夫。
二十四世:名卿公,贵卿公,体元公长子和次子。
(二)、依据台湾陈栋根据南安溪美莲塘宗亲陈存清、陈存斗、陈守布提供的族谱而撰录的《南安县赵堂陈氏家谱•漳州南院祖先系统简谱》 “祖考讳体元,字西昆,官授殿中丞金紫光禄大夫,妣仁慈江恭人。育二子:长子名卿,字国肋,号多勤,仍然居住漳州。次子贵卿,字国典,号多廉;元朝後葉(约1341—1345年)由漳州南院分支南安溪美霞美畬,盖屋定居,成为开基始祖。”
贵卿公,妣:靜嘉李恭人,育长子霞溪。
妣:慈懿張恭人,育次子塘溪,三子逸溪。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兄弟其分:
霞溪长房定居霞美畬,分衍金街、双塘、霞东、大霞美、泉州南门等地。
塘溪二房定居莲塘,分衍延布溪美、沃后、东田、浙江温州、台湾等地。
逸溪三房分居安溪龙门山头,分衍安溪龙门、安溪官桥等地,还有多支外迁。
依据1988年人口普查(不含海外人口),长房一万,二房三万,三房一万三千余。
莲塘宗亲,曾任华侨大学教授陈存广,为歌颂贵卿公祖宇作对联。
大门柱联:贵谓传有妫绵德泽,卿云歌舜永焕光华。
前厅柱联:南院分支漳榕泉百世族衍,柳城启宇霞塘逸三溪流长。
后厅柱联:大孝学先支昌厥后,多廉绍祖无恬所生。
四、分居安溪龙门绵德泽 祥瑞地址建造筍山堂
(一)、逸溪公(名秀,字懋宾)兴趣打猎,经常到安溪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之处,特别是龙门山头打猎。为此在兄弟分衍之时,就迁移到安溪龙门山头定居。并且勘察风水宝地盖屋,称之筍山堂。
文人妙笔书对联歌颂之。
大门柱联:天威严咫尺,臣节使琉球;
颍川衍派源流远,南院分支世泽长。
大门柱联:逸民堪济世齐家治国,溪鲤能成龙播雨耕云;
葛竹当前玉笋班联光世胄,铜锣拥后金钟大响振家声。
上厅柱联:雄才督左都荣膺天笼光前代,甲第魁仁里瑞踵人文裕后昆;
星使震华洋桐麓勲名昭史册,大夫资内外汤溪政绩著旗常。
龛前联:捐躯报国刈股药亲孝子忠臣开骏业,含饴弄孙扶鸠怡祖三公五代启鸿图。
举头柱联:笋竹相连千秋茂,山河互系万代荣;
笋竹昂拔添美景,山花怒放溢春光。
下厅柱联;颍水渊源年年远,茂林景色岁岁新。
逸溪公之后裔子孙分衍于安溪龙门和平村、洋坑村、大埔美、花林坪村、金狮村、安溪官桥居委会、官桥土楼、官郁村曾郁、仁宅村畬内。还有多支外迁:南安诗山陈厝后、南安金淘后厅、临漈、永春竹林兜、淅江温州、台湾及东南亚等地。
(二)、据云,贵卿公之裔孙陈肇芳(陈肇芳,贵卿公--逸溪公--钦瑞--长男良照--以镇--长子功进、次子功生[迁居浙江温州平阳]之裔孙)于清乾隆壬辰年(1772年)科举考中进士,钦点翰林,翌年谒祖挂匾竖旗并撰写七言律诗:
汝颍开基誉夙成,绵延兰桂庆敷荣。家传诗礼尊谦让,学绍箕裘毓俊英。
垂裕后昆培植远,仰承先德本源清。文章华国多才士,炳耀星云瑞泰平。
民国辛酉年(1921年)族亲公议通谱而订:以陈肇芳此诗为字辈,自霞溪、塘溪、逸溪公下二十一世起,即以“汝”为标准字辈命名,各支派一律尊用。
(三)、《安溪陈姓概略》曰 :“陈忠之裔陈贵卿先居厦门山前,后与三子陈逸溪迁至泉州城内,不久又徙居南安县霞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陈逸溪(字懋宾)因出游打猎至安溪县依仁里山头乡(今龙门镇山头村),喜其山脉挺秀,遂定居,建筍山堂(现称“筍山宗祠”),为一世祖。”“筍山堂(龙门山头陈氏筍山宗祠)位于龙门镇山头村山头林。始建于宋开宝四年(971年)”。《南安县情资料•人文历史》记载:“元朝后叶,贵卿公开基南安溪美霞美畲。公有三男,长名萃,字霞溪公,定居霞美畲,分衍金街、双 塘、霞东、大霞美,生齿万丁。三名秀,号逸溪公,明代洪武癸丑(洪武6年,1373年)分居 安溪山头……”。根据逸溪公系陈忠二十四世孙,逸溪公至今又传二十余世的情况分析,安溪县资料中的年代有误,《南安县情资料》的记载是可信的。
五、良旋公诗山分衍 陈厝后世泽绵长
逸溪公分居安溪龙门山头,逸溪公衍派昭穆:
思久(别名愈乾),逸溪公之长子。
陈恩,逸溪公之长孙。
名无考,逸溪公之曾孙。
钦瑞,逸溪公之玄孙。
钦瑞公生六个儿子:长子良照,次子良佐,三子良举,四子良德,五子良育,六子良旋。
良旋公,尊称陈厝后开基祖。所以陈厝后字辈第一字是“良”字。良旋公生二个儿子:长子以治,次子乞保。
乞保公系蕃衍陈厝后之始祖。乞保公生四个儿子:长子东禄,传至六世无祠;次子光祖,传容光再传全下陈厝后;三子光赐,谱牒无记载传代与否;四子光尾,生三个儿子,长子容煌、次子容焕、三子容辉,光尾传全顶陈厝后,。
陈厝后建祖厝于草埔尾,时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省防军混成旅长陈国辉占用该地建别墅洋楼,所以迁建于现址。
陈光祖兴建下陈厝后祖厝在刈岫。
陈光尾兴建顶陈厝后祖厝称围内厝。
陈厝后字辈:良、乞、光、容、魁、居、肇、凤、怀、谦、亨、正、大、朝、维、文、日、方、元。副字辈如下:*、*、*、*、邦、*、甫、伯、仲、叔、季、振、绳、永、嘉、子、孙、其、昌。(*为失传无考者)。
1988年12月28日溪美贵卿公“陈氏宗祠”重修庆典,其间各支派代表团聚会,重申遵照执行1921年族亲公议决定:以陈肇芳诗(详见上节)为字辈,自霞溪、塘溪、逸溪公下二十一世起,即以“汝”为标准字辈命名,各支派一律尊用,以便寻根认祖。依此,陈厝后从“文”字辈起改为“汝”字辈。
总而言之,追祖寻宗旨在找到正根而光宗耀祖,并且学习祖先艰苦奋斗创业、敬业之品德与智慧,促进子孙立志而成为造福桑梓、造福社稷、博得人们赞扬之大好人。
2009年1月20日
|
| 姓 名:陈明贵 |
加入时间:2009-3-21 3:21:03 |
| 内 容:我爸爸的爷爷是从广东清远市连山瑶族自治县禾洞镇迁来广西贺州桂岭镇均洞村的.我想得到一些信息.我是 明 字辈的
|
| 姓 名:陈和群 |
加入时间:2009-3-20 22:29:58 |
内 容:江州义门分庄入汀的还有一位是义门家长陈旭的第三子陈群(陈魁的堂弟),于宋仁宗八年(1064)分庄入闽,立庄长汀东陂冈。到了南宋末年,他的第八代(陈实第四十九世)孙陈三十四郎,从长汀陈屋村迁上杭珊瑚乡开基,如今已成为珊瑚乡的主要姓氏。
那位宗亲知道上边所说的详情。请赐教。
|
| 姓 名:陈强 |
加入时间:2009-3-20 15:45:49 |
| 内 容:陈传贞你好!你在我的网页上留言我己看到,只是为家谱写序我实再力不从心。我真心希望咱们祖谱修的更好。有机会来博山玩玩。
|
| 姓 名:陈国华 |
加入时间:2009-3-20 13:37:42 |
| 内 容:我们陈氏是从江西丰城铁路岗迁居至此,有知道此地方同仁敬请告知,不胜感谢!电邮:chenguohua333@163.com
|
| 姓 名:陈国华 |
加入时间:2009-3-20 13:30:45 |
| 内 容:我属湖南常德桃源浯溪河仙坞山陈氏,始迁祖是富三公,明永乐2年迁居至此.参与了2003年的富三公陈氏三修,若有富一公,富二公后辈可共同探讨陈氏相关事宜.
|
| 姓 名:陈荣俭 |
加入时间:2009-3-19 22:36:04 |
内 容:在这里我先介绍下我自己是那里人先,本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桂林村水东洋美里人士,是凤台后裔!在我们那村就几千来人吧,听我老爸说聊还要蛮多侨乡,现在也很少听过他们回来!希望有我们这里得侨乡看见回来看看你们得家乡!
那我现在也要进入我得正题了,我们村那里可以是我听到过所有姓陈最不好得一条村,听老人家说过我们以前那里得兄弟很合拍,出了什么事情人人都会来帮忙,可是我现在所看见的就是自己 人打自己人,本村自开展寻亲以来一直得不到村委会人员帮忙,村委会人员还对这行为做出多多的不支持,对发起人和热心得群众做出重重阻难,这里本人感觉很可笑,寻亲是我们做为子子孙孙理应所当得为什么这些人会做出这样得行为来阻难呢?本人只可以用一字来形容“笑”
|
| 姓 名:陈达春 |
加入时间:2009-3-18 17:50:00 |
内 容:我是云南省文山人,这里的陈姓祖宗基本都是从湖南新化过来的,我很想跟新化的陈氏宗亲联系:我们这里的字派是:
惟今能显达
亘古善名扬
端自开基厚
继因衍绪长
量材修正业
素位守彝常
礼乐家声振
诗书世泽芳
锦屏恢旧德
义柱耀先堂
星聚千秋照
支绵奕叶昌。
到文山的这边安家是从奉、朝、廷字辈祖过来的,我想应该现在还可以找到我们在新化的同祖同宗的后代。手机:13808779098
|
| 姓 名:陈鑫(福) |
加入时间:2009-3-17 14:35:21 |
内 容:我的QQ是462275851邮箱是xiny0820@126.com或
chenji6585@163.com
欢迎各位宗家与我联系.
|
| 姓 名:陈鑫(福) |
加入时间:2009-3-17 14:27:36 |
| 内 容:请各位有条件的宗亲,把各支派的辈分理一理,使我们这些寻亲者一眼就能找到我们的宗系,大家相互交流,我们安徽寿县古楼陈家祠堂估计有几万人?我怎么在网上到现在没有联系到我们的宗(支系)家啊!!!盼望与您相遇!!!-----波,远,立,山,福-----请您与我联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