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仁翁遺牒曰

 

予之陳, 舜之后二十八世玄孫虞胡公, 受周封也, 陳遂賜氏焉。厲公傳二十世生長子完、二讓、三遜、四順、五文, 完奔齊生恆, 周命為齊侯, 改姓田; 讓生涉, 遜生余, 順生稀, 文生平, 皆族也。涉傳十一世生實, 號太邱, 共兄弟寵、農、嬰、蕃、俊, 同守穎川焉。實傳五世生吾祖陳登, 號元龍; 弟陳躍, 號夢龍。登守徐州, 傳十二世生洪進, 封歧國公; 躍住金凌小市。洪進傳十二世生陳瑚, 仕宋建隆, 因假道征荊南, 猶踵滅虞之策,  錢羈使相, 尤用封韓之謀, 以致謫官, 遷福建龍溪。瑚生長子漢、二隆、三烈、四繹、五旋、六東、七宗、八襄、九旭, 皆仕嘉佑為名臣。烈隱福建福州府, 嘉佑壬寅, 徵國子監直講, 不就, 偕兄弟游金凌州, 在漢中漢城東南生吾祖陳圭。圭生吾仁、吾義。仁生兆, 仕為縣令; 義生賈、亮、敬。敬生宓; 亮生淳; 賈生寅; 兆生文、紀、綱, 兆謫官, 同男貶四川; 賈文皆族遷南雄。文生鼎、鼐, 進士鼎, 任河南知縣府, 生二子, 長萬山、次鳳山。萬山生吾祖陳輝、叔陳偉父, 輝號鳳台, 進士第, 任刑科諫議大夫, 生七子謨、宣、英、潤、凱、圖、仁。三兄英進士, 為廣宣諫議大夫, 因差撫夷不行, 將家屬貶, 同父輝葬清遠縣蒙里驛九龍潭乾山異向; 予兄謨亦叨舉進士, 初授刑部侍郎, 未就, 遂行隱焉; 予之祖瑚生漢、隆、烈、繹, 遷福建, 徙南雄, 蓋九世矣。予產于南雄府保昌縣珠璣里沙水村九眼井珠璣巷, 時南宋孝宗, 乾道九年生予也。是時也, 兄弟七人, 子侄二十八人, 族兄弟三十余人, 有隨挈以來者, 有暗伏留戀故土者, 有回巷變家產思故土而回福建者, 或別或去。初兄弟語人曰: 是行也, 兄弟恐難同處, 但逢沖則止, 凡遇村名邊有點水者居之, 蓋水雖流萬派, 在之可以同源, 矧今故土亦曰沙水村, 一以志無忘所自也。于是有登舟而往者, 有步陸而行者, 攜挈妻子, 遂之廣州古岡德行焉。兄謨生四子, 長文詵、次文振、三文隆、四文起。三兄英亦生四子, 長陳法、次陳福、三陳壽、四陳悟, 法十五郎任柳州知縣, 擇沖金而止焉, 生三子金山、隅山、火山; 悟十六郎任福建福州府教授, 亦擇鄧金沖而止焉, 生四子夢芳、仲芳、季芳、如此, 亦雲嘉矣。然而二兄宣居東莞造靛村, 四兄潤流去潮州府潮陽縣洛陽村, 五兄凱居海宴文村, 六兄圖居清遠城里, 予居古岡鏟灣凌村深沖大岳, 乃者流離暫薄。適逢病亟, 予若不牒, 至后世子孫雲福實岡稽矣。且先聖有言: 三世不修譜, 大不孝也。況于流離之秋, 逢梗之日乎! 故特譜歷根由, 以遺子孫, 使知木本水源, 人本祖宗, 實傳于百世無疆矣。